铁凝:十五岁那年

2022-08-27 21:00:00有书05:04 2.5万
声音简介




十五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


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


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却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


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来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


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了。


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


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贻误眼前的事业。


这天我的病人又来了,我开始作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一个小饭盒),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


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聊着小城的新闻,聊着学生的前途。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


有句很诙谐的俗话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做“吓出了一脑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


我已意识到我受了我的惊吓,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


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糊,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我被吓出的“一脑袋头发”和这煮干了的针锅,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


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




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


我心跳着弄不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注射的失败是注定的了。


这实在是一个大祸临头的时刻,惟有向病人公开宣布我的失败,我才能尽快从失败里得以解脱吧。


我宣布了我的失败,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哩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


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六号半。”


这次我当然成功了。一个新的六号半,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础吧。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因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每当我面对旁人无意中闯下的“小祸”而忿忿然时,眼前总是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


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








杭铁生最后和凝香在一起了吗?有结婚吗?

肯定在一起啦

关于铁凝作品

《花山》《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六月的话题》《麦秸垛》《棉花垛》,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青草垛》《埋人》。《来了,走了》《灶火的故事》,《村路带我回家》,《哦,香雪》《草戒指》

铁凝作品中的一句话

文章我没看过 不知道能不能从字面上帮你的忙 两种意思 1 感情好 2 感情不好 只能靠聊天摆脱时间

铁凝为什么将小说名字取名为《大浴女》

这是因为我们这些搞文学的人多少都带点文艺腔。。。

课文<<在山的那边>>里"凝成"和"铁青"的意思是什么啊?

信念是一点一点像水似的汇聚而成的,所以用凝成。铁青本意是说 山青 。这里的意思“我”的求知欲破灭,所产生的失望等情绪

铁凝《灶火的故事》 原文

同求,楼上的网上找的。其他的都找不到。

有一首歌一直是凝凝凝凝凝的

what does the fox say

凝神静气中的凝字的意思是凝固还是凝是还是凝望还是凝思?

当然不是凝固,而是集中的意思,和凝视,凝望,凝思相似

有规定女朋友一定要听男朋友的吗?

是没有规定。可是两个人在一起总是要互相谦让的,而不是说谁必须听谁的。你可以发表你的意见看法,但不要强迫他。另外,你也不要总是要求她处处宠着你,有时候男人也是需要你去宠爱的。祝你幸福啊!

和屈原品格相似的人及其事例

文天祥(爱国) 文天祥是南宋的一位民族英雄。他本来是个文官,可为了反对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那时候,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   后来,南宋统治者投降了元军,文天祥仍然坚持抗战。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不久,他兵败被俘,坚决不肯投降,还写下了有名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多少年来,文天祥的救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