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李渊晋阳起兵(上)

2022-09-13 01:10:00说书人王猛10:52 1.2万
声音简介

晋阳起兵的主谋究竟是李渊还是李世民?

晋阳起兵的主谋究竟是李渊还是李世民 晋阳起兵,是李渊集团开始脱离隋朝统治夺取最高权利的历史亮相。从此以后,李渊集团开始了平定天下、建立李唐政权的过程。晋阳起兵,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漂亮而成功的阴谋,从时机的选择,到起兵的方式,到旗帜口号,到内外联系,凡是重大问题都没有任何漏洞。 唐朝建立第一件事就是晋阳起兵。晋阳起兵谁是首功,历史上有两个答案,或者是李世民,或者是李渊。在建立唐朝这个问题上李渊和李世民谁的功劳大?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实质。对于后人来说,这是只是一个历史问题,而对于当时的唐朝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那么在晋阳起兵上,李世民都做了什么事情? 先做了狱中密谋。某一天深夜,李世民悄悄来到太原监狱,打发走狱卒,与一个坐牢的人秘密商谈。这个人即使晋阳令刘文静。刘文静坐牢是因为与李密是亲戚,而李密开始随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潜逃,最终上了瓦岗寨跟翟让合伙,成了隋末一大军事势力。 隋朝天下大势已去,两人一拍即合。当时李渊并不知情,不仅不知道,李世民还担心李渊反对,所以他暗地里部署宾客,都是在李渊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接下来李世民就开始暗中准备,储蓄力量,准备造反。李渊仍旧是毫不知情,更别提支持了。 但是李世民此次的行动很重要,这是在组建造反的基本班底,建立骨干队伍。接下来李世民要做的就是,劝说李渊。为了说服李渊起兵,李世民绞尽脑汁,想了种种办法。通过刘文静联络,李世民与裴寂结交,让与李渊关系好的裴寂,来说服李渊。 如此说来,晋阳起兵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而李渊不过是在李世民的多方作用下,勉强同意并参加而已。这个人即是晋阳令刘文静。刘文静坐牢是因为与李密是亲戚,而李密开始随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潜逃,最终上了瓦岗寨跟翟让合伙,成了隋末一大军事势力。 隋朝天下大势已去,两人一拍即合。当时李渊并不知情,不仅不知道,李世民还担心李渊反对,所以他暗地里部署宾客,都是在李渊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接下来李世民就开始暗中准备,储蓄力量,准备造反。李渊仍旧是毫不知情,更别提支持了。 但是李世民此次的行动很重要,这是在组建造反的基本班底,建立骨干队伍。接下来李世民要做的就是,劝说李渊。为了说服李渊起兵,李世民绞尽脑汁,想了种种办法。通过刘文静联络,李世民与裴寂结交,让与李渊关系好的裴寂,来说服李渊。 如此说来,晋阳起兵是李世民一手策划的,而李渊不过是在李世民的多方作用下,勉强同意并参加而已。这样看来,说李世民是晋阳起兵的首谋,是不错的。晋阳起兵的首谋者,获得了建立唐朝的首功,没有这个谋划,唐朝自然不会产生。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这一年李世民二十岁。当时的李渊五十二岁。李世民一文不值,既没有官职,也没有军职,他也就是一个二公子。而当时的李渊,爵位唐国公,做过朝廷中央、地方大员,现在更是太原军政的一把手。除了祖先的荣耀意以外,李渊更有统兵作战的经验。所以,对于领兵造反,无论是谁,也应该找李渊。 无论从政治影响、军事经验、经济实力还是从社会地位来比较,李世民都无法与李渊相提并论。即使是有人愿意结交李世民,也是因为李世民背后的李渊。李世民要结交那些非法的豪杰大侠,没有背后的李渊政治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晋阳起兵是以李渊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于是开始谋划,夺取最高权力。这个核心人物当然是李渊,作为李渊的次子只不过是李渊手下的一员得力干将。所以李渊是主谋,这个地位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晋阳起兵完全是李渊自己的主张,还是被他人逼迫的?你怎么看?

被别人逼迫的。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必须在生活中特别的善良,做任何事情都会三思而后行,也是一个有格局的人。

唐朝建立的前夜:晋阳起兵是李渊自愿的吗?

根据后人的推断很有可能是李渊自愿的,因为晋阳起兵会有利于后来唐朝的建立,这样做事为后来王朝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什么是晋阳起兵

什么是晋阳起兵 公元617年七月初四日,李渊在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军门前竖白旗誓师,并任命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判纯橡军、太原郡守,让其留守晋阳。李渊在誓文中历数了隋炀帝杨广的种种罪恶,宣布要“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 初五日,李渊亲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义师甲士3万自太原挥兵南下,直指关中。七月,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 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进军神速,十一月间攻入长安。李渊进入长安不久,就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 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公元618年(义宁二年)李世民徙封赵国公。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五月,李掘旁渊即位,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十一月初九日,李渊率军攻陷长安,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隋恭帝任命李渊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裤模。第二年五月,隋恭帝被迫禅位于李渊,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李渊从哪里起兵

——李渊从晋阳(今太原)起兵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成为一地最高长官。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率军三万在晋阳誓师,正式起兵。在发布的檄文里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十一月间攻入长安。

李渊从哪起兵

最佳答案: 山西太原 李渊传檄各州、县,宣布举义。李渊自称大将军,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任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任司马,兵士则称为“义士”。统兵3万,离开晋阳(山西太原)

李渊在哪里起兵

简单点,就不罗嗦啦,地点的话,山西太原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原起兵

李渊哪里起兵

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 李渊传檄各州、县,宣布举义。李渊自称大将军,李建成和李世民分任左右领军大都督,刘文静任司马,兵士则称为“义士”。统兵3万,离开晋阳(山西太原)

隋末时期李渊晋阳起兵俘虏李靖后为何要杀他而劝降他?

因为当时李靖想要告密,这对李渊来说也是非常的不利了,所以才起了杀心。

李世民劝李渊起兵,李渊对李世民说了句流传很广的话,是什么啊

事急矣,可举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