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咏怀古迹五首 • 其二》杜甫

2017-11-21 20:06:00我是君智14:07 2.6万
声音简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完整图文版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最无用:zuiwuyong2016


杜甫《咏怀古迹》全诗是什么?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情感是什么

是其三吗?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人运用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怨恨。

杜甫咏怀古迹赏析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追风吹又生!

杜甫《咏怀古迹·其二》的全文?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全文?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吗?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全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 咏怀古迹其三首联赏析

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语译 杜甫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咏怀古迹其三表现了杜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 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 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将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扩展成一篇小散文

看着这片沉默的遗址,在群山万壑间独赴荆门,倒是想起此地还遗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毅别汉宫的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残阳。只凭看图的汉元帝怎么会识得月貌花容呢?昭君佩带的玉饰在月夜徒然归魂。那千载流传的胡音琵琶曲,曲中满满的倾诉,分明是悲愤与怨恨。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