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萨尔浒大战(下)

2023-03-05 21:00:00主播沫儿03:40 2088
声音简介

萨尔浒战役的介绍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以明朝攻围后金,后金防卫反击的形式发生,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在作战指挥上运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5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此战役以明军大败而告终。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萨尔浒之役

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明廷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出镇辽东。次年,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想一举消灭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共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明军企图以“分进合击”取胜,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铤力战死,仅李如柏全师而退。萨尔浒之役以四路明军三路遭全歼而结束。经此一役,努尔哈赤在东北的地位更加巩固,而明朝在辽东的统治愈趋动摇。后金牢牢掌握着对明战争的主动权。

萨尔浒位于哪里

萨尔浒,在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1619年后金努尔哈赤大败明兵于此,即“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之战具体情况

  萨尔浒之战是后金建立政权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战中,6、7万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以各个击破的战术,将分四路而来的近十万明军(含13000朝鲜军,2000叶赫军)一一击破。其中杜松、马林、刘铤三路军队均全军覆没,李如柏军侥幸逃脱,但在溃退过程中也损失惨重。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文武将吏死亡三百一十余人,兵丁死亡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而后金军损失据估计不超过五千人。   萨尔浒之战历来被看作是各个击破战术的范例,努尔哈赤在此战中的名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更成为了后世兵家常常引用的对各个击破战术的标准注解。   对于明军惨败、后金军大胜的原因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诸如明军分散兵力,明军准备不足,明军各路之间步调不协调,勇者过勇、怯者过怯,后金军战法得当,指挥有方,熟悉地形,战斗力较强等等。应该说以上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是还不够全面。   常常被论者所忽视的一条:后金军与明军之间存在巨大的机动性的不对称,也就是说后金军的机动性要远远超过明军。虽然这一点在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起眼,但如果没有这一点,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战术很可 能就无法使用,或者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与后金在辽东地区进行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会战。此战明军阵亡近五万人,朝鲜部队全体投降,后金国损失万人左右(后来满清坚称只死了两千)。辽东的战略主动权彻底易手,明朝随后只有挨打和逃跑的份.

霸王神枪297章?

啥意思啊 搞不懂

成语猜猜看答案大全297第9关

成语猜猜看 雪上加霜    [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释义]    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百家讲坛江讲萨尔浒之战的是哪期

明亡清兴六十年第七讲,万历兴亡录第二十讲。

萨尔浒之战明朝为什么会失败呢?

明朝已经到头了

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有583也,比一本童话故事集多297也。这两本书共有多少页?

583+583-297 =1166-297 =869(页)

巢湖有哪些名人

张治中:居巢区人 和谈将军 国民党和谈代表。 李克农:居巢区人 上将 共产党情报工作负责人。 戴安澜: 无为县人 国民党遣缅远征军师长 “黄埔之英 民族之雄” 丁汝昌:庐江县人 北洋水师海军提督 在威海卫自杀殉国。 林散之:和县人 现代书画大师 “草圣” 许海峰:和县人 第一枚奥运金牌获得者。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