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模式与微观经济学

2023-04-11 12:16:02廿三少01:51 672
声音简介

更多主播老师精品课程获取

加微喜马小助手【afa245】,备注【华为】,可进群和孙老师互动,惊喜不断。

获取更多专业资讯,可关注以下渠道:

微信公众号:孙春岭说经营

微信视频号:孙春岭说经营


 

任正非曾说:“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管理的能力才是。”那么他是如何激励18万员工,将华为一路打造成世界级大企业的? 华为的强大在于它有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任正非通过这套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有效地达成“上下同欲”,使18万人成为一个整体。

华为的成长历程与伟大业绩,跟任正非这位拥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有莫大的关系。他的企业家精神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刻苦学习,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是专注于事业,专注于通迅设备这一产业,专注精神是任正非的精神源泉。

三是任正非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四是华为懂得与员工分享利益。

如果中国没有了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在电子商务上分分钟取而代之。如果中国没有了华为,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替代!

2014年4月,华为公司公布的2013年度的年报显示:华为在201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约390.5亿美元,首次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

华为来自海外的收入占比高达65%。远远超过其在国内的收入。

如今华为的员工有10。7万人,外籍员工约占20%。华为的产品已经服务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亿人口。

在国外很多时候,华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标签,也成为国外了解中国企业的一个窗口。

中国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解决发展道路问题,二是解决成长的动力问题,三是解决竞争力的源泉问题。对于这些基本问题,可以说学术界和企业界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很多人都认为华为的成功靠了一种独特的企业机制,但这种机制到底是什么?还是一个谜。对这种机制的存在和力量,华为人是有切身感受的,但这种机制怎样表述出来,使其为所有华为人所共享,华为内外都还没彻底搞清楚。《华为公司基本法》是华为公司的精髓,又是华为文化的精髓。《基本法》可以说在这些问题上进行了极为有益的探索。《基本法》对华为公司的宗旨、基本经营政策、基本组织政策、基本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基本控制政策做了系统的描述。其中,价值分配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最核心和最有特色的部分。任总认为,分配问题始终是管理进步的杠杆。华为最成功的不是工资,也不是奖金,而是“知本”,是把劳动与知识转化为资本。这就是华为公司正在实践的“知本主义”。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瓦里安中文版电子书, 有的发给我。 如果有全套微观经济学的更好, 宏观经济学

上奇迹看看,应该会有

什么是宏观经济 什么又是微观经济?

政治经济环境大趋势,微观细分角度切入

微观经济

这是在中级微观经济学中,为满足数学证明的要求而用反需求函数推导消费者剩余的。 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用需求函数推导即可。       1.需求函数推导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                    2.反需求函数推导         在满足一系列数学假设的前提下,用拟线性效用函数来证明消费者剩余。 希望能帮到你。

微观经济

确实得高手!

微观经济学!

看书,要先看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高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的区别

中级高级的区别就是里面的学术深度难度的区别。 就像高等数学和小学数学都是数学,但是难度不一样

经济学 宏观 微观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哈,不保证对 是一些实际经验啦   1.商品需求富有弹性,是消费者需求的问题,一般是非必需品会比较爱遇上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商家只是打价格战那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精明的商家很少会让商品价格也富有弹性的,那样只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迷茫,这个时候注重的是宣传和服务而非价格!   2.这个题目你答的很好啊,其实你的问题是没有看好题目的潜在前提,这个题目说的是逐渐增加直到最大效用,而非说从零到最大效用!我想应该这样理解!   3.呵呵O(∩_∩)O~ 这个问题我想不需要解释 你如果还是没明白 可以再去读一遍规模经济概念   4.长期平均成本实际上就是平均可变成本。这句话毋庸置疑就是对的!你问的“我认为长期中是不应该出现平均可变成本的。”倒是给我问傻了,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5.这个是个假设性问题,首先现在不可能出现绝对垄断的情况,所以你没有必要考虑市场等等问题,当真的出现绝对垄断的时候,你不去他那买还能去哪买?就比方说的人家垄断了水资源,这个时候就算是超人也要去求人家卖你水吧!所以价格当然就是人家说的算喽!(忽然让我感觉有点像现在的明星,只要是某大牌明星用过的东西,这个时候你说值多少钱?人家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有人愿意买就OK!哪怕是个二手袜子O(∩_∩)O~)   6.这个可以参考第5题,要知道没有利益驱动的话对于商家来说就没有动力,那也就是利益越大动力也就越大喽,竞争垄断哦。。。。多么富有吸引的一个词,估计那商家能红了眼O(∩_∩)O~用排除法A. 完全竞争市场(没有实力或者侥幸的商家可以在夹缝中生存)B. 完全垄断市场(还用宣传吗)C. 垄断竞争市场(这里已经到了生死时刻了,没有A选项里的侥幸商家了,没有夹缝再给你生存了,是不是该玩命了?)   7.设,居民收入Y 消费C 储蓄S 投资I   在只考虑两部门经济的前提下,居民收入即为国民总收入   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即Y=C+S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而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故Y=C+I   所以C+I=Y=C+S,即   居民收入=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同时可以推得I=S,即储蓄等于投资   8、这个问题没有问收入政策哪个更好或者哪个才是对的,问的是西方国家最常使用的是哪个收入政策!(战时在很多国家都采用工资和价格控制,美国在1971-1974年间也采用过。1971年管制的目的在于使两年来对紧缩性货币和财政政策豪无反应迹象的通货膨胀能降低)   9.这个有点长,首先说这个绝对是对的,但是怎么给你解释有点难,你看看这个能不能理解(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   (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之所以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之后,使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制,从而翻开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崭新一页,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论对腐朽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解释和弥补。)   最后顺便回答你 : 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央行属于政府,实行监管的职能,管理国库,发行货币。   呵呵O(∩_∩)O~ 希望对你有帮助

求《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pdf

生活中有什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案例?

比如说油的价格上涨了之后,物价水平也会上涨,运输的成本价格也会上涨,之后很容易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 ,即与经济问题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是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

微观经济学?

3、在做题目之前需要搞清楚几个基本的关系 (1)成本函数是产出Q的函数 (2)为了生产Q的产出可以有不同的投入组合 (3)成本函数是在给定产出Q下的最小成本 因此,一般的做法是: min C=K*Pk+L*Pl s.t. Q=f(K,L) 其中Pk和Pl表示K和L的价格,f(K,L)表示生产函数。求解上述优化问题得到用Q表示的K和L,将其代入C中,就得到可变成本函数。 具体的解法可用代入法或拉格朗日乘子法。对于本题目,因为K和L在生产函数中是对称的,所以一定有K=L=Q^2,因此 可变成本C=K+L=2Q^2 总成本TC=2Q^2+1000 AC=TC/Q=2Q+1000/Q AVC=C/Q=2Q AFC=1000/Q MC=dC/dQ=4Q 利用一阶条件可计算出minAC和MinAVC。但是这个题目的AVC是线性函数,最小值应该是边界解0. 4、有成本函数,求供给线 (1)短期供给线是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 (2)是边际成本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部分 (3)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首先计算边际成本 MC=3y^2-16y+30 然后计算平均可变成本 AVC=y^2-8y+30 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在y=4处达到 因此短期供给线为: P=3y^2-16y+30,且y>=4. 备注:短期供给线一般是在平均成本之上的MC,但是本题目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不容易计算出结果。所以用了平均可变成本作为代替,两者的差别应该不大。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