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一寸光阴不可轻

2023-05-29 21:00:00有书09:44 6.6万
声音简介




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


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


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


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


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


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用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这是用人工来抓住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的尝试。


到了近几百年,人类发明了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有一利必有一弊",人类成了时间的奴隶,成了手表的奴隶。


现在各种各样的会极多,开会必须规定时间,几点几分,不能任意伸缩。


如果参加重要的会而路上偏偏赶上堵车,任你怎样焦急,怎样频频看手表,都是白搭。


这不是典型的时间的奴隶又是什么呢?然而,话又说了回来,在今天头绪纷纭杂乱有章的社会里,开会不定时间,还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悠哉游哉,今天的社会还能运转吗?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


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还是把虚无飘渺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




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一年。


农民最关心这些问题,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他们种庄稼有重要意义。


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


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我既不是自然科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对无头无尾和无边无际实在难以理解。


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如果时间有了头尾,头以前尾以后又是什么呢?因此,难以理解也只得理解,此外更没有其他途径。


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一般人总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是死的关系。


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


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


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


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


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


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印度人是聪明的,他们把时间和死亡视为一物。梵文hāla,既是"时间",又是"死亡或死神"。


《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在活了极长的时间以后,hāla走上门来,这表示他就要死亡了。


罗摩泰然处之,既不"饮恨",也不"吞声"。他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今天知道,不但人类是这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始有终,无一例外。"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办法。


我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在梵文里,动词"死"的字根是mn;但是此字不用manati来表示现在时,而是用被动式mniyati(ti),这表示,印度人认为"死"是被动的,主动自杀者究属少数。


同印度人比较起来,中国人大概希望争取长生。


越是有钱有势的人越希望活下去,在旧社会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小百姓,决不会愿意长远活下去的。


而富有天下的天子则热切希望长生。中国历史上几位有名的英主,莫不如此。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寻求不死之药或者仙丹什么的。连唐太宗都是服用了印度婆罗门的"仙药"而中毒身亡的。老


百姓书呆子中也有寻求肉身升天的,而且连鸡犬都带了上去。


我这个木头脑袋瓜真想也想不通。如果真有那么一个"天"的话,人数也不会太多。升到那里去干些什么呢?那里不会有官僚衙门,想走后门靠贿赂来谋求升官,没有这个可能。


那里也不会有什么市场,想发财也英雄无用武之地。


想打麻将,唱卡拉OK,唱几天,打几天,还是会有兴趣的,但让你一月月一年年永远打下去,你受得了吗?养鸡喂狗,永远喂下去,你也受不了。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无益之事天上没有。在天上待长了,你一定会自杀的。


苏东坡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有见地之言。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待在人间吧。


要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想不通我在上面说的那一些并不深奥的道理,时间就变成了枷锁,让你处处感到不舒服。


但是,如果真想通了,则戴着枷锁跳舞反而更能增加一些意想不到的兴趣。


我自认是想通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


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


"一寸光阴不可轻",朱子这一句诗对我这个年过九十的老头儿也是适用的。






急急急,一寸光阴一寸金,好好品享少揪心,纵横人生如台戏,几回机会重若轻,写的是什么动物

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动物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谁知道这首歌叫啥?

罗大佑的童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故事

聪明的人珍惜时间,愚蠢的人浪费时间。我们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天,鲁迅到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认识鲁迅,为鲁迅理发的时候,特地把他的头发理得漂亮一点,当然理的时间就多了。当时理发要一元钱,付钱时,鲁迅只付了五毛钱。理发师疑惑不解,鲁迅的理由是浪费了他的时间。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多么珍惜时间的人。反过来,看看我自己,真是惭愧不已。我每天放学回家,不是马上做作业,而是先吃零食,再玩一下,然后才磨磨噌噌地做作业,每天作业都要做到九点左右;星期五回家,就索性不做作业了,“一心一意”地看电视了。从中,我不知道浪费了多少时间!从现在开始,我真的应该好好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释义]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语出] 元·同恕《榘庵集·卷十五·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 [近义] 一刻千金 [反义] 蹉跎岁月 光阴似箭 [用法] 形容时间宝贵且勿荒废。一般作主语、分句。 [结构] 复句式。 [辨析] ~和“一刻千金”;都有“时间宝贵”的含义。但“一刻千金”有时指某种特定环境下的时间宝贵;含贬义;~没有这一层意思。 [例句] 老师常教导我们“~;寸金难买寸光阴;"使我们懂得时间的珍贵。

一寸光阴一寸金打一城市

中国城市是 贵阳

关于一寸光阴一寸经的小故事~~~

大禹治水 -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 大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时,正要敲门进去,却听见家里面传出来吵架声音,他走近院子贴着大门一听,原来是母亲正在和自己的妻子吵架!他一想:进去是帮母亲大人呢?还是帮妻子?帮母亲吧,可自己常年不回家,一回来就训斥妻子,妻子岂不是太委屈了,要是帮妻子,那母亲岂不是该生气了,这孝道如何服人?没有办法只好在门口度了一阵步子,悄然离去。 隔了没多久,大禹视察治水情况,又正好路过自己的家门,那是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秋夜,天又黑又冷,他和伺从们悄然进了村子,他本想在家里和妻子亲热亲热,可走到门口一听,太不巧了,妻子的屋里面竟传出来内妹的声音,他贴着门听了听,不料内妹正问姐姐和他新婚之夜那当子事!大禹的脸顿时就红了,不好意思进门,扭转身对伺从们说道:“治水情况紧急,咱还是不回家的好,免得耽误前方施工。” 大禹治水 大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那是一个夏天,他是下决心要到家里看看,却不料走到村头,被和他一块长大的一个村姑给拦住了,说到:“禹!我倾慕你是个英雄,我等了你这么多年,就是要和你相随相伴,我这一辈子非你不嫁,你既然回来了,今天我就跟你当小。”禹一听慌了,心想这下麻烦可大了,眼下正是雨水泛滥,喝水暴涨时候,千军完马都在奋力抗洪,我咋能卷入儿女情长,有误国事,让人笑话?急忙道:“眼前正是河水泛滥,我实在是拖不开身,等我治了河水再说。”他哪里还敢回家,便又急忙匆匆离开村子。 大禹这三次路过家门而未能入的事,被他的伺从看在了眼里,后来那些伺从们都被禹提了官职,为了树禹的威望,大家都相互传说:大禹为了治水而不顾小家,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故事就一代一代越传越远。后来大禹忙开了国事就再也没顾得上回家了,那佳话就一直传了到今天。

一寸光阴一寸心 歌词

手掌心——丁当 一干而尽 爱恨嗔痴的幻影  我敬你 一杯一干二净的黎明 我在南极 憧憬你的北极星 我等你 不信心心不相印 你是天意 你是达达的马蹄 滚滚了我的红尘 苦苦追寻冰天雪地 一寸光阴一寸心 一朵昙花一朵云 一朵雪花 一朵梦境 一一捧在手掌心 一颗尘埃一菩提 一颗流星一个你 一心一意捧在手掌心 七世夫妻  只是神话的魔镜第七夕 只能再等一世纪 你是风雨你是晴   你是温柔的叛逆 逆转我的一年四季 一寸光阴一寸心 一朵昙花一朵云 一朵雪花 一朵梦境 一一捧在手掌心 一颗尘埃一菩提 一颗流星一个你 一心一意捧在手掌心 偏偏我越抱越紧 偏偏我越爱越贪心 偏偏要爱到万箭穿了心 才死心 左手掌握着空心 右手掌握着痴心 十指紧扣一本心经 刻骨铭心着苦心 可不可以不甘心 可不可以不认命 如果可以 拿我换给你

一寸光阴一寸金

解释 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出处 《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 《封神演义》文王聘子牙中“劝君休错三春景,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成语

是成语 一寸光阴一寸金 【解释】: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故事后故事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称"寸",缘于古人用"晷"来测算时间,"晷"又称作"日晷"。日晷即是在圆形板上刻上表明时间的度数,圆中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地映在度数上,即表示着时间。"寸阴",即阴影缩短或延长一寸的距离。《淮南子.厚道训》云:"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故事

解释 一寸时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出处 元代同恕《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