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6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复次,大慧,诸佛有二种加持

2023-08-28 17:27:38亭姗00:15 653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49.99 喜点
声音简介

为什么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都是佛

因为一切众生皆「本具佛性」,皆「本来是佛」,故佛说「一切众生皆是佛。」 佛陀於《华严经》中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无碍智、自然智自然现前。」 阿弥陀佛!

佛为一切智慧灯是哪个讲的

成就如来,达到智慧之顶峰,知明世间之一切。所以,过去,现今,未来,诸如来佛所讲法终无有差别。

佛教诸法怎么修持

看破,放下。 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 话说回来了,以我们现在人的根性,看破放下谈何容易?! 最简单的方法,每天不间断念阿弥陀佛,最好是无时无刻都要念。如果你肯坚持这样修行,十天半个月你就有感应了,三年五载就成就了。

一切诸佛心印神咒

第27,阿波啰,〔口*尔〕(唧以切)谛。我不明白括号里是什么意思?能否把27解答一下?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是什么意思

就是各个方向、过去、现在及未来(所有空间与时间)的所有佛菩萨

心有多大即愿有多大,即诸佛加持力有多大

这句话完全没有问题。同样持一句佛号,薄地凡夫与法身大士,获得感应与加持绝对不一样。团旁全心即佛塌枯橡,全佛即心,常人做不到,所以做到什么程度,即有什么程度的加持力。如金刚王宝剑,威力无敌,帝释挥之,与阿修罗大战败山,而凡夫拿起来尚不能够,那与凡兵又有何区别?

为什么凡夫持名念佛超越一切行持

因为名号不可思议。南无阿弥陀佛

慧律法师:什么叫做,礼敬诸佛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简单来说就是你遇见佛或者菩萨都应该礼敬,而这个佛或者菩萨呢,有一些在寺庙、而有一些呢则是众生,这得看你的境界如何了,因为众生皆是佛。你遇见一切众生皆因礼敬。境界不是很高的呢,只有见到寺庙的佛或者菩萨才礼敬的。

大乘佛法大问题 如何观一切诸有

分别是识 无分别是智 依识染 依智净 染有生死 净无诸佛 这就是观一切诸有。 其中真实义需要修悟证得,而非意识妄念揣度!

佛慧山的相关故事

佛慧山之巅,原有明代济南知府平康裕所建文笔塔一座,此塔道光济南府志有记载:“大佛山,在历城县东南十里,旧志云一名佛慧山。上有文笔峰,中为开元寺,在昔名贤多读书其中。县志云,或曰即历山,非也。山之西为罗家寺山,之阳为圈马场。又云大佛山顶万历初平太守康裕建塔,以助文明之气。”塔建成后三、四百年中,在其后文人墨客佛慧山诗文中,未见诸提及,济南文笔塔在冷落中堙灭。 清济南诗人范坰有诗:“佛慧名山十里遥,开元古寺建山椒。山僧不解通姓名,自汲山泉饮一瓢。”那天范坰来到开元寺,山僧也没答理他,他自己淘了泉水喝,那应当是喝的秋棠泉的水。看县志上的诗文,诗人们鲜有爬到大佛头的,更不用说是登上山顶了。那个叫李闲(闲字带个单立人)有登佛慧山顶回宿开元寺诗,他疑似登上山顶。 乾隆历城县志以优美的笔触记载佛慧山的美景和地理形势,读来引人遐想。文中说: “大佛山在城东南十里,一名佛慧山,上有文壁峰下有甘露泉,中有宝刹曰开元寺。旧名佛慧寺,有宋题名刻记。悬崖凿为石室,昔人多读书其中之一,今废。此山半峰峦突兀,涧谷萦回,丹树黄花更宜秋色。有修落帽故事者无不吟眺于此。故八景标为佛山赏菊。朱龙涧在大佛山西北涧陡而幽,林壑深邃。百尺涧岩秀而长,亦复陡绝。抗头山在城南七里与大佛山相连。目尘洞在甘露泉西,历下诸生张得宿等数人游戏于此,因得废洞修之,有箕仙书《目尘洞引》。功德洞在开元寺北义公禅师涅槃处。” 当我们从鲍翅皇宫穿过开元胜境牌坊,走向开元寺的时候,会想到我们正走在百尺涧?朱龙涧在哪里? 作为山名,佛慧山在全国独一无二,不会出现检索的雷同。佛慧山的土名是橛山,正如中国很多山叫橛山,如同马鞍山一样。但济南古人再迷信,也不会认为没有橛子拴住济南会漂走。济南人没在佛慧山上修建过巨大的石柱子,那是一座“形似文笔”的七级石塔,曾经代表人们对济南文昌的期望。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