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见到友人侍妾,苏轼感动不已,写下一首词,最后7个字被无数人当成座右铭

2023-06-17 14:48:21齐子非09:32 1.6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39.90 喜点
声音简介

王朝云是苏轼的爱妾,更是苏轼的红颜知己

你想问什么?

朝云:看透苏轼的佛系侍妾

苏东坡请人吃饭,酒足饭饱,客走席散之后,他一面散步一面轻揉肚子,苏府的丫鬟们看见了纷纷取笑“老爷,以后少吃点。省得放下筷子就该又走路又揉肚子的减肥了”。 苏东坡也笑着打趣“你们猜猜老爷我这肚子里都是什么?”一个丫鬟说“酒肉穿肠过,当然是酒和肉了”,苏东坡摇头说“非也”。 又一个丫鬟说“那就是满腹经纶天下文章了”,苏东坡还是摇头说“非也非也”。 朝云过来,说“老爷肚子里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这一次苏东坡捧腹大笑,说“知我者朝云也”。 朝云是苏东坡的侍妾,小时家贫,被卖作歌妓,12岁的时候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的时候成为苏轼的侍妾。 朝云不但聪明伶俐、能歌善舞,而且善解人意,具有艺术情趣和浪漫情怀,是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用现在话说就是与苏轼三观匹配,心灵相通。 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就是在西湖上看到朝云的时候写的。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他遣散了所有的家仆侍妾,惟有朝云矢志追随,不离不弃,她与苏轼相知之深,哪怕苏轼一举手一投足,朝云都能了解用意,对苏轼的诗词,尤其体悟深邃。 尽管是侍妾,苏轼对朝云充满了尊重、爱和感激。终于两个人有了爱情的结晶,苏轼包含深情的给自己的小儿子取名“苏遁”写诗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只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苏轼和朝云的孩子因病夭折了,朝云身体每况愈下,染病不起,后来也撒手人寰。 悲恸不已的苏轼为朝云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朝云与苏东坡的爱情一向流于才子佳人的传言,其实细思朝云的一生,有才有貌有思想,虽然遇到苏轼这样的贵人,但是在当时那种一夫多妻的社会依然是地位卑下的,在她内心深处也许一直有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吧,所以她才会在弹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时候哽咽难言-----

苏轼三位妻妾是谁?苏轼最爱的女人是谁?

  苏轼可以说是北宋文学的最高代表,他是一位全才,在诗、词、散文、书、画等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今人认识和了解苏轼这个人,也多是从他留下的各种文学作品中。   苏轼的故事大家不知听过多少,本文就不作过多说明,而是为大家介绍一下苏轼的三位妻妾。巧合的是苏轼的三位妻妾都姓王,结婚的时候,“苏”和“王”更配哦!   苏轼的第一位妻子名王弗,也是四川眉州人氏,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聪慧贤良,既是苏轼的良人也是读书的得力助手,两人留下了“幕后听言”的故事。   王弗从小读书,学识不差。但是嫁给苏轼之后,并没有说自己曾读过书。后来苏轼读书,王弗总是陪伴左右。遇到苏轼忘记的地方,王弗还会轻言提醒。   苏轼在外会客,王弗就悄悄躲在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等送走了客人,王弗才会走出来与苏轼分析方才客人言语。遇到言辞两端之人,王弗会说:“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   有一次一位苏轼关系很好的人,因为一件事求到了苏轼这儿。王弗分析后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   王弗与苏轼不仅仅是闺房之乐,还是他的得力助手。可惜的是两人恩爱甚笃,却敌不过生死。王弗16岁嫁给19岁的苏轼,夫妻恩爱十年,27岁去世。   王弗去世之后一年,苏轼迎来了第二位妻子王闰之。王闰之大概在21岁左右的时候,嫁给了大她11岁的苏轼。   苏轼在悼念第二任岳父的祭文中写:“轼始婚媾,公之犹子。允有令德,夭阏莫遂。惟公 *** ,嗣执篚。恩厚义重,报宜有以。”“嗣执篚”,王闰之应该是个普通的农家女。   王闰之除了是苏轼的继妻,同时也是原配王弗的堂妹。在普遍早嫁的古代,王闰之年过20已经算是剩女了。至于为何到这个年纪,才嫁给苏轼,有人猜测这门婚事可能是王弗临死之前的安排。   王弗去世之前,留下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苏迈。苏轼娶王闰之,可能是认为与王弗有血缘关系的王闰之能视其为亲子。   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也能看出。   苏轼的妾室王朝云,原本是西湖名妓,自幼在歌舞班中长大。虽然沦落风尘,但是王朝云却聪颖灵慧,独有一种清雅气质。   两人相识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之时。王朝云仰慕苏轼才学,因此追随苏轼。王朝云虽然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却并没有名分。   一直等到王朝云陪伴苏轼贬至黄州的时候,才由侍女改为侍妾,到了黄州的第三年王朝云就去世了。   苏轼文采飞洋,才学出众,他因悼念亡妻而写的一首词,成千古悼亡词,无有超者。《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梦见亡妻王弗。只从这首词所透露出来对往日小意的怀念,对妻子去世十年的哀痛悲伤便可看出苏轼对王弗爱至骨髓的深情。  

苏轼墓志铭文言文翻译

你把原文传上来呀。

简述苏轼生平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琴诗》中,苏轼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琴声从哪里来的?

苏轼为什么叫做苏轼?

轼是古代车前面的扶手,处于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可有可无,但没有却总觉的缺少点什么。希望他即使身居要位,也要懂得掩饰自己

苏轼为什么叫轼

苏轼叫轼的原因如下 一个是车的前轱辘,一个是车的后轱辘都是车贴近地的部分,起这个名字的目的是希望他俩日后踏踏实实,不要忘本.苏洵《名二子》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

大诗人苏轼写了哪一首词,最后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

应该就是写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表明了他昂扬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服老不服输,老夫少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的轼是什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名与字是他的父亲苏洵所起.苏洵号老泉,后世称为老苏.为苏轼与其弟苏辙的名字,老苏还有一篇《名二子说》的名文: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祸福之间.辙乎,吾知免矣.” 老苏的意思是苏辙之名取义于处世应处于祸福之间,免于遭祸;苏轼之名取义于处世就处于有用无用之间,注重外在的个人形象的修饰. 苏轼字子瞻,瞻就是“远看”,《左传》云:“登轼而望之”.成语高瞻远瞩、有碍观瞻,取高处看得远与高处让远处能看见二义,就是苏轼字的含义.他的弟弟叫苏辙,字子由.从“天下之车,莫不由辙”得来,由与辙是名字相关.孔子有个著名的学生叫子路,其实名叫仲由,字子路.与苏辙命名法接近.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