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凡事预则立

2023-07-27 21:30:03暖阳文化05:50 7346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29.90 喜点
声音简介

你很棒作文382字

叮呤呤,上课啦!老师的手里拿着一大叠试卷,真不知道我能考出多少分?我好紧张呀,心就仿佛是热锅上的蚂蚁。但我希望自己能有90分以上,因为一直以来,我的成绩都不是特别优秀。 师生问候后,陈老师就向大家说这份试卷的难度比较大,再加上同学们做的时候不够认真,因此总体成绩不理想。唉!唉!唉!这番话就像荒漠中刮起的一阵风,让我感到心灰意冷。 试卷发下来了,班长90分,科代表89分……,突然“祝玉欣,你真棒!”老师的话又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到成绩上来。“你自己看吧!”老师随即把试卷放在我的桌面上,一看,一串醒目的红色大字——100 你真棒! 我实在太高兴了,所有的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我仿佛成了个小明星,心里美滋滋的。老师还让我上台说说做题的方法。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但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上了讲台,这是因为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在讲台上傻呆。老师见状便说“玉欣,你真棒!”同学们也异口同声地喊“玉欣,你真棒!”于是我就自我鼓励,心里想:玉欣,你真的很棒!果然有效,我的心情平静了,随后发言:“我只是一直认真地做这份卷,也没想要考出多少分,先把容易做了,再去想办法解决难度大的,最后就细心地检查改正。”简短的发言却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知道这些掌声除了是给我的100分,还有我的勇气。 我真棒!我懂得了:只要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那再难的题也难不住你,只要用勇气去对待前路,那再大的围墙也挡不住你。

凡事预则立是什么意思 凡事预则立什么意思

1、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 2、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或后悔的事。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此句出自于《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作“ 预 ”。

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意思?

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 出处:《礼记·中庸》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扩展资料: 近义词:未雨绸缪 [成语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典故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译文: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近义词]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临渴掘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成语结构]复杂式 [产生年代]古代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的故事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做再简单的事也不尽如人意 关于蒲松龄的故事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出自:西汉 戴圣《礼记·中庸》 原句: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释义: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 豫:亦作“ 预 ”,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 扩展资料 主旨: 本篇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作者成就影响: 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潜心钻研《礼》学,成就卓著,史称戴德为“大戴”,戴圣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由是《礼》有大戴、小戴、庆氏之学”。 戴圣将战国到汉初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人所记的各种有关礼仪等论著,编撰成书,被称为《小戴记》或《小戴礼记》。 该书原为解说《仪礼》的资料汇编,后经郑玄作注,摆脱从属于《仪礼》的地位而独立成书,其要言精义比起《仪礼》中的繁文缛节,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戴圣因此开创了“小戴学”。

事预则立什么意思

事预则立,读音:shì yù zé lì,汉语成语;释义: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事预则立的意思是什么

事预则立释义: 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预则立,不预则废什么意思?

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 出处:《礼记·中庸》 原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扩展资料: 近义词:未雨绸缪 [成语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典故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译文: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近义词]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反义词]临渴掘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先准备 [成语结构]复杂式 [产生年代]古代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的故事

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在战斗中,耿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合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合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合说: “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做再简单的事也不尽如人意 关于蒲松龄的故事 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蒲松龄以此联激励自己,终于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

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名人故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许海峰开讲经典奥运故事 今天(5月30日)下午,在北京即将迎来2008奥运会倒计时800天的前夕,为配合北京日渐升温的奥林匹克教育,由《竞报》和北京移动通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的“种下一粒奥林匹克的种子----奥运故事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首批奥林匹克示范校之一的北京广渠门中学隆重举行。作为10个经典故事之一的“主人公”,在1984年洛杉基奥运会上实现中国奥运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的奥运会射击冠军许海峰也亲临会场,向师生们讲述了他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故事。 许海峰坦率地跟师生们一起回顾了自己当年“半路出家”练射击的经历:“我是1976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广阔天地里劳动了4年,1979年抽调到供销社,当了3年营业员,1982年,非常偶然的一个机会,接触到了射击运动,在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里,就获得了全省冠军,并于当年12月进入了省队。1983年3月,在全国比赛中,再次获得冠军并进入了国家队,1984年3月的全国选拔赛(现在叫测试赛)上,又获得冠军。到了1984年的奥运会上,我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夺冠,当时没有电子靶,比赛结束后的40分钟是漫长的等待时间,那时候我为自己的最后一组只打了91环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责,非常难受。没想到,裁判走来告诉我说,你是冠军!当然,如果我事先想到,心理发生了变化,也就拿不到这个冠军了。” 许海峰的幽默讲述,引起了师生们的会心一笑。在会后接受搜狐体育采访时,许海峰谈到今天参加这个奥林匹克进校园的活动,仍是感慨万千:“我那时候拿冠军,其实就是一件事,认真准备。你看今天广渠门中学参加这个活动,也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孩子们都把自己讲述的故事准备得非常扎实,看得出来,他们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否则,这么多人参加活动,非得出洋相不可。”谈到许海峰现在主持训练的中国自行车击剑运动中心的备战工作,许海峰仍是这句话:“认真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海峰自信地表示,自己自从1995年担任教练工作以来,在射击队已经带出了两个奥运会冠军,现在在新的岗位上,仍然有信心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为中国再创优异的成绩。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