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国-河南篇-土地爷报恩怨

2023-07-26 07:00:18中华民间故事03:53 872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1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一、感恩图报 1、读音:gǎn ēn tú bào 2、释义: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3、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4、造句:别人帮助了自己,应感恩图报;自己帮助了别人,却不应施恩望报。 二、知恩报恩 1、读音:zhī ēn bào ēn 2、释义: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3、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4、造句:你知道我的为人,我是一个疾恶如仇、知恩报恩的人。 三、恩恩相报 1、读音:ēn ēn xiāng bào 2、释义: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3、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4、造句:过最平凡的日子,父母的仇不报也罢,恩恩相报何时了。 四、恩有重报 1、读音:ēn yǒu zhòng bào 2、释义: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3、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五、千恩万谢 1、读音:qiān ēn wàn xiè 2、释义: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3、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4、造句:他对老师的帮助千恩万谢。 六、知恩报德 1、读音:zhī ēn bào dé 2、释义: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3、出处:《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4、造句:我三番五次帮助他,倒不希望他知恩报德,只要他发愤做个有志气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七、恩怨了了 1、读音:ēn yuàn liǎo liǎo 2、释义: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3、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粱》:“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八、恩怨分明 1、读音:ēn yuàn fēn míng 2、释义: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4、造句: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凡事恩怨分明。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九、抱怨雪耻 1、读音:bào yuàn xuě chǐ 2、释义: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3、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恩怨分明 [读音][ēn yuàn fēn míng] [解释]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什么叫以恩报恩,以怨报怨啊?

以恩报恩——人家对你指告好,你袭逗罩记得拍闹别人的好,也对别人好。 以怨报怨——那人让你受了委屈,你被欺负,下次有机会也给对方点颜色看看。让他不好过。

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有哪些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注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恩怨分明 ēn yuàn fēn míng 【注释】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一、感恩图报 1、读音:gǎn ēn tú bào 2、释义:图:设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3、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4、造句:别人帮助了自己,应感恩图报;自己帮助了别人,却不应施恩望报。 二、知恩报恩 1、读音:zhī ēn bào ēn 2、释义: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3、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掩家里有信行,知恩报恩。” 4、造句:你知道我的为人,我是一个疾恶如仇、知恩报恩的人。 三、恩恩相报 1、读音:ēn ēn xiāng bào 2、释义: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3、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汤我吃,我就好了??我会去救他,正是恩恩相报。” 4、造句:过最平凡的日子,父母的仇不报也罢,恩恩相报何时了。 四、恩有重报 1、读音:ēn yǒu zhòng bào 2、释义: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3、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素姐道:‘若得如此,恩有重报。’” 五、千恩万谢 1、读音:qiān ēn wàn xiè 2、释义: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3、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4、造句:他对老师的帮助千恩万谢。 六、知恩报德 1、读音:zhī ēn bào dé 2、释义: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报恩”。 3、出处:《群英类选·〈红蕖记·触身谐配〉》:“可怜见咱魂销尽,知恩报德情难混。” 4、造句:我三番五次帮助他,倒不希望他知恩报德,只要他发愤做个有志气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 七、恩怨了了 1、读音:ēn yuàn liǎo liǎo 2、释义:了了:清清楚楚。恩惠与怨恨清清楚楚。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 3、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粱》:“恩怨了了,颇快心意。” 八、恩怨分明 1、读音:ēn yuàn fēn míng 2、释义: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4、造句: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凡事恩怨分明。我是有恩必报,有仇不饶。 九、抱怨雪耻 1、读音:bào yuàn xuě chǐ 2、释义: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3、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恩怨分明 [ ēn yuàn fēn míng ] 基本释义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 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 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恩怨分明 [读音][ēn yuàn fēn míng] [解释]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有恩报恩有怨报怨的成语

1、恩怨分明 基本释义: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出处: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2、爱憎分明 基本释义: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出处:陈若曦《耿尔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3、泾渭分明 基本释义:泾:清。渭:混浊。泾渭,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分明。出处:《诗经》,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指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成语

恩怨分明 【读音】:ēn yuàn fēn míng 【释义】: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示例】:太多情况下,我们做不到恩怨分明,因为有利益的牵绊。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