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药,如何才能称得上科学?

2023-07-29 08:00:00旧街口大爷11:44 1584
声音简介

传统中医药,如何才能称得上科学?


作者:迟众遥、章罗储林


2019年11月17日,“中国8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WDMS)除名”的新闻引起公众关注,中医问题再次被推到舆论的浪尖。


每次关于中医的讨论,都会指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否科学。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甚至是一种迷信。接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鲁迅在《呐喊》中写道:“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也有人认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宗旨都是为了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抵御疾病的能力,中西医均应得到尊重与鼓励。凭借发现青蒿素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也曾说过:“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在中医问题的舆论场中,各种“站队”式的争论更是层出不穷。如果暂且搁置这些争论,单从现代医学科学的视角来看,中医是否科学呢?


中医 vs. 西医,被误解的分类


辩论“中医”存废的时候,常常陷入一个问题,将“中医”同“西医”对立起来,并用这样的分类法来对待医学手段的辩证。但是,回顾医学发展史,我们或许可以反思,这样二元对立的分类方式是否妥当。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医学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人类在对自身身体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医学理论。古希腊医学认为疾病由机体内部的紊乱引起,而不是因为病原体微生物入侵。当时还认为,机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液体,液体的平衡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至于液体是否平衡,反映在气色、气质和性情上。与中国传统的阴阳理论、五行学说相比,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西医在源头上并无不同。


但是,自文艺复兴以降,西方医学的发展实际上是在逐渐背离自己的传统,古希腊医学已经被现代(西方)医学界抛弃了。十七世纪时,“体液”学说遭到了猛烈抨击,因为它是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空洞理论。从此以后,西医就走上了和自己源头截然不同的道路,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上。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不能按人们的意愿或猜想来解释,因此传统的医学模式与手段在用科学来检验之后,或被重新加以思考和使用,或被摒弃。


因为根据非实验性的临床经验、临床资料和对疾病基础知识的理解来诊治病人的方式,让一些有效的疗法被弃用,而无效或有害的疗法又被广泛使用,所以医学界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意愿三者相结合的循证医学。


现代医学更多建基于实证科学,曾经由于实证科学的落后,传统中医的经验没有经过任何实验的检验。因此,中医更多是在宏观上“总结”出了对疾病有效用的医学经验,鲜有关于微观机理的发现,对于部分有危害的疗法也未加以检视和修正。如此看来,我们平时所讨论的“中医与西医”是否是可被接受的分类法?还是,它只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代名词?


怎样的医学是科学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什么是科学。卡尔·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对于科学的定义是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它的前提是接受检验,这一点恐怕是传统中医做不到的。经传统中医解释的病症往往含糊不清,以至于可以和各种反驳的论点周旋、逃避检验,这就破坏了医学理论的可证伪性。


例如,从概念上讲,中医的“郁症”指的是“情志不舒、肝气郁结”,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不过什么是“郁”,中医理论中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属于肝躁,有人认为是癫症,还有人认为是梅核气。可以看出,“郁症”就是典型的解释含糊不明,易怒健忘、失眠多梦……它可以任意代表其他的病症。


类似定义不明、缺乏逻辑基础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也比比皆是。“脉诊”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子。中医的“脉诊”中罗列了十几种有病的脉象,但是却没有精确地记录什么才是正常的脉象。如果没有正常的脉象作为参考,又怎么能够确定哪一种是有病的脉象呢?这显然没有逻辑支撑。


而且,传统中医理论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可以解释“医学”,只要它愿意,甚至可以解释任何东西。比如曾有研究者发表《基于中医诊疗治理的航空技术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初探》,作者直接借用了中医的方法论,来处理现代航空问题。


另外,传统中医理论往往认为奇特的药物会有奇效,例如悬崖上的雪莲、长得像人形的何首乌、沙漠腹地的发菜、“灵猫”的阴户、猴子的脑髓等等。有些中药材因为奇特而被视为“药中精品”。但是,药材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并不会因为它长在悬崖或者平地而产生区别。


如果按照波普尔对科学可证伪性的定义,那么传统中医就是不科学的,或者说传统中医没有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因为可证伪性起码包含了两种含义,——任何东西都可能会是错的;一切事物都等待更好更新更全面的解释。传统中医含糊的理论既逃避检验,又什么都可以解释。


怎样的医学是可靠的?


很多人为中医辩护的理由是:我吃了中药,病的确被治好了。但是说中医不科学,并不代表它就一定是无效的,有效也并不意味着科学和可靠。在现代医学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之前,西方国家也存在类似中医的医疗方式,例如一些西方的草药医学,在对某些症状上也会有疗效。在现代医学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西方的草药医学大部分都被抛弃了,因为现当医学具备清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但草药医学并不具备。


什么是可靠的呢?传统中医可靠吗?答案是不。


借用知乎一位从事医药检验的答主的回答:“可靠”在药物的备案里是一个必须具备的性质,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要尽可能知道用药的后果,二是,一中发生的事情是否对于任何一批药都是一样的,这个概率分布不会随着药物批次变化而变化。知道了这两者,才能对患者用药的预后做出合理的统计推断,二者缺一不可。而其中,一是主要依靠临床实验,二是主要依靠药物分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也有同样规定,药物品种获得审批之前需要具备临床实验的有效性数据和药物分析的安全性数据。临床试验分为四期,前三期主要是对新药的耐受程度、疗效以及安全性做评价试验,而第四期是在新药上市后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治疗方案等继续进行考察。


但是中国对中药和有机化学药品的管理是区别对待的,有机化学药品如果在中国上市,必须提供临床实验的有效性数据和药物分析的安全性数据。这表示市面上的机化学药品会明确标注效果、剂量、副作用、毒理学、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使用等信息。人食用药物所获得的效果和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都有大量的实验检测和数据的支撑。


中药上市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的第七条中明确的写着,符合条件的中药复方制剂,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就可以直接申报生产。而给定的条件却十分简单,只要符合古方的记载就行。


这就是为什么有机化学药品说明书中会有详尽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而中药说明中这两项常常会“尚不明确”。不仅如此,如果缺乏临床安全性的研究资料,那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何保证、生产工艺如何把控、毒副作用如何确定、药物的毒性如何、对器官的影响多大……这些都不明确。


而且有证据显示,某些中药的确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有些伤害不可逆。例如,此次被台湾学者提及的马兜铃酸,它具有极强的致癌性和肾毒性,很多中药材中就有此成分。这些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和制剂很多都是常用药,其中包括去火药“龙胆泻肝丸”、治疗感冒咳嗽的“小儿咳喘颗粒”、“鱼腥草口服液”等等。


中药注射剂在医药行业内也算是臭名昭著了,根据历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010年到2016年,中药注射剂连续占据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排行的首位,且报告数、严重报告占比也逐年上升。2012年监测网收到的所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排名前20位的中成药均为中药注射剂。按照医药界业内人士的说法:若是现代的化学注射药品,有这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早就退市了。


中国的中医爱好者实在太多,每次中医或者中药出现了问题,总会有一堆中医爱好者站出来:你不是中国人吗?你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黑中医?吃中药就是病好了啊?你知道自古以来传统中医为中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吗?


但其实,很多人并没有黑中医,只是解释了传统中医是否科学和靠谱,怪只怪传统中医经不住现代医学科学的检验。要说它做出了多大的贡献,那只要看传统中医时代下“幼儿死亡率”和“平均寿命”这两个跟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相关的数据就知道了。如果说传统中医真的有什么贡献的话,也不是没有,它给中医爱好者贡献了文化自信。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和分享。



医药学的科学家有哪些

  罗伯特·爱德华兹比较有名,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   2001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英国科学家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特。他们发现了导致细胞分裂的关键性调节机制,这一发现为研究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开辟了途径。   2002年,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约翰·苏尔斯顿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调节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中医中药是伪科学

很孩子气的话哟。。。

21世纪 医药科技成就有哪些

故事是这样的 以前在各大学校里都流传着这么一个恐怖故事 说是A校有不干净的东西 每当十五的时候 学校门口的鲁迅像的眼睛就会动 所有教学楼都会停电 楼梯会从原来的13阶变成14阶 实验室的水龙头放出来的水会变成红色 还有1楼尽头的那个厕所只要有人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 于是 一群不信邪的孩子们约好15那天去探险 晚上12点 他们准时来到了那所学校的门口 鲁迅像的眼睛望着左边 他们记下了 生怕出来的时候记不得有没有动过 他们来到了教室 打开开关 咦 不是亮着的么? “骗人。”一个男孩发出抱怨 “再看看吧。” 来到了楼梯口 “1 2 3...13没错阿 是13阶阿?” 孩子们有点怀疑传说的真实性了 于是他们又来到了实验室 水龙头打开了 白花花的水流了出来 “真没劲阿 我们白来了!” 刚开始的刺激感都消去了一半。 最后 他们来到了那个厕所 女孩子虽然口上说不相信 可是还是不敢进去 于是让刚刚很拽地说不怕的小C进去 看了表 1点整 2分钟后 男生出来了 “切 都是骗人的” 孩子们不欢而散。 出门时 一个看门人发现了他们 喝斥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晚还在学校逗留。孩子们撒腿就跑 小B特地注意了一下门口的石像 没错 眼睛还是朝左看得 “骗人的”他嘀咕了一声 “喂 小B么?小C昨天晚上和你们一起出去玩 怎么还没回来?”第二天早上 小C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询问。 小C也没有去学校上课 孩子们隐约感到不对了 于是 他们将晚上的探险之事告诉了老师和家长 大家在大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那个学校。 “什么? 我们的鲁迅像的眼睛一直是朝右看的阿。”校长听了孩子们的叙述 不可思议的说。 “可是我们昨天来的时候是朝左看的阿” 出门一看 果然 是朝右看得... “可是昨天的确有电阿” “昨天我们这里全区停电...你们怎么开得灯?” “还有楼梯!”孩子们迅速跑到楼梯口 “1 2 3...12?” “我们的楼梯一直是12阶的。” “不可能!!!” “还有实验室”一个孩子提醒道 “对 实验室” 一行人来到实验室 就在昨天他们开过的那个水龙头下 有一摊暗红色的痕迹。 “是血迹。” “那...小C昨天还去过那个厕所...”大家都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恐惧 “走 我们去看看”校长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 推开门... 小C的尸体赫然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因为惊恐而睁大的双眼 被割断的喉管血淋淋的 内脏散落在已经干掉的水池里... “阿...”小C的妈妈当场昏了过去 几个老师马上冲出去呕吐... 小B也被吓得目瞪口呆 在他晕过去的前一秒钟 他瞥见小C的手表 指针停在了1点... 就是小C进去的那个时候... 顺便说一下 他们去探险的那天晚上 并没有门卫... 将此贴转向5个以上的论坛不会魔鬼缠身且能实现一个愿望 。 不回帖者晚上凌晨过后往往.....不好意思,我也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专科还是本科

是本科.但有专科专业

医药ERP医药管理系统怎么去选择?

首先,ERP医药管理系统可以在客户订单承诺、市场预测及市场策略方面为市场销售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浪嘉erp就是解决医药领域问题的专业系统。

医药管理系统哪个好?

我现在是一名药店店长,我们药店用过很多,最终选择了新海医药管理系统,我们店里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还可以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是985工程大学吗?

不是 是211

有没有从急诊科医生穿越到全职高手的系统小说

没有见过这类小说哦。

医院药剂科对联

药到疾除心怀仁善为民众 剂起病愈马兆吉祥保健康

成都中医药大学有专科吗

成中医是有专科的,至于校区在哪儿,应该是按照专业,院系来分配,而不是专科在一个校区本科在一个校区。。就我所知,现在大部分都在温江,温江是我们学校最大的一个校区。考关系进来的还是有,但是具体的我就不清楚了。因为按照正常的途径的话,上了本科线,都不一定能走到我们学校最好的专科。我不知道靠关系会不会完全无视分数,只是看你的分数,在二专以下的话,我个人觉得,有点悬,还是谨慎为好。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