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2018-01-04 21:00:03有书08:14 9.2万
声音简介

弄了一阵子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


其实,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


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当然,我不否认,阅读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我的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


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我选的这个在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老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像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等,读得入迷。老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系,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


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变,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


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


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伴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性和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悟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些著作残篇,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未经首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亮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


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儿、休谟,因为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艺术作品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一个终极答案。


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方人的著作。上学时,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很久,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时兴起,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


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


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册知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深,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周深新歌《海藏》公开,这次的歌曲中又藏着什么故事?

周深的歌一直都比较的空灵,很有他个人的风格。这几年来,他凭借几首代表作品,逐渐走进了观众的眼中,大家都对他的作品接受度很高。他的歌曲风格比较的与世无争,清脆干净,而且再加上他的声音也比较空灵,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特别好。这次他又发行新歌《海藏》,又掀起了一股热潮,歌曲刚刚发行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他的新歌,风格也和前面的几首差不多。 《大鱼》应该是他传唱度最高的一首歌,这首歌是电影《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很多人刚听到这首歌,就深深的被它吸引。它和电影的契合度特别高,给人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非常的空灵。 特别是配上周深的声音,给歌曲加分不少,只有他才能唱出那种空灵感。虽然有很多的翻唱版本,但是认可度最高的还是他的原版,非常的动人。 除了《大鱼》以外,周深海唱过不少歌曲,空灵感都非常强,让人非常的动容。他擅长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并且让人产生共鸣。《缘起》、《避难所》、《胡同少年志》等等,都是他唱过的比较经典的歌曲,这些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很空灵。他的音乐真的非常的好,非常的有天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

宝藏女孩都具有什么特质?

每个人的气质中,都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出自哪里

《卡萨布兰卡》

连山-- 归藏-- 周易/ 中-归藏-的-藏- 读cang 还是zang

zang四声

来一首周美玲我爱你的藏头诗,求高手

周桥舞柳两情悦 美人楼上斗腰支, 玲珑再拜歌初毕。 我文考诞膺天命, 爱材养育谁复论。 你可知我心独痴。

周深国家宝藏第几期

第一期。 周深是根据昭陵六骏创作了一首歌曲,他带我们走进了李世民少年英雄的一面,这次的他不是帝王,而是将帅,是意气风发金戈铁马的十八岁少年。 在国家宝藏第一季的第一期,千里江山图就是作为开场文物出现的,无数人被十八岁的王希孟所折服,他跃动的青春气息,他那大面积的青绿山水,满足了大家对于山河万里最美好、最壮阔的想象。 为千里江山图创作是韩真和周莉亚,可能很多人对她俩并不熟悉,因为这是两个舞蹈演员,也是导演,她们创演过声名大噪的《永不消逝的的电波》,今年开启的《只此青绿》的展演。这部舞蹈诗剧就是根据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创作的,在节目里面选取了很有代表性的。 周深是谁? 周深,男,汉族,1992年9月29日出生湖南省邵阳市,成长于贵阳,中国内地男歌手,2016年6月毕业于乌克兰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美声专业。 2014年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初次登场。2015年8月发行个人全新单曲《玫瑰与小鹿》,获得2016年东方风云榜最佳新人。2016献唱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印象曲《大鱼》。《玫瑰与小鹿》和《大鱼》双双获得亚洲新歌榜年度十大金曲。

周蝶我爱你 藏头诗

周影徘徊舞清风 蝶恋双飞愿比翼 我情赋诗寄真挚 爱永不渝鉴天地 你我永恒惜彼此 原创 晴诗雨

周建龙的藏海花!全集有声小说

周建龙版本的盗墓笔记只有1-6,7和8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录了,非常遗憾!我也只听周建龙讲的,很精彩,无出其右!藏红花貌似他也没录过,别找了。

谁有盗墓笔记系列的吴邪的笔记、沙海和海藏经的有声小说啊最好是周建龙的,有品质高点的更好,没有也没事

张二狗讲的小说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是什么音乐

《把回忆拼好还给你》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