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3. 太行之南(5)开化寺与姬氏民居

2023-08-14 15:19:13宙斯侃世界17:05 3115
声音简介

黎氏家庙及民居群在哪里

黎氏家庙及民居群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黎氏家庙及民居群位于顺德区杏坛镇昌教村。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坐南向北,三间四进,总面阔29.39米,总进深53米。整座建筑基础为白色花岗岩石,青砖筑墙。 第一进正门前是白色花岗岩石铺地。门楣上刻有“黎氏家庙”四个大字。两侧有白色花岗岩石包台,砖木石构件,上均有雕刻,题材有人物及鸟兽。内墙有壁画。 第二进是御书亭。御书亭内地面铺砌白石。东、西、北均有石台阶和石栏。亭中有“圣旨”、“金牌”牌匾。 黎氏家庙及民居群是典型的岭南风格,其周围环境是典型的水乡生态环境。黎氏家庙及民居群的主人是黎兆棠,历任礼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台湾道台,任职为官时,以爱国御侮著称。民居群中黎兆棠的宅院布局,迂回曲折、灵巧活泼。它的周围为黎氏族人建造的民居,民居群据称有99道门,俗称“大宅门”。 2002年6月5日公布为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昌教村:昌教村委会昌教村委会位于杏坛镇中心城区东南2.2公里,面积4.1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的佛山市九横公路经过昌教村。下设海边、魁基、南塘、南安、东头、潭头、东街、村心、新街、司马、耕沙、镇龙等1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4643人。昌教村工业基础较好,以塑料、电缆、五金、制衣等行业为主。

姬氏有多少后代

目前姬姓人口约有54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33%左右。但是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占宋版《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姬氏起源?

姬姓氏源于黄帝。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开始改为周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姬氏的起源

  最古老的“姬”姓   在华人的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说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可是,全世界的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他们和姓姬的族人有什么分别呢?原来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在中国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孙就不姓“姬”了。   根据《说文》的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因此,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被打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   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又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的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了,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成为其它的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然而黄帝嫡系子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的王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宗法制度。   中华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   不过,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创造文明的事业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保持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的贡献很大。

姬姓氏的由来以及相关内容?

姬姓的来源: 1、 姬姓,属于中华上古的八大姓之一,黄帝的姓就是姬姓,同时也是周朝的国姓。吴国、鲁国、蔡国、郑国、晋国、卫国、燕国、曹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氏。将近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是姬姓的得姓始祖。但是黄帝为什么姓姬呢,是因为黄帝长居姬水,所以为姬姓。 2、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全国总人口54万余,由姬姓演变出的姓氏大概有411个。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3、 秋霸主中的郑庄公姬寤生、晋文公姬重耳、吴王阖闾,以及神医扁鹊、法圣商鞅、燕昭王姬职、子产姬侨、禅宗二祖慧可、形意拳始祖姬际可、新中国前外交部长姬鹏飞等都是姬姓的名人。

天界寺的民间传说

“天界晓钟”包含“仙井”和“仙岩”两部分。“仙井”在“仙岩”下方巨石之洞里,州陵洞中泉水流入井中,水质甘洌,可以醇酒,故称泉叫“醴泉”,洞也就叫“醴泉洞”。洞口岩石上有明万历年间刻的“醴泉洞”三字,已经上百年了。从仙井旁拾级而上,就是仙岩了。仙岩,又称醉仙岩,建有天界寺,掩映在浓荫密林里。天界寺是清初月松和尚募建的,供奉观音和仙翁。谨迹拿大殿的楹联写着:“遍布慈云求大士,回生妙术托仙翁”。过去,寺里的和尚,每天拂晓念经,必先敲钟108下,钟声悠扬激荡,也就有了“天界晓钟”的美名。天界寺后有二块巨石,一块上刻“仙岩”,一块上镌“天界”,远远望去,二块巨石宛如骆驼伏地,故醉仙岩又称“骆驼峰祥搭”。二石之间有段颇陡的蹬道,尽处就是“长啸洞”,两头贯通,长风呼啸,凉爽异常。洞壁刻有明代抗倭将领的征倭唱和诗。

云居寺的介绍

云居禅寺又名上寺,位于嵩山少室南麓汝阳县城东南三十里处刘店镇的佛陀山上,坐北朝南,与汝阳县境内的中寺、下寺遥相呼应,成为一体。其高耸于佛陀山之上,相传临济宗法师在此传法之时,由于山势之高,山下总有云海出现,并且云层飘渺多变,神奇莫测,在阳光照射下,霞光万道,紫气千重,寺院犹如筑于云海之上,于是得名云居禅寺。至今这种云海还可看到,寺内依然保存临济宗传法了禅祖师塔。折射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与伦比的聪明才智与高超的搬运技能。

鹿门寺是谁的故居?

鹿门寺原名苏岭祠,位于襄州城南约15公里处东津镇鹿门山。据县志记载:汉建武中,帝(刘秀)与习郁梦见山神,命郁立祠于山,刻二石鹿夹道门口,在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 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等人曾隐居于此。

有多少姓氏出自姬姓

俱载《春秋四谱》及《旁行图》。”黄帝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 53 个。《左传》曰:凡、蒋、邢、茅、胙 ( 音坐 ) 、祭,周公之裔也。'又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 姬姓人员分布很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姬姓人员,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苏北、淮北,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湖北省老河口、襄阳,湖南省芷江,贵州省台江县,云南省泸水、河口、陇川,四川省合江县,福建省宁德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甘肃省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福海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等地。姬姓族人主要为汉族,满、回、白、壮、苗、水、布依、傈僳族等多个民族也有姬姓人家。

出自姬姓的姓氏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 1、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2、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上古黄帝之孙张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3、杨姓: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4、周姓:西周初年人周姓祖先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到文王姬昌时,以国为氏。 5、吴姓:出自黄帝姬姓。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6、李姓: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7、孙姓: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及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8、胡姓:春秋末期,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 9、朱姓: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10、林姓:源自姬姓,出自周平王的世子姬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平王姬宜臼有庶子名叫林开,林开的子孙有的以祖辈名字为氏。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