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397 结语:穷查理宝典(完)

2023-08-28 07:35:30一个志远01:05 2115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48 喜点
声音简介

典型的穷人思维

思维模型是什么样的?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因为人都不一样,所以心态也不一样

思维模型1:成长型思维

一头成年大象大约有4-6吨重,但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的场景是,驯象人只用一截细细的链子就能把一头成年大象拴住,为什么? 因为早在大象幼年时期,驯象人就用一条结实的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于是,小象被“驯化”了,它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我永远也无法挣脱铁链,所以干脆就不用挣扎了。 与大象一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老黄牛和吃香蕉实验中的猴子们身上。 驯养人员或实验人员通过不断地重复让这些动物的思维固定下来,让他们知道规则是不能破坏的,那跟细细的木棍和铁链是无法挣脱的。 更可怕的是,有很多人也跟大象、老黄牛、猴子一样,持有这种“固定思维”,他们不敢突破、不愿尝试,终其一生死守着别人给他制定的规则。 1  固定型思维VS成长型思维 这两种思维模型来源于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作品《终身成长》。 固定型思维:人的特质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成长型思维:人的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发展。 固定型思维:成功来源于事情的结果,成功能够证明自己有天赋和能力。失败则证明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如一次考试失利、输掉一场比赛、被拒绝等等,证明自己不具有这方面天赋,为了不再失败,为了维护自尊,失败一次后便不愿意再次面对挑战。 成长型思维: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他们认为,自身没有成长或者没有尽到最大努力,才意味着失败。遇到挫折和挑战,会视其为提高自己的机会,不断改善和进步。 有个关于爱迪生的故事,说他曾用过头发、竹丝等99件物品作为灯丝来实验,全都失败了,在旁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的回答却是“你错了,我不是经历了失败,而是成功,因为我已经成功验证了99种东西不能做灯丝。” 故事的真假我不知道,但这故事中爱迪生的回答却是最典型的成长型思维:单次的失败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尝试的基础。 2  如何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思维模型这个东西,讲出来是有理论、有依据、条理清晰的,可它在现实生活中是细碎的,渗透在每一个想法、意识、认知里的。 语言习惯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模式,在培养成长型思维最经典的几个场景中,改变语言习惯,就能改变思维。 01 当犯错的时候 我犯错误了。 →换个说法:犯错能让我变得更好。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我搞砸了,我是个失败者。 →变成:这次错了,以后就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又学一招! 02 当遇到挑战的时候 我不擅长这个。 →换个说法:我正在提高。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我做不好这些。 →变成:我现在可能做不好,但没关系,不断挑战和学习后会越来越擅长。 03当遇到困难的时候 这太难了。 →换个说法: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这太复杂了,我不可能完成。 →变成:只要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切皆有可能。 04 感到困惑的时候 我不明白。 →换个说法:我忽略了什么吗?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这对我来说太难理解了。 →变成:只要把漏掉的信息找出来,肯定能搞明白。 05 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 我放弃了。 →换个说法:我得试试学过的其他方法。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我的能力达不到,只有放弃了。 →变成:问题没有方法多,此路不通,换个方法就好了。 06 当我们否定自己的时候 我阅读不太好。 →换个说法:我要训练我的阅读能力。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我没有读书的天赋。 →变成:只是训练不够而已,不如坚持练习一段时间看看! 07 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时 我不可能像她一样聪明。 →换个说法:她是怎么做的,我也要试试看。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别人比我聪明,我就是不如她。 →变成:学习她的方法,并且认真做,我可以变得更聪明。 08 当我们觉得已经足够的时候 已经挺好了。 →换个说法:这真的是我最好的表现吗?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我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就这样吧。 →变成:也许再努力一点,我就能再提高一些。 09 当我们觉得已经做的很完美时 我不能做得更好了。 →换个说法:我还能做得更好,我要继续试试! 语言背后的思维转换: 我的能力只能做这么多,这件事这样就足够完美了。 →变成:我还要看看这件事有什么可以完善的,只要不断尝试和努力,肯定还能再提高! 写在最后 这些语言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只要你认真执行,就会发现它们像咒语一样强大。 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下的瞬时想法,日积月累,这些语言就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就会形成成长型思维习惯。 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你会发现,整个人都变得比以前更加积极乐观。 公号【凡铭】后台回复“超级个体”,获取超级个体大课。回复“认知”,获取认知方法论大课。 我是本文作者凡铭,我对个体的进化非常着迷,一直在收集“超级个体”的成功之法,希望这些思维模型和方法论也会给你带来启发。

最近听很多人在讨论思维模型,请问什么是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指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大致的分类有:偏于感性,偏于理性,平衡,矛盾,这几种。

如何设计一个思维模型?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 受众真正需求的是什么?还可以增加哪些附加值? 从对手的角度出发 了解对手的实力,找出对手的弱点,从而打败对手 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成功打造市场个性化引领,充分发挥对手不具备的优势,订制专属产品

跃层思维有哪几个思考模型

①一维思维方式即直线型思维,习惯于纵向或横向思考。(“纵比”或“横比”) ②二维思维方式即平面型思维,有人把它叫做十字型思维方式,能纵横思考,但缺乏深度。 ③三维思维方式即立体型思维,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④四维思维方式即时空统一型思维,具有这种思维方式的是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爱因斯坦。

模型思维这本书怎么也读不懂

看一些别人的读书心得。 这本《模型思维》,是模型类书籍。这大概是所有种类的书中,包容性最强的一类了。因为它不分学科。只要你有一套观察世界的方法,只要你有关于某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它就是一个精彩的模型。换句话说,模型不是观念世界的理论产物。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跟现实绑定在一起的。

什么是思维模型,可否举例?

因果思维、共时思维、历时思维、程度思维、相似思维

什么是穷人思维?穷人思维错了吗?

穷人思维就是老老实实挣钱,然后把钱存起来。我个人觉得并没有错,因为毕竟环境不同产物也不同,接触的人和事也不同,在穷人的认知里把钱存起来,有事取出来用并没有错。

思维方式,思维形式,思维模式,思维模型这些名词的含义有什么区别

前三个,是差不多的,即【抽象】成一个格式,一个套路。 最后一个区别大,就是:所有立论、结论等,都可以从模型上推导。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