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成都大运会基本实现全过程碳中和

2023-08-29 21:18:53红星新闻03:01 155
声音简介

8月29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8月例行新闻通气会,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获悉,成都大运会基本实现全过程碳中和,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

现场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冉熊表示,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要承担了环境质量保障和推动绿色低碳办赛相关工作,从最终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成都大运会全过程碳中和。

“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备、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量约37万吨,由国家核证碳减排量、林业碳汇和‘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全部抵消,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唐冉熊说,此外,成都大运会期间全市空气质量实现全优良,PM2.5日浓度全优,69个大运会重点保障水体水质达到优良。

成都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取得如此成效,与各类防治措施密不可分。成都聚焦源头治理,坚持以移动源、工业源“小切口”治理带动“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进绿色低碳重点产业发展,落地绿色低碳产业基金50亿元;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持“散乱污”工业企业动态清零。

此外,成都聚焦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50条措施,持续开展“春防雾霾、夏防臭氧”攻坚行动;坚持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水共治”,使得全市地表水优良比例从75.5%提升至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创20年来最好水平;制定实施《成都市2023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向社会公开;扎实推进固危废治理,加快医废暂存点和物联网点建设,狠抓重金属减排,累计对12个超标地块完成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截至8月20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4天,优良率75.0%,无重度污染天,PM2.5深度38微克/立方米,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综合指数排名第90位,同比上升28位;全市114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14个,占比100%,县城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为100%;全市土壤环境和核发与辐射安全稳定。

生态环境是什么

大自然的环境

生态环境主要讲了什么?

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包括山水田草林湖沙等自然因素之间的共生共存状态。

形容生态环境的词语-四字成语

【生态环境的成语】: 鸟语花香 【拼音】: niǎo yǔ huā xiāng 【解释】: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 宋·吕本中《紫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郁郁葱葱 【解释】: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唤昌势美好蓬勃。 【出自】:汉·王充《论衡·吉验》:“城郭郁郁葱葱。”《后汉书·光武纪》:“望气者至南阳,曰:‘气佳哉,郁郁葱葱!” 烟波钓徒 【解释】: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出自】:《新唐书·张志和传》:“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千岩竞秀 【解释】: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生态环境的成语】: 山清水秀 【拼音】: shān qīng shuǐ xiù 【解释】: 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和搭扒” 【生态环境的成语】: 山明水秀 【拼音】: shān míng shuǐ xiù 【解释】: 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生态环境的成语】: 湖光山色 【拼音枝猜】: hú guāng shān sè 【解释】: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生态环境的成语】: 世外桃源 【拼音】: shì wài táo yuán 【解释】: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生态环境的成语】: 穷山恶水 【拼音】: qióng shān è shuǐ 【解释】: 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非常差。 【出处】: 清·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生态环境的成语】: 不毛之地 【拼音】: bù máo zhī dì 【解释】: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生态环境的四字成语

逸态横生 yì tài héng shēng 【解释】指清新美妙的姿态洋溢而出。 【出处】北周庚信《序》:“柱国赵国公发言为论,下笔成章,逸态横生,新情振起,风雨争飞,鱼龙各变。”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例句】新情振起,~,展育未终,感慨系之! ◎清同亮工《序》

生态环境中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是什么意思?

有机环境是指与某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群落裏的与之相关的其他各种生物。   任何生物都与其他物种或多或少地存在彼此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物种之间构成了各种类型的种间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中立;2、竞争;3、协作;4、共栖;5、共生;6、寄生;7、掠食;8、对抗。两个或几个物种之间存在的某种种间关系则往往是物种进化甚至是各个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   无机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动物最终依赖植物作为营养来源,而植物则依赖阳光、水分、肥料成分等自然资源而生长、繁殖。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就生物而言,各种生物所要求和适应的环境是不同的,藻类、杂草、树木、鸟类、爬虫、猛兽,它们都各自有所适应的条件;就环境而言,都包含著多种多样的环境因子。

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是天然因素的总体,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生态环境是什么?

是指生物群落及非是指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音是指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是指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生态所构成是指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生态所构成的整体,然后生态系统是存在,然后生态系统是存在一种关联的,然后生态系统是存在一种关联的

幼儿园生态环境()

A,B,C,D

关于爱护生态环境的成语

关于爱护生态环境的成语 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青松翠竹森含拦、挺拔高大、 亭亭如盖、绿树成荫 遮天蔽老源日、枝繁叶茂、此胡 万木争荣、茂林秀竹、 林海无边

生态环境在课程标准里的地位?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