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称打击乌弹药存放点 乌称拦截俄导弹

2023-09-19 09:00:28羊城晚报00:54 385
声音简介

俄罗斯国防部18日通报称,过去24小时内,俄军对乌克兰武装力量存放“风暴之影”导弹和贫铀弹的设施进行了打击。在红利曼、顿涅茨克方向击退了乌方进攻,同时对乌方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和哈尔科夫等地的多处指挥及驻扎地点进行打击。另外,俄防空力量拦截了乌方的27架无人机和5枚海马斯火箭弹。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同一天发布战报称,在过去24小时内,前线地区发生30多次战斗。乌空军、火箭炮和炮兵部队对俄军人员和装备集中区、防空导弹系统、弹药库等目标实施了打击。乌克兰空军当天发布消息称,乌防空系统摧毁了24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中的18 架以及17枚俄军导弹。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审 | 郑宗敏 谢宛亭(实习生)

俄称打击多地乌军部队等目标,乌称击退俄军多次进攻,俄乌局势将如何发展?

我个人认为后续俄乌的走向应该是:俄罗斯武装部队准备发动反攻,乌克兰武装部队安营扎寨,部署防守。 怎么说呢,现在俄乌之间是比较平稳的,双方都不想就此搞事,原因也很简单。首先就是俄罗斯武装部队这边缺人,俄罗斯武装部队这次之所以会丢失掉哈尔科夫地区,主要就是因为兵源不足,导致没有那么多兵力对全线进行防守部署,所以就被乌克兰武装部队抓住了机会,一波给击溃了,所以俄罗斯武装部队短期是不可能有什么动作了,因为现在要在补充兵员,补充完成之后才有可能再次开始行动。再来说乌克兰武装部队这边,乌克兰武装部队也是要休整了,毕竟拿下哈尔科夫这些地区也是梭哈了才能拿下来的,现在也要对武器装备进行维修和补充,而且从后续来看,乌克兰武装部队也再也没有能力发动这么大规模的反攻了。 有一说一,其实不管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有什么,我们都不应该去关注,因为这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说什么都影响不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故事来看,但你不要去为任何一边站台,因为只要你原因,否则肯定可以找出一个对其中任意一方合理的角度来说事,所以我不建议我们为这件事中的双方站队。你可以讨论,但不要带着主观的情绪去讨论,因为你这样就情不自禁的把自己代入进去了。当然,我推荐是最好别讨论,也不用理这件事,安安静静的去赚钱不才是最好的选择吗?为什么要把精力放在这上面。 总的来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后续发展应该是短期内双方都不会有大动作,后期俄罗斯有可能发动反攻。

导弹为什么称为导弹导弹的全称叫什么

导弹来源于西方,它是翻译过来的(guided missile)这是它的英文名称,这就是全称。

为啥媒体报道俄乌战事截然相反?

战争中双方都注重舆论战,宣传自己获得大胜,对方损失惨重,这既是提高己方士气,又是打击对方士气的手段。 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给出的报道侧重点也不同。大媒体毕竟代表国家政治,立场偏向于俄罗斯。其他媒体,都是跟风,可能更偏向于弱者,这样才有吸引力吧 嗯,乌克兰已经包围莫斯科了,俄军退守基辅 这也算信息战的一种,双方阵营为了各自的目的而散发一些有利于自身利益和目的的消息。 我只听央媒的,自媒体信不得 站的高度不同,理解自然不同!为所欲为的时代早已经离去了。无论你怎么吹,无论谁在吹,都阻值不了人类 社会 滚滚向前的步伐。 现在是战争!谣言本就是信息战的一部分。 一、明白人:利益! 二、糊涂人:人云亦云! 我就是个看热闹的,有人愿意编剧本,我免费看戏,其他不关心。

俄为什么对乌动武

  你可以理解为国家利益。这里需要弄清楚两个方面:   其一是历史原因:历史渊源深厚,不容割裂。   乌克兰首都基辅始建于5世纪下半叶,9~13世纪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都城和中心,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与俄罗斯渊源深厚。   乌克兰人属于东斯拉夫族,与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血缘密切。   其二是现实原因:战略位置重要,不容有失。   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对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意义重大。   克里米亚毗邻近东地区两大洲的咽喉,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俄罗斯租借塞瓦斯托波尔军港的部份作为黑海舰队的基地,作为对欧军事战略基石之一。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俄称打击多地乌军,乌称控制多处定居点,目前局势如何?

目前俄乌战争的整体局势,跟双方给出的说辞大同小异,俄军的确对乌军多地展开了远程火力打击,尤其是电力系统损失严重;反观乌方,包括哈尔科夫在内的多个地区中,定居点的控制权回到了乌军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双方在近段时间的博弈中各有胜负,但对未来战况发展恐怕很难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俄罗斯来说,失去哈尔科夫的控制权也不见得是坏事,要知道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存在战线过长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调整,对其后续的军事行动颇为不利。 重新夺回哈尔科夫的控制权,对乌军不失为提振士气的绝佳契机,毕竟在过去半年多的战事中,乌军几乎毫无胜绩,士气跌落谷底也就在所难免,而此次得益于声东击西的计策,让俄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撤出哈尔科夫,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乌军亟需的一场胜利。当然,仅凭目前控制的定居点和取得的战绩,依然不足以在整个战局中抢占先机,乌军想要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还要在战略战术方面不断的推陈出新。 虽然乌军暂时占据了局部战场的主动,但对整个占据并不会产生具有局定性的影响,反倒是俄军在撤出哈尔科夫以后,采用远程火力打击对乌克兰多地造成较大损失,相信这对乌军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是极为不利的。目前局势其实依然错综复杂,只不过俄军在很多层面都存在明显优势,即便外界对俄军未来走势并不看好,但只要掌握了战场动态依然有抢占先机的很大可能性。 综上所述,目前的俄乌态势并不明朗,在部分地区也是各有得失,至于乌军能否乘胜追击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还要通过接下来的行动加以判断。其实俄乌战争爆发至今,乌军就出现了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动态,即便是此次重新夺回部分地区的控制权,也让各方有种出其不意的感觉,所以说对于双方的未来走势还是要耐心分析。

俄乌为什么冲突?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所以频发地缘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地缘政治上的敏感关系。乌克兰地处俄罗斯的西南部边境,两国有1000多公里的国界线,乌克兰的东部地区还居住着较多的俄罗斯族人。这使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政治走向和立场格外敏感,将其视为自己"近邻"的势力范围。 2. 两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分歧。乌克兰更倾向于西方,希望加入欧盟和北约,而俄罗斯则希望乌克兰在其势力范围内。这一分歧成为两国矛盾的重要原因。 3. 黑海舰队驻扎问题。俄罗斯黑海舰队最重要的基地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但该地于1954年被赠与乌克兰。这使俄罗斯在舰队驻扎问题上面临极大障碍,也是两国冲突的焦点之一。 4. 天然气供应与转运问题。俄罗斯通过乌克兰的管道向欧洲国家供应天然气,但因价格等问题双方多有争执。乌克兰也以控制气流向欧洲进行Compressed Natural Gas价格谈判的筹码,这加深了两国的矛盾。 5. 民族因素与历史遗留问题。两国均有较多的同族人口居住在对方境内,且在历史上曾被同属沙皇俄国,这使得两国在民族认同和界定等方面产生较大分歧,也是地缘冲突的历史根源。 综上,俄乌两国频发地缘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敏感的地缘政治位置关系、发展道路选择的分歧、黑海舰队驻扎问题、天然气供应问题以及两国间的民族和历史因素等方面。这些问题共同撕裂着两国的关系,也成为地区和平的重大障碍。

俄乌天然气之争的起因是什么?

乌虽然用了俄的气但想到俄的气输送外卖必须经过自己的底盘所以决定不给钱结果俄脾气上来了

马里乌波尔为何成俄乌必争之地?

工业重镇,产业重要

俄导弹击中乌天然气设施,北大教授石英红被开除了吗

没开除,还留着他呢。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经历了俄军连续多天的轰炸后,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先卢科坦言,乌境内大约30%的能源基础设施被毁,加先卢科指出,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首次“明显瞄准”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俄军的导弹袭击令乌克兰数千个居民点断电,基辅等地实行限时供电,每天供电的时间仅为四小时。

俄乌战争?

法国军事专家:俄乌战争继续打下去俄国将不复存在 再强大的国家,最怕的也是战争,因为国家的毁灭很多时候都是从战争开始的。所以大国开战,最好速战速决,否则就是危及国运,当年的苏联就是如此。而这一次的俄国,也陷入了如此境地,为此法国军事专家直言:“俄乌战争继续打下去,俄国将不复存在”。 所以法国军事专家认为,俄乌战争如果俄国快速取胜,那么超级大国地位稳固。但是战争打成了持久战,而且现在俄国的消耗很大,无论是国内的经济消耗。 还是战场的士兵和物资消耗,都是俄国搞不起的。所以现在已经出现了俄国政府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情况了,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让西方阴谋挫败的同时,让乌克兰彻底失去反抗能力。 只有如此,自己的大国地位才能继续维持下去,否则俄国将很快消失在世界上。这个言辞跟俄国的梅德韦杰夫说法如出一辙,梅德韦杰夫认为,俄国不能失败。 否则这个国家将很快消失,到时候可能连一百万平方公里土地都剩不下。一旦如此,俄国将快速成为三流国家,一蹶不振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