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发布全球高血压报告,山东减盐项目被世卫表扬

2023-09-28 21:36:01生命时报06:11 2250
声音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很善于“隐藏”的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直到出现了并发症时才被发现。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高血压已经影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病人数达到13亿。

《生命时报》结合《报告》采访专家,教你识别高血压的前兆,并给出预防方法。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 健

血压升高会影响全身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高出正常值的现象。血管壁若长期承担着高于正常的压力,会引发一系列疾病。

// 判断高血压有个临界值

高血压,不能凭自我感觉来判断,需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理想血压是130/80毫米汞柱。

若静息情况下,连续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被分为3级:

轻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

中度高血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

重度高血压,收缩压大于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110毫米汞柱。

// 高血压会引发多种疾病

发现高血压后,若不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会使全身健康受损。

初期,全身的大、中、小血管开始痉挛硬化,这些变化多发于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眼底动脉。逐步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脑卒中、心梗、眼底病变、分娩风险等疾病。

高血压带来的损伤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因此血压控制越早越好。《报告》也指出如果各国能够共同努力,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至50%,则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600万人死亡。

6个症状预示你的血压可能偏高

根据《报告》显示,近半数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患病情况,约五分之四的患者未能获得充分治疗。

识别高血压前兆能够帮助成年人尽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如果有以下6个症状,你可能需要控“压”了。

晨起头痛

高血压有晨峰现象,一般会在早上6~10点的时间段血压升高,如果在这期间发生头痛,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呕吐、视力丧失等症状,应警惕高血压。

经常性头晕

血压升高会影响体内血液循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排除过度用脑或过度疲劳,经常出现头晕需要注意高血压。

心悸、心慌

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心率加快,血液循环不畅通。如果出现心慌、心悸,持续时间好几分钟或疼痛消失后很快再次出现的话,需要排查高血压。

手脚麻木发凉

由于四肢上的血管处于血液循环系统的末端,当血压波动、持续升高时,会导致于肢体末端小动脉异常痉挛,出现手脚部位发凉和麻木的现象。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建议到医院及时就诊。

耳鸣

耳内血管对血流变化很敏感,当出现高血压、供血异常的情况,会导致内耳动脉硬化和痉挛,从而出现耳鸣。高血压所致耳鸣多为间断性,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眼胀、视力模糊

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逐渐收缩、变细,使得眼球表面的末梢血管充盈。如果双眼经常通红,使用眼药水、休息过后也无法去除,有可能是高血压导致的。

控“压”从“控盐”开始

20%~30%的高血压与遗传有关,其余70%~80%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高血压也被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疾病”。

做好预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控制盐的摄入量

食盐中的钠会引起血压升高,当摄入的盐量超过肾脏排泄功能时,就会产生钠盐潴留,从而升高血压。

在我国,超过九成居民每天盐摄入量超过世卫组织的推荐量。

建议准备一个限盐勺,按每人每天5克盐计算,分配在一日三餐中;

使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泡菜、腊肉、腐乳、酱油、火腿、榨菜等含盐量高的食物应该少吃;

可以用一些调料代替盐,例如葱、姜、蒜、蘑菇、花椒、八角、辣椒等,在不增加钠含量的情况下增加食物风味。

《报告》中,提到了我国山东省2011~2016年间开展的“省部联合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世卫认为,这一案例很好地说明了引导公众采取减盐措施,是可以降低人群层面血压水平的。

该项目由山东省政府和卫健委联合开展,主要措施包括四点:

建立健全减盐政策并制定相关标准;

宣传普及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治知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

广泛开展人群高血压筛查和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对早期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员和患者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建立减盐防控高血压监测与评价体系。

定期监测血压

18岁及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

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家中要备有血压仪,养成在家测血压的习惯,并做好监测。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体型越大,心脏就要更大的力量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血压也就随之升高。适量运动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糖脂代谢,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谁有手绘减盐创意海报,急!

减盐与健康手抄报

减盐与健康手抄报

血液18项检验报告单

血红蛋白《HGB>101.0偏低,红细胞《RBC>3.1偏低,红细胞压积《HCT》偏低这三项偏低,反映的是一个问题,贫血。原因从你的血常规中不好说 ,MCHC偏高,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但一个指标,证据不足。加强营养,多吃绿色蔬菜。问题不大。

高血压四项是什么意思?

最重要的是高血压的标准,不是错误的一律140/90mmHg 应该以自己的身高而定。公式是收缩压上限=身高(mm)/13.6,请看下表:

减盐小窍门 如何减盐

1、以酸甜替代法 平时多烹制那些酸甜可口的渗好菜,如醋溜白菜、糖醋鱼、柠檬凉拌菜等,以减少食盐用量。 2、以鲜代盐法 香菇、海米、紫菜等本身带有鲜香味,烹调时都可以少放甚至不放盐。平时多做些鸡蛋炒辣椒、西红柿鸡蛋汤等具有辣、鲜、酸味的菜,抑制自己对咸味的喜好,利用葱、姜、蒜经食用油爆炒后产生的油香味弊喊悔也可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3、使用控盐工具(盐勺、限盐罐) 一个人炒菜就用2克的盐勺取盐,一顿饭一勺,一天3勺;两口人以上用6克盐勺取盐,每人每天一勺,几口人就取几勺,放入限盐罐内租正,炒菜时从盐罐的小孔散盐,限制自己一天食盐摄入量不超标。

高血压和吃盐多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很多家庭有高血压,就是因为长期吃盐多造成的, 为什么一个家庭你很多人都是容易高血压的,就是因为吃一个锅的饭都是比较咸。

既然能给学生减压,为何不给教师减压?

大众不允许,很多嫉妒羡慕老师这一行,整天拿寒暑假说事,要是再给老师减压,很多人又喷了

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几项内容

比较重要的是前三项 我不知道你给的是绝对值还是百分比 中性粒绝对值 正常是4~10 嗜酸是0.05~0.5 你给的应该是百分比如果偏差不大没有什么问题 红细胞男女有差别 男4.28~5.88 女3.75~5.19 但具体到医院 由于用的分析仪不同 参考植有所偏差 如果与正常相差很大 结合临床就要看医生了

婴幼儿验血项目 检查报告怎看

导读:有些家长会在宝宝不舒服或是定期健康检查时顺便替婴儿做抽血检验,但许多爸妈一看到验血单上的数据资料,就像是在看无字天书一样,有看没有懂,只能忧心的抓着医生问。验血报告怎么看,赶快学起来吧! 一、宝宝验血化验单须知 1、化验单简单看 (1) 看白细胞的数量,如果白细胞的数量大于10000,就提示孩子有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菌素治疗。 (2) 看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数值越高,说明孩子是细菌感染而且说明疾病还在发展。 (3) 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它低于正常值,说明是病毒感染。 (4) 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百分率。如果这两个值高出正常值,就说明孩子可能是病毒感染。 (5) 看嗜酸细胞绝对值和看嗜碱细胞绝对值,它们是判断孩子是否过敏的指标之一。 宝宝抽血检查,报告书项目及数据要看清。 2、血清总胆固醇 目前临床上常规测定的血脂项目一般至少有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 3、动脉粥样硬化 总胆固醇(T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发病估计、治疗观察等的参考指标。 延伸阅读:孩子指甲看健康 呵护宝宝指甲 延伸阅读:宝宝头发遗传健康及护理 4、高脂蛋白血症 TC升高可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疸、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此外,吸烟、饮酒、紧张、血液浓缩等也可使TC升高。 5、钜细胞性贫血 TC降低可见于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肝硬化、恶性肿瘤、营养不良、钜细胞性贫血等。此外,女性月经期TC也可降低。 6、甘油三酯升高 甘油三酯(TG)升高可见于家族性高TG血症、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胆道梗塞、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急性胰腺炎等。 延伸阅读:观察宝宝小便 判断孩子的健康 延伸阅读:宝宝爱喝饮料 健康危害及改善 7、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于LDL-C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常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指标。 8、高胆固醇血症 LDL-C升高可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多发性肌瘤、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9、消化吸收不良 LDL-C降低可见于家族性无β和低β-脂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apoB合成减少等。 10、细胞转到肝脏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脂蛋白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细胞转运到肝脏,代谢及排泄过多的胆固醇,以维持血浆正常胆固醇水平。 知识家: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延伸阅读:判断宝宝大便健康 从颜色看端倪

减油,减糖为什么要减盐

自己身体健康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