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小事

2023-10-07 09:55:14晓书童频道08:48 6647
声音简介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初识荷西时,三毛正马德里上大学三年级,而荷西只不过她学校附近就读的一名高中生,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也就是圣诞节晚上,头上一顶法国帽的荷西却在她所居住的公寓楼下等她送她节日礼物与祝福!那时三毛根本就未将比自已小几岁的荷西怀任何想法,而心底里却有一丝虚荣:哇!天下竟然有如此帅气的男孩?!要是做他的妻子,该是一种荣耀才对呢!随即她只是以姐姐的身份教训他:不要逃课!再逃课就不理你了!   而荷西却照样逃课来看她,直到有一天,荷西一脸认真地说,ECHO,你等我结婚好吗?六年!四年大学,二年服兵役!好不好?   三毛觉察他的异常,便故意气他,对他下最后通牒:再也不要来找我了,我有男朋友的!荷西也不生气,只是挥挥他的法国帽,倒退着跟三毛说:ECHO,再见!   后来荷西便真的再也不来找三毛,偶尔在路上遇见,他只是礼貌性地拥抱一下三毛亲亲她的脸颊。而三毛身边的男友似乎总在换来换去,有意或无意。   再次得荷西的消息是六年后,荷西托一个朋在捎来他的近照和一封信,照片上的帅小伙正在河里捉鱼,留一脸的大胡子在阳光下灿烂地笑。三毛也没太在意,只是感觉:荷西长大了!   返台后的三毛遭遇到了她的第一次情感不幸,也就是她的未婚夫意外身亡。痛苦之余她重返西班牙,于是,冥冥之中的异国姻缘开始走近他们。   那一天她接到一个好朋友的电话,说有要事嘱她赶过去她家。她根本不记得这一天是荷西来看她的日子,而三毛与女友外出的下午,荷西打了十多个长途电话给她却找不到人。临近晚上时三毛便又匆匆赶去好朋友家,见面时,好朋友只是叫她闭上眼,等候。而此时,三毛被人突然拦腰抱起,旋转,三毛睁眼一看,是荷西!她开心得说不出话来,就任由这样的快乐变成旋涡将她围绕在里面。   七个月后,三毛与荷西举行公证结婚,开始他们幸福而疼痛的爱情之旅。   荷西的大部分工作是作一名潜水员,最初的时间里荷西上班的地方离他们家比较远,而三毛每天都会在下午两点半开三个小时的车冒着沙漠里走沙与龙卷风的危险去接五点半下班的荷西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而执着的爱!后来,荷西去了另一个岛上,每周才可以回家一次,于是,三毛就决定将车与行李托运过去,自已放弃精心收拾的家,去陪心爱的荷西。   每天骑脚踏车去荷西工作的码头,她都要带上好吃的东西,而那里的工作人员也都感受到他们彼此深沉真挚的爱,每每到了码头时,第一个见到三毛的人便会指引她去荷西工作的具体地方,然后,远远地,那个岸上的潜水员便提前拉拉信号,水下的荷西便一头冒出水面来,跑上来抱住三毛就笑了。三毛便不管那一身的水滴,紧紧地靠着爱人,为他喂水果,或丢果核玩儿,逗得旁边的人羡慕至极。   三毛婚后七年,那一次,陈爸爸和陈妈妈远道飞来欧洲探望外子,因为地域的文化差异,荷西不懂得如何称呼中国的岳父母,依西方人习惯,他便要称呼其为陈先生陈太太,而对三毛来说,这可是不行的。一定要叫爸爸妈妈才可以,荷西紧张得不得了,言行拘谨,从始至终都还是未能将爸爸妈妈叫出口。而就在吃晚饭时,正在收拾碗筷的三毛忽听聊天中的荷西对她爸爸说:爹爹,你叫ECHO准许我买摩托车好不好?三毛赶紧躲进厨房,泪流满面!荷西肯这样叫她的爸爸,是缘于他对她多么深情的爱才可以做到的!!   可惜就在送别三毛父母的那一个夏天,三毛陪同双亲飞离岛上,而荷西也送他们到了机场,嘱三毛早点回来!可是,这便成了永决!!三毛终生的最爱就这样在几天后长眠……荷西潜水时出了意外。   时年荷西仅三十岁!多幺年轻旺盛的年龄啊!!   三毛几天没吃没喝接连地晕倒过去……当时陈母端来一碗汤哀求女儿喝下去,而心痛至极的三毛看也不看一眼,她,执意陪荷西一起走……后来,平鑫涛的夫人也陪在三毛的身边,一直一直不停地劝慰,直到三毛肯答应她:绝不自杀。   没有荷西便没有了可爱的三毛,那些日子,三毛忙着替荷西订做墓碑,又每天都买大把的鲜花去墓地看她的爱人,陪他说话,直至天黑仍不肯离开……   或许上天赋予三毛太多的爱,除了她的荷西,对其它的人也都亲近随和,不管他是乞丐或是流浪汉,都是她的朋友。世间每一件事物在她眼中都是善良美丽的化身,一株野草,一枚落叶,一朵浮云,一滴水珠……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有语言的,都是可以与她进行心灵交流的。   几年后她返乡祭祖,却忘不了看看她幼时的家人而当时早已古稀的竹青叔叔,祭拜祖父曾经居住的破败小屋,冒雨跪拜祖坟回来后路过儿时邻居阿姨家便执意陪陪老人再走,不顾一身的劳顿之苦亲手打一桶井水,灌上一瓶然后和着祖坟上取来的故乡土一饮而尽……如此重情重义之女子,又怎不能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呢?   在地摊上,她看中了一串银锁片,又看中了一双红石头耳环,而拥有者却是那个身背婴儿的贫苦妇人。纯朴卑微的模样令三毛不忍取舍,但最终还是用多倍的钱买回了令她心仪的东西,而一种歉疚却始终让善良的三毛困扰不已。其实对方却因手中多了意料之外的钱而一直欢喜着呢!   在撒哈沙漠中,有钱的人总是可以享受到尊贵的身份和奢华的生活,而三毛在做客时,却会厌憎那些所谓的大财主,却对服侍他们生活的小奴仆心生同情与疼惜,丝毫不曾顾及自已的身份,而与他们亲近,和蔼地聊天,赠送钱财与生活用品以舒缓他们当前的困境。每当看到她与哑奴那一段故事时,我总是感动得忍不住泪湿双颊。在她看来,一点钱财的馈赠对他们是一种小小的侮辱,而事实上却真正地帮到了他们解决生活之需呀!可爱清纯善良的三毛,总是这般为他人设想!   正因为荷西与三毛的爱情感天泣地,也因为他们的人生爱及天下,所以,我们爱三毛我们爱荷西!为他们的爱情感动,为他们的幸福祝福,为他们在天堂相爱相守而祈祷……   三毛是一个伟大的奇女子,脚步走遍天下,而撒下一路的爱!   让我们用心记住她的爱情她的爱人:荷西‧玛利安.葛罗。   让我们永远缅怀一名至情至性的女子:ECHO——

画汉堡包简笔画的绘画过程

  下面是汉堡包简笔画的绘画过程

珍珠传奇的剧目简介

2009年12月8日,诸暨越剧团原创越剧《珍珠传奇》开排仪式在诸暨华东国际珠宝城举行。《珍珠传奇》由何吴、阮逊、恩裕、卫明等四位作家编剧,导演是浙江省导演协会副会长、国家一级导演俞珍珠。

市面上有哪些是以卡通人物作为品牌形象的儿童品牌?

以卡通作为品牌形象的童装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心米奇,可能从小就喜欢米奇的原因吧,开心米奇给人一种传递开心,十分可爱的形象!

将进酒白茶的真实身份?

白 茶:端州舞妓,沈兰舟生母;有“洁白如玉, 质料似瓷。浓妆淡抹,馆中第一”之称

乐字的起源发展

乐,中国汉字之一, 用于形容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乐,天然的笑脸,给人愉快的心情,总是和欢快喜悦联系在一起。 快乐,欢乐,喜乐,和乐在一起,总是洋溢着愉悦、欢喜、幸福。 乐,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更是金果乐带给人们的幸福和喜悦。 乐,是饮用金果乐美好口感带来的的愉悦心情,酸与甜的完美融合,清爽适口,回味悠长。更表达了我们对快乐生活的美好向往,愿每一瓶金果乐都能给您带来健康与快乐!

几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谜语

岳云 道光 皇太极 韩非、韩信

熊为什么是熊科动物?

熊(英文名称:Bear):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 、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夕阳红是干什么的?

夕阳红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电视栏目。以所有和老年人相关的社会群体为收视主体扮返,《夕阳红》节目以老年人的独特视角袜拿观照社会,以社会的不同视角观照老年人,反映的是老年人眼中的世界与世界告缺搭眼中的老年人,《夕阳红》节目突出平民意识:为更多数老年人服务;人文意识:把老年人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来看待,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文化属性。

历史时期考古

1.考古发现—史前时期 史前时代(约170万-4000年前) 按照历史年代,中国远古文化包括了史前文化时期、夏、商、西周的大部分时期人类的社会生活。 史前文化是指没有文字记录之前的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文化。考古学上的中国史前社会从发现古人类开始,下限为发现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盘庚迁殷之前的历史时期;历史学所指的中国史前社会是有了文献记载之前的历史时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纪年之前的阶段。 中国史前文化分期 中国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史前考古学着重从史前文化遗址的地质、器物、古人类、古生物遗存来研究,历史考古学则通过文字、铭刻、古建筑等方面考察古人类的历史。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青铜时代,也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时代晚期也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期,一直没有确实的考古和文献证据。 夏启、商汤、周武是三代开朝君王,对于三朝很多事件断代的考证,即使从孔子开始就有文献记录,但疑问仍然很多。 青铜文化在夏商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除了甲骨文,大量刻在铜器上的铭文也是重要的文字记录。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 猿人包括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后来的北京人的头结构又有了新的进步,北京人使用的是粗制的石器,过着极为艰难的原始生活。 此后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现在“姓”这个字就横形象地体现了远古的母系氏族的事实。 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后逐渐衰落,过度到父系氏族时期,同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也形成了,原始社会开始走向了解体。 编辑本段史前时代的三个阶段 原始人群 原始人群是史前时期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 原始人群又可分为“猿人”、“古人”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的早期和中期。 猿人化石的主要代表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猿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主要依赖庆仿采集果实和挖掘根块为生,同时狩猎活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猿人还懂得使用天然火,改善了生活环境,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猿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血缘家庭,若干个血缘家庭形成了较为松散的社会组织。 由于猿人脱离动物不久,所以其婚姻还处于杂交状态。 古人的体质较猿人明显进步,已接近现代人。 古人化石和遗迹分布更为广泛,主要代表有大荔人、长阳人、丁村人及许家窑人等。古人使用的工具仍然是打制石器,但打制的技术有所提高,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 古人在生活上仍然依赖采集、狩猎。在此阶段,婚姻状态有所进步,先由原始杂交过渡到同辈群婚,再过渡到一个家族的男子与另一个家族的女子群婚。 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属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晚期。 到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属于新石器早期。 中国境内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遗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等等。 这一阶段的打制工具有较大改进,并发明了弓箭。其生产部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 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 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同一氏族的成员都是同姓的,子女也从母姓。 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等。此时,生产力水平有明显进步,磨制、穿孔石器取代打乎差信制石器;原始农业产生;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及副业出现等等。 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原始审美和宗教观念继续发展,并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符号。 父系社会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大约在四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 此时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晚期。 父系氏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岁轮平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其表现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家畜饲养规模的扩大;制陶技术的进步;铜器制造的出现;丝织品的发明;手工业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等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婚姻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权制随家庭出现而产生,财产按照父系继承,世系随父系计算。 父系氏族制形成后,私有制萌芽、产生。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 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2.反映中国悠久历史的考古发现有哪些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现代人了解历史的方式以考古发掘为主,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通过考古去改写历史”,由此可见考古对于我们认识古人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而中国大地的土地下面就埋藏了千年的故事,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发掘了许许多多的考古遗迹,而有一些考古发现不仅震惊了全世界,还奠定了我国考古史的基础。 法门寺舍利子震惊佛教及世界由于1981年法门寺的倒塌,国家决定重建法门寺,而在重建之前对法门寺进行了考古发掘,于是就发现了法门寺地宫,而在地宫中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东西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的佛教人士,开启了我国古代的时候在佛教的显赫地步,后来这个舍利子在全世界的佛教圣地进行展示,引起了强烈的反应,开启了佛类考古的篇章。编钟的发现使我国的古音乐造诣震惊世界在1977年的时候,在湖北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的墓葬,就是中国著名的曾侯乙墓,其中出土的最为著名的就是曾侯乙编钟,共计有65件,重达2500公斤,并且最为神奇的是这个编钟能够独立的完成音乐节奏的所有声调,成为了古代声乐文化的有力证明,将我国的音乐历史推移了一千多年。 兵马俑的发现成为世界第八奇迹在1974年,在陕西省发现了世界瞩目的兵马俑,并且证明这个巨大的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虽然距离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是对于兵马俑的挖掘以及考古工作依然在进行,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巨大,同时也开启了大家对于先秦时期的历史浓厚兴趣。七千年前的水稻发现证明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在1973年的时候,在长江流域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而在这个遗址里面发现了七千年前的水稻遗存,震惊了世界考古人士,同时也发现了其他人类生活迹象,表明了在七千年前中国就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两千年完整古尸表明了我国古尸处理技术之发达埃及木乃伊可以说是古人对于古尸保存比较好的一个类别,但是木乃伊通过了非常繁杂的步骤才完成,而在1971年发现的马王堆汉墓女尸,虽然说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但是女尸依然弹性十足,四肢还可以活动,内脏部分完整无缺,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称为了二十一世纪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也让大家认识了我国古尸处理技术之高超。金缕玉衣的发现表明了西汉文明璀璨夺目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现了著名的西汉大墓,而在这个墓穴里面发现了举世瞩目的金缕玉衣,并且还是两件,这种只在史书上才见到的记录得以一睹真容,同时发现的还有西汉时期人们生活的其他用具,揭开了人们对于西汉时期人们生活状态的认识。 第一个被挖开的帝王陵寝中国的皇家陵寝多数是被保护的,原则上是不允许打开的,而有一个皇家陵寝被打开了,那就是定陵,作为第一个被打开的皇家陵寝,在定陵里面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很多生活真实写照,也奠定了明清考古的篇章。北京人五十万年前的祖先1929年的时候,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五十万年前的人头骨,揭开了中国人类祖先的考古发现,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所发现的头骨已经遗失。 殷墟的发现解开了三千年的帝王盛景1899年的甲骨文发现开启了殷墟的发掘,并且这个考古发现开启了中国的近现代考古史,标准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对于殷墟的考古断断续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对考古进行保护。莫高窟的发现开启了黄沙考古历史在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的发现,使得这个在沙漠中埋藏了一千多年的文化宝库被发现,并且建立了所谓的敦煌学,虽然已经过了一百多年,人们对于莫高窟壁画的研究依然在持续着。 总结:其实不单单是中国的考古发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考古发现同样非常重要,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作为现代人,应该从文明的角度去认识他们。 3.史前文化的历史考古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改写了浙江乃至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历史。 1973年夏天,余姚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了一些陶片,从而发现了这块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度达4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的遗址。根据测定,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它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摇篮。 一段巫山云雨,改写了亚洲文明史。 早在1985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教授率领的考古队,就在今天的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现了一颗古人类门牙和一段下颌骨,与人类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巨猿和一百余种脊椎动物化石,这一发现立刻震惊了世界。 我们发现的大量石器证明,中国的史前文明可以再向前推近100万年。至于“巫山人”是猿还是人,只有等待更多的证据出现来证明…… /grptopicview_tid_4028****1632****01166a0b3478****.aspx?login=no 4.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有多久 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近200年的历程。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基本成熟期、转变期、全面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 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世纪20年代)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物,调查欧洲古代遗迹、北美印第安人遗留下的古迹。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说,中国从宋代开始的金石学传统可以被认为是考古学的萌芽,但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考古学。 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形成期以19世纪20年代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把古代按照生产工具的质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的观点,并由汤姆森按这一分期陈列博物馆的文物,及发表专著进行阐释为代表。地质学中按土质、土 *** 分地层的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地层学”,它使考古学的研究摆脱了古物学仅仅研究遗物形态本身的局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一时期,在埃及、两河流域和欧洲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著名的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初步发展期(1867年至1918年前后)的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挖宝式的发掘受到批评。按层位发掘,准确记录一切遗物的出土位置并将它们全部收集、充分及时地公布发掘成果为人们所推崇。与此同时,出现了被称为考古学两大基本方法之一的“考古类型学”,即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阐明这些遗物之间内在的关系。考古地层学的普遍应用和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标志。考古学理论则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基本成熟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末) 基本成熟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末)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末)的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和重大发现的增多。这一时期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一些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初步建立起考古学文化序列。此外,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地区从欧洲和近东向东扩展至中国和印度,拉开了这两大文明古国近代考古学的序幕。 5.夏朝时期遗留下来了什么著名文物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是夏代都城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 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位于伊、洛二水之间,距离洛阳市约18公里,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时代约距今3850-3550年,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王朝时期.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20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1959年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考古探索的序幕.源于网络分享。。。 6.考古时代的划分 研究范围 史前考古学以史前人类的遗迹、遗物为基础,用考古学的方法来研究当时的文化面貌、经济形态、社会生活和分期断代,同时还要结合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复原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类体质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变化,并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为分期断代提供更具体的论据。 史前考古学的出现,突破宗教传说和文献记载的局限性,空前地延长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和古猿的分化以制造工具为标志,这是劳动的具体象征。 史前人类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一直到文字出现,至少经历了二、三百万年的历程。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史前时期的下限也颇不一致,象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进入历史时期,中国在前16世纪的商代已出现阶级国家,欧洲的古典时代开始于前6世纪。 有些地区的史前时期则延续时间更长,如新大陆的美洲可晚到16世纪,大洋洲晚到18世纪中叶,这些地区在殖民主义者入侵以前,统属于史前考古学研究的范畴。 研究简史 有关史前的传说,在古文献里也有所反映, 例如前8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令》诗篇里,便把人类的发展划分成黄金、白银、青铜、英雄和铁5个世纪;中国东汉袁康所撰的《越绝书》中也把人类使用的工具,分成石、玉、铜、铁4个阶段,这些只是根据古代传说而产生的推理叙述。 至于从考古学上得到科学的认识,是从19世纪开始的。1836年丹麦学者C.J.汤姆森提出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分期,奠定了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基础。 1865年英国学者J.卢伯克,又把石器时代划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1868年法国考古学家***.de莫尔蒂耶用考古学方法将欧洲旧石器时代文化进行分期,后来经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的补充修改,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1892年英国学者A.布朗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划分了一个过渡期,称之为中石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 于是史前考古学的时代划分基本齐备。中国史前考古学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史前考古学基本上填补了时代和地区上的空白,取得空前的成绩。 旧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代人类开始出现,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的体质具有原始的特征。遗存与若干绝灭动物共存,其地质时代属于更新世,从二、三百万年前开始至一万年前为止。 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占人类历史的99.8%。至于所谓在其前,尚有“曙石器时代”或“木器时代”等提法,都缺乏事实根据。 旧石器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地域和时代的不同,文化面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分期。关于旧石器时代的划分,一般采用两分法或三分法,即下部旧石器时代、上部旧石器时代,或早期、中期、晚期。 后者的划分与人类体质发展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3个阶段相适应。 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无论人类的体质还是文化,都是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 象火的使用,石器工艺的改进,骨、角、蚌器的应用,艺术作品的出现以及意识形态的发展等,充分反映从人类出现伊始,便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不断地改造世界而获得生存和发展。欧洲旧石器文化发现丰富,文化系统和分期断代比较清楚,早期遗存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当文化;中期遗存有莫斯特文化,勒瓦娄哇文化;晚期遗存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等。 其中有些文化还影响到北非和西亚。中国也同样有丰富和自成系统的旧石器文化遗存,早期遗存有蓝田人文化、北京人文化、观音洞文化;中期遗存有丁村文化;晚期遗存有峙峪文化、山顶洞文化、小南海文化等。 美洲和大洋洲也都有旧石器文化,均属于晚期的遗存。 中石器时代 也有人称其为续旧石器时代。 其地质时代已进入全新世,属于冰后期。此时欧亚大陆的气候转暖,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显著不同。 人类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使用打制或琢制石器,但磨制石器还没有出现。文化面貌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类似之处,不过地域性的色彩更加浓厚,如以地中海沿岸为中心的中石器诸文化,可分为精石器文化和粗石器文化两大群。 前者以几何形细石器为代表,属于采集渔猎文化,象欧洲的阿齐尔文化、塔德努瓦文化,均以几何形细石器为主体,用三角形、半月形和梯形的石刀,镶嵌在骨木柄上作为复合工具使用。中国的中石器文化发现不多,如沙苑文化和灵井文化也都以细石器为特征,是从细小的石核上剥下石叶,一般缺少加工,与前述几何形细石器有显著不同。 中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1万年前后,延续的时间不平衡。例如西亚在公元前9000年已出现磨制石器,向新石器文化过渡,欧洲和中亚等地也有的延续到前3000年左右,丹麦的埃泰博勒文化就属于中石器时代的残存文化,其晚期出现的磨光石器和陶器是受了南欧新石器文化的影响,但还保留较原始的状态。 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严格地讲,这时已从依赖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 由。 7.什么是考古学 待做 1 历史时期与史前时期以有无文字来区分 2 单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历史考古学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古文字学、铭刻学、古钱学、古建筑学等分支。历史考古学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都以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对象,这是它们之间的共同性。 但由于历史考古学必须参证文献记载,而史前考古学则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供依据,所以两者的研究任务也有所不同。史前考古学承担了究明史前时代人类历史的全部责任,而历史考古学则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究明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历史。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