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鲶鱼”爷爷处罚不够重?鲶鱼效应正在发威!

2023-10-16 16:07:50华山穹剑07:40 1.6万
声音简介

今天,在全国网友长达半年锲而不舍的关注下,今年3月“北极鲶鱼”网络自曝爷爷贪腐事件有了调查结果。

深圳纪委发布了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两位干部的调查处理公告,一个是货运分局原局长钟庚赐,另一个是交通局副书记,一级巡视员李福民。

对比我们以前追查“北极鲶鱼”事件的文章,可以确认钟庚赐就是“北极鲶鱼”极力吹捧“感觉贪了”的亲爷爷。

在今年九月,深圳市交通局给出“调查结果不予公布”的回应后,引发网络民意的巨大反弹,当时网上许多“彻底失望心死”的声音,我在9月15日文章《时隔半年北极鲶鱼再登热搜,这是国人的最后倔强!》做出了10月中旬,还有最后“信任”的判断。

今天卡点,对“北极鲶鱼”爷爷的调查结论和处理结果都公布了。

通过这份报告,似乎也能解释纪检部门为什么时隔半年才能发布结果。

“北极鲶鱼”爷爷钟庚赐一共有四宗罪。

第一罪,就是【钟庚赐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多次串供对抗组织审查】。

在3月北极鲶鱼事件发酵后,钟庚赐第一时间接受媒体采访,说自己“老老实实干到退休”,孙女被网络不当言论吓哭,希望组织调查清楚,还他清白等等。

当时看到这些言论,我们就能猜到“他是官面文章,两面派”的老油条,这种人在组织调查和问询中,欺骗和串供几乎是必然的。

不过“串供”一词,多用于“窝案”之中,表明调查对象远不止他一人。

通报里另外三个罪行,是钟庚赐违纪违法敛财的具体罪行,包括:借机敛财,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未经批准,违规兼职取酬;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能够调查清楚“北极鲶鱼”爷爷的四宗罪,是对3月北极鲶鱼嚣张挑衅的强势打脸,全国网友还是满意的。

但是对于钟庚赐最终的处理,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满意的,认为“太轻了”。

类似“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的重罪通报,过去十年我们见过许多,在进行党纪处罚之后,最后都会加一句“其他犯罪问题交由检察机关起诉”。

这次对钟庚赐的处理,因为他已经退休,就不存在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已经是党纪处罚中最重的,大家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二级科员待遇退休”,并且后续没有“刑事起诉”的内容。

这样处理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罪行很重”,但是继续安稳退休,每个月照常拿高于绝大多数打工人的工资随意享受的感觉。

再加上“北极鲶鱼”一家似乎都“润”了,只留下一个老爷子,说是“承担所有”,但也没“摁住”,只是待遇降级而已。

钟庚赐的处罚确实比预期的要轻,我判断主要有两大可能因素。

第一个确实是“退休太久”了,2007年退休,任上的“收受财物”基本都在20年左右。

过去几年,反腐确实公开处理了少量“退休”干部,但绝大多数都是“退休几年”还“退而不休”利用影响力继续敛财和“帮人牟利”,都特别强调“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

北极鲶鱼的爷爷或许在二十年前确实“红火过”,但过去十年“影响力已经式微”,所以对于退休十六年的他没有进行“刑事处罚”。

第二个“轻罚”因素,就是这只“鲶鱼”可能咬出了深圳的一串“大鱼”。这从“多次串供”,对抗审查就能看出,这次纪检部门出手,调查半年多,要拿下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退休16年的老头。

因此咬出深圳交通系统其他大鱼可能是他“轻罚”的原因。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交通系统几乎是“反腐败第一重灾区”,许多省份都爆出过几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的现象。

深圳虽然只是一个副省级市,可是深圳交通系统经手的投资和利益,超出中西部绝大多数不够富裕的省份。

这次和“北极鲶鱼”爷爷钟庚赐一同官宣落马的,深圳交通运输局副书记李福民,才是真正的“大鱼之一”。

一般官员落马,涉事单位的百度词条会第一时间更新,落马官员会从领导栏目中撤下。

不过这次李福民的落马,交通运输局的“反应”显然慢了一些,我们可以查到李福民之前是交通运输局的“现任二把手”。

在过去半年,北极鲶鱼爷爷的调查一直进展缓慢,老百姓一直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猜测,是钟庚赐虽然16年前退休了,但是“徒子徒孙”依旧遍布交通运输局,而且在这个相对“封闭”的部门圈子里,如今混到了领导岗位上,阻挠对他的深入调查。

第二种猜测,是交通运输局过去半年多的“领导层”里,有力量担心拔出萝卜带出泥,深入挖掘钟庚赐的问题,会暴露自身类似的“权钱交易”,因此希望“大事化小”。

如今,相比较钟庚赐这个退休16年的老头,李福民这个担任交通局十年“二把手”的倒台,对于深圳交通与“轨道建设”领域来说,是更大的地震。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是副厅级部门,一把手也才副厅级,不过“交通部门一把手”过去十年换了几任,是“流官”。

李福民作为交通运输局的“副职”,原本应该是“正处级”,他作为二把手,高配为“副厅级”已经顶了天,但他是交通局里唯一的“一级巡视员”,属于正厅级非领导职务。

一个享受“正厅级”待遇的官员,十年都甘愿待在一个“正处级”岗位上不愿晋升,图什么?真是不思进取,无欲无求?

从李福民的简历中,能够看到他2013年才从其他地方调入交通运输局,因此部分网友关于他是“北极鲶鱼爷爷系统内提拔的代言人”猜测很显然不成立。

但是北极鲶鱼爷爷在2007年退休,他的“徒子徒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必然要“攀附新的势力”。

对李福民违纪违法的通报中,收受他人贿赂,帮人违规揽接工程也是“重中之重”,所以最大的可能,李福民就是北极鲶鱼爷爷退休后,原先徒子徒孙在部门内部依附的“新保护伞”。

过去半年,这个“新保护伞”也是北极鲶鱼事件“调查受阻”的阻力之一。

如今北极鲶鱼爷爷虽然是“二级科员”退休保命了,但是李福民的通报却是“双开”,下一步肯定是“吃牢饭”。

所以北极鲶鱼事件,表面上看“退休爷爷”处理不重,但是真正地“保护伞”,隐藏十年的“巨贪”落马,处理反而重得多,这才是真正的“鲶鱼效应”。

我们回溯一下“北极鲶鱼”事件,事件的起因不过是个退休16年官员的“嘚瑟孙女”。

在我们眼里,她爷爷钟庚赐或许算是大鳄,但实际上这老头早就退了,他真正的福荫和权力寻租的利益来源,是现任的李福民。

表面上大快人心的处理,是把“无权老头”推出来牺牲掉,平众怒,他过去的徒子徒孙,继续在李福民庇护下,贪腐体系继续在阴暗中运转。

相比之下,真正“刮骨疗毒”的处理方式,震慑人心的处理方式,是将“退休16年”的边缘老头挂起来,将他徒子徒孙依附的关系网,将他退休十几年,依旧努力攀附的“权利源头”彻底拔除,这才是“深挖腐败”的杀人诛心!

因此将退休十几年老头弄进监狱,“到此为止”,看上去确实大快人心。

但是打掉老头如今的“腐败权利来源”,将隐藏十年的贪腐巨鳄一网成擒,才是真正的鲶鱼效应!

鲶鱼的鲶鱼效应

基本介绍 英文名称:Catfish Effect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相关物流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然而自从有渔夫将它用作保证长途运输沙丁鱼成活的工具后,鲶鱼的作用便日益受到重视。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对面临的危险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安逸于现有的日子。渔夫,聪明地运用鲶鱼好动的作用来保证沙丁鱼活着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德爷捕到两天大鲶鱼是哪一集

在卢安达那一期

鲶鱼潭里的鲶鱼是一只怎样的鲶鱼

是泥潭里修炼千年的鲶鱼精,善良,乐于助人。 大鲶鱼带着那些村民们又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面对着一片狼藉,大鲶鱼和乡亲们一起干起活来,重建家园。大鲶鱼的善心被玉帝知道了,特意请南海观音菩萨来帮助大鲶鱼和乡亲们重建家园。村民们为了报答大鲶鱼的救命之恩,在大鲶鱼修炼的泥潭边立了一块纪念碑——鲶鱼潭。 介绍 鲶鱼又名胡子鱼、塘鲺,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体表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各有4根条胡须,分布广泛,主要产于长江和珠江流域,仲春至仲夏(4~7月)为最佳食用季节。 鲶鱼是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美味浓郁,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丰富,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鲶鱼为什么叫鲶鱼?

鲶(nián)鱼(Catfish),俗称塘虱,又称作胡子鲢、黏鱼、塘虱鱼,生仔鱼。鲶鱼,即“鲇鱼”,鲶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清型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 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 前洞正晌缘下方(末端达眼后缘的是大口鲶)。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 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纳锋 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幼鱼期须3对,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鲶鱼王的鲶鱼简介

重庆黔江区一名钓鱼爱好者在黔江阿蓬江垂钓,钓起一条45斤重的野生“鲶鱼王”,这在鲶鱼界实属罕见。当地一家鱼庄老板以2700元的价格买下该“鲶鱼王”,作为“镇店之宝”供客人观赏,这使众多市民慕名到该鱼庄就餐。重庆渔政部门表示,鲶鱼非野生保护动物,垂钓者又是以正常捕鱼手段捕获,因此渔政部门不能强行解救。不过专家称,人工饲养难以符合野生鲶鱼的野生环境,极易使鱼生病,因此建议鱼庄老板尽快将“鲶鱼王”放生。

什么是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什么?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 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 扩展资料 某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环境里生存久,人的主观能动性会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是不利于企业的持续进步的。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刺激来激活人的创造性,使大家重新焕发出工作的激情来。 刺激的方式有多种,发挥“鲶鱼效应“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必须注意的是,运用“鲶鱼效应”必须有以下前提: 一、团队环境、工作内容、性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变化,比如团队成员很久没有增加,骨干人员的待遇、职位很久没有调整等; 二、“休克鱼”已经出现并从数量上已经明显影响到团队目标的实现; 三、挑选“鲶鱼”的目的是适度刺激,从数量上要把握好,以免引起团队的整体波动。 上述几点,如果把握不好,不光是发挥不了“鲶鱼效应”,还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

现在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成功的没有几个。其实想要把一个企业做好,需要有很多的运作手段。而企业里最常用的一种叫“鲶鱼效应”,也使很多企业成功了。那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鲶鱼效应的启示又是什么呢? 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其实鲶鱼效应来源于一个故事: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渔民们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到达渔港,但在运输过程中还是由于窒息而导致大批沙丁鱼死亡。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将沙丁鱼活着带回到渔港,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老船长在沙丁鱼槽里故意放进几条专以沙丁鱼为食的鲶鱼,让其四处游动,沙丁鱼十分紧张,左冲右撞,四处躲避,加速游动,从而获得大量氧气,从而延长了其存活时间。 鲶鱼效应的三点启示 1、鲶鱼效应对于“沙丁鱼”来说,在于缺乏忧患意识。沙丁鱼型员工的忧患意识太少,一味地追求稳定;但现实的生存状况是不允许沙丁鱼有片刻的安宁。“沙丁鱼”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应该也必须活跃起来,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2、鲶鱼效应对于“渔夫”来说,在于激励手段的应用。渔夫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沙丁鱼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其实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同样需要引入鲶鱼型人才,以此来改变企业相对一潭死水的状况。 3、鲶鱼效应对于“鲶鱼”来说,在于自我实现。鲶鱼型人才是企业管理必需的。鲶鱼型人才是出于获得生存空间的需要出现的,而并非是一开始就有如此的良好动机。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自我实现始终是最根本的。

鲶鱼效应

1 .鲶鱼效应:说的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2.鲶鱼效应:固然可以提升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但也可以毁掉团队的战斗力。是否要采取鲶鱼效应来刺激团队战斗力的爆发,还需要团队领袖对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

鲶鱼很脏吗 鲶鱼为什么不能吃 黑鱼脏还是鲶鱼脏

你这个完全没问题,是土鲶鱼,也是市场上最贵最好吃的鲶鱼,很干净的。脏得是埃及塘虱,有6根或者8根胡子的那种,辨别土鲶和塘鲺的区别也在这里,放心大胆的吃,很美味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