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集 提醒(1)

2023-10-18 00:06:32有声的紫襟06:44 3.9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15 喜点/集
声音简介

小学生三年级我的课余生活284字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喜欢看书;喜欢弹钢琴;喜欢打羽毛球……,但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骑自行车。 每当我和妈妈散步经过广场的时候,总会看见哥哥姐姐们骑着自行车,从我身边“飞”过,他们身轻如燕,速度快的好像要飞起来似的。我连忙吵着要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到了,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吃完晚饭,我便拉着妈妈到广场去。在广场上,我迫不及待地骑上去,谁知,刚骑上去就摔了个狗啃泥。我鼓起勇气再起上去,可是,骑了几步又摔了一跤,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骑车哪有一次就骑会的?只要不怕困难,努力练习,就一定会成功。”果然,我按着妈妈说的那样双手紧握车的龙头,两眼直视前方,脚踏踏板,慢慢前行,终于学会了。 当我从小朋友身边骑过的时候,看到他们向我投来羡慕的目标,别提有多自豪了。妈妈说的对,只要不怕困难,努力练习,就一定会成功。

成语猜猜看第284关是什么

伤风败俗 伤:损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不正当的行为。[1]  《魏书·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2]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九回:纣王以为妲己好意,岂知内藏伤风败俗之情,大坏纲常礼义之防。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 卓 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提醒自我,比提醒他人更重要

有句古话叫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我们都记得提醒他人,不要犯错,远离危险,却忘记了提醒自己。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太太,她看着马路边不远处有一堵高墙,感觉马上要倒塌了,非常危险。 每当有人要走过去,她总会善意提醒:那堵墙很危险,远着点走。 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看她,然后顺着墙根走过去了,墙没有倒。 老太太很生气,怎么能这么不听话呢,明明我是好心。 又有人走过来,老太太还是善意提醒。 但接连几天,老太太一直在提醒他人,墙依然挺立,没有要倒塌的意思。 老太太觉得很奇怪,又有些搞不明白,于是她走到墙根下,想仔细看看。结果,就在此时,墙塌了,老太太被压在底下,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 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 因此而生。

“提醒”的意思是什么?文中的“提醒”是指什么?

意思是:要不是你来警告我、、、提醒。。就是把我从某种思想状态里面叫醒啊、、、是褒义、、是把我从混沌的思想状态里面拉出来啊、、、解脱了。。。

谁会对我説,这原本就是一场梦呢? 醒就醒了谁还会再提起什么呢! 说是梦了谁出现过又能

不是 心理作用 做梦很正常

提醒是什么意思?

提醒,意思是使唤起忘掉的事或很难再想起的事,有时是通过告诫的方法引起的;从旁指点,引起注意。 【近义词】 提示 【反义词】误导

关于“提醒”的成语有哪些?

1.杀鸡儆猴 [ shā jī jǐng hóu ]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2.以儆效尤 [ yǐ jǐng xiào yóu ]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杀一儆百 [ shā yī jǐng bǎi ]儆:警告。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4.醍醐灌顶 [ tí hú guàn dǐng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5.指点迷津 [ zhǐ diǎn mí jīn ]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津:渡口。迷津:迷失渡头所在。

我提醒自己妈妈能做的我也能做

朋友不因远而疏,流水不因石而阻,急水急冲桥下影,高山难隔友谊情,朋友总是心连心,真正朋友值千金,哪怕山高路程远,隔山隔海难隔心。

为什么没声音提醒

你把电脑右下角图标中的小喇叭点开看看,是不是设为静音状态,改变设置即可。

关于提醒的成语有哪些?

1.提纲挈领 拼音:tígāngqièlǐng解释:纲:渔网的总绳;挈:提起。原意为撒鱼网要抓住总绳才撒得开,鉴定裘服要提起衣领才看得清,后比喻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宋史·职官志八》:“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2.纲举目张拼音:gāngjǔmùzhāng解释: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环节。也形容文章条理分明。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3.引经据典拼音:yǐnjīngjùdiǎn解释:引:引用,经:经书。据:以…为依据典:经典;指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语句或故事作为依据来论。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