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游客踩价值百万风电叶片玩跷跷板?河北华电:正在调查

2023-10-16 23:29:01正观新闻01:51 315
声音简介

多名游客踩着地上的风电叶片,像玩跷跷板一样晃荡,10月15日,网友拍视频反映了此事,称发生在河北保定黄花梁风电场。有业内人士称,该风电叶片设备一套价值近百万,踩踏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华电集团河北分公司表示,此事已进行调查处理。

网传视频显示,一处山坡上有一个巨大的叶片状物体,其前端略微翘起,五名年轻人正在上面像玩跷跷板一样晃荡。边上有多人围观拍照,还有人试图往叶片上面爬。

游客在风电叶片上玩“跷跷板”

这则视频于10月15日下午3时许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者配文称:“华电黄花梁风电场的叶片被游客当成了跷跷板,这东西应该很贵吧?”同时,他还@了“中国华电”。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纷纷发表意见:“一片风电叶片就要几十万。”“83米的叶片不包括运费106万。”“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回家卖房赔吧。”

资料显示,黄花梁风电场位于保定市涞源县和蔚县之间的山坡上,毗邻涞源县留家庄乡黄花梁村。10月16日,记者致电留家庄乡政府,工作人员称,他们已注意到网上反映的游客踩踏风电叶片一事,经调查,此事并非发生在该乡辖区内。

记者致电黄花梁风电场所属的华电集团河北分公司,工作人员称,此事已转交相关部门调查处理。至于风电叶片为何放在地上,其价值如何,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清楚此事。

有行业内知情人士称,该风电叶片设备一套价值近百万,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角度,人员在上面晃荡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跷跷板什么意思?

跷跷板释义: 做跷跷板游戏的器材,是一块中间有横轴的条形厚木板,架在支柱上,两端坐人,做一起一落的游戏。

画出跷跷板

(1)7000****克=700千克,685千克<7000****克; (2)10250万=1025****0,或1025****0=10250万.

跷跷板怎么写?

这天,小白兔和小熊在一旁玩跷跷板,可是,小熊太重了,而小兔太轻了。于是小熊一直在下面,小兔一直在上面。这时,小花猫来了。小花猫见小兔这边轻,就坐在了这边。这下,它们终于可以快乐地玩耍了!

跷跷板--(打一成语)

此起彼伏 cǐ qǐ bǐ fú [释义]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语出]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因为政局的不安定;真是此起彼伏如转轮。” [辨形] 起;不能写作“启”;彼;不能写作“比”。 [近义] 此伏彼起 [反义] 风平浪静 [用法] 用来形容事物发展有起伏或不断兴起;没有穷尽。一般作谓语。 [结构] 联合式。 [例句] 欢乐的歌声~;大家唱了又唱;唱得很尽兴。 [英译] up here;down there

跷跷板是什么游戏?

在 上 海 安 徒 生 童 话 乐 园 互 动 过 程 中 增 加 了 伙 伴 之 间 的 协 作 配 合 , 想 象 自 己 是 纯 真 的 王 子 、 可 爱 的 公 主 , 亦 或 是 顽 皮 的 跳 蚤 精 灵 , 时 而 腾 空 耍 酷 , 时 而 惊 叫 卖 萌 !

画出跷跷板

\ /\ 按横着排的

没有跷跷板这部动画片

今天央视少儿频道刚首播完。应该明天开始才会在网上有。。。。。。

跷跷板是什么原理,为什么有动力?

首先,跷跷板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种娱乐设施。在公共场合我们时常会看见这样的娱乐设施,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跷跷板,跷跷板被应用在各个娱乐场所,几乎是所有的有娱乐设施的地方都会设置跷跷板,因为跷跷板实在是太受孩子们喜爱了。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好玩的设施是运用了杠杆原理呢,因为跷跷板的中间是一个支点,座位设置在两端,一边坐着一个孩子,跷跷板的两端都可以因为受一点点的压力而下降。因为跷跷板的支点两侧的重量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任何重量都不施加的话,理论上来说跷跷板是应该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的。但是由于平时跷跷板经过风吹日晒,两侧的重量没有完全一样,再加上一些做工的不够精致,达不到那样的理想状态。 其次,跷跷板的两侧都是座位,可以坐上去两个孩子,即使跷跷板本身是铁的,很重,但是由于两侧的重量几乎完全一样,所以在任意一端施加任意一点压力都会让跷跷板的一端翘起来,一端降下去。这也是跷跷板有动力能够动起来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两个孩子的体重肯定不会完全相同,所以在跷跷板上总会有一个孩子是稍微重一些的,重一些的孩子就会下降。但是这个时候人本身是可以用力的,所以孩子往跷跷板上一坐,稍微往下一用力,就会让自己下沉一些,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跷跷板的乐趣。 最后,综上所述,我们知道跷跷板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的娱乐设施,由于其两端的重量几乎完全一致,给孩子们增加了很多的乐趣,所以广受孩子们欢迎,从而使得各大娱乐设施场地都会给跷跷板一个容身之地。

跷跷板打一个成语是什么成语

跷跷板打一成语        跷跷板打一成语的谜底是“此起彼伏”。此起彼伏可以解释为这边起来了,那边下去了,这边下去了,那边又起来了,两个儿童玩跷跷板也是一个人上去,一个人就掉下来了,所以跷跷板打一成语的谜底的是“虚行此起彼伏”。           跷跷板是一种儿培悉童玩具,在长木板中间装上支架,两个小孩坐在木板两端,轮流蹬地,一端会翘起,一端会降落,它采用的是杠杆原理,玩的时候需要两个小孩的共同配合,一般需要找两个体重相差不太大的小孩才能正常玩耍。 此起彼伏是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这边来了,那边又下去了,那边起来了,这边有下去了,一般是配誉乎形容连接不断起落的状态,这个词语出自华而实著作的《汉衣冠》中的四:“此起彼伏,似有万人响应。”

跷跷板什么意思

跷跷板是一种多人(二人以上)参与的儿童玩具。坐在跷跷板上,一人坐一头,一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在狭长而厚的木板中间装上轴,然后架在支柱上,两人对坐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一端跷起,另一端下落,如此反复,游戏以取乐。 跷跷板原理是杠杆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动力臂和阻力臂。 向下的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的向下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如此循环。 玩跷跷板是一个需要配合才能玩得起来的游乐儿童游乐设备,玩的时候要求两个孩子之间要好好合作,所以,这种儿童游乐设备如果没有成人的陪伴,不适合5岁以下的孩子玩,因为小孩子还不知道照顾对方的感受,不想玩了就径自下来,根本不去管对方处于什么情况,往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