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 欲取之,必先予之(2)

2023-11-13 06:00:01大吕说书02:11 58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29.99 喜点
声音简介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什么意思

1、欲取之先予之的意思是: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2、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译文: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4、扩展:这句话主要讲了事物的两重性和矛盾转化辩证关系,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引起某些人的警觉注意。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会走到某一个极限,此时,它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老子对于事态发展的具体分析,贯穿了老子所谓“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什么意思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

1、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意思:如果你想的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或给予别人什么。 2、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是什么意思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意思

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如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

如知取之,必先与止,意思是又想得到,必须先付出。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给予和索取——人生不变的经典论证话题,永远不会保持平衡的两个端点,因为人的本性就是贪婪自私的,所以注定这个论题永远没有结果。对于每个人来说,索取永远都少于给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无辜地给予了太多,索取的太少,所以心理就会不平衡,争吵的根源永远是这个永恒的话题。也许每个人的索取对于自己是正当的权益,也许对方的给予永远不及自己给予的多,于是这个话题仍在继续。   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不断的索取,向自己的父母,向大自然索取。他们已经习惯了索取,他们总希望别人为自己做些什么,以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从而造就了人自私的本性,总是想让别人给予,却从未想过自己该付出点什么。这种索取与给予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自己一无所有,“有付出才有回报”这句话人尽皆知。有的人会说:“付出也不一定会有回报。”但如果不付出,就肯定不会有回报。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本零存整取的存折,你给予、投入的越多,索取、拥有的也就越多。 舍得智慧人生寄语:人生就像是一本零存整取的存折,你给予、投入的越多,索取、拥有的也就会越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意欲取之,必先予之

如果想有所收获(取得),必须先有所付出(给予)

“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是什么意思?

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形容想要从中取得什么,必须先付出一定的代价。作家杨大侠表示,付出也是收获。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