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刘润演讲“翻车”背后的折扣零售生意:护城河太浅,倒闭潮初现

2023-11-08 10:03:00九派新闻11:50 1463
声音简介

号称“中国最贵企业咨询师”的刘润翻车了,而将其吹倒的寒风来自折扣零售领域。

上月底,刘润在其“年度演讲”上,提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折扣零售品牌——“折扣MAMA”。演讲中,刘润用3组数据概括了折扣MAMA的业务:“70人团队,一年17亿营收”“涵盖了直营店、联名店、供应链支撑的店等2500家门店”“毛利润在32%”。

这一系列数据引发了折扣零售业内的广泛质疑。折扣牛创始人马昕彤率先质疑折扣MAMA“开出”2500家门店以及32%毛利的真实性,更是抨击刘润缺少基础商业常识。随后,折扣MAMA被扒出仅有4家门店,同时创始人三家公司股权被冻结。

陷入争议后,刘润最终于11月2日道歉,表示自己不够严谨。而折扣MAMA创始人邢云飞则称,用C端的零售门店品牌去理解折扣MAMA是错误的,公司主业是To B批发流通。对此,九派财经联系邢云飞,希望进一步了解折扣MAMA的业务模式,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伴随刘润和马昕彤的“口水”仗越发白热化,双方讨论的折扣零售被更多人关注到。作为近年来消费赛道少有的高速增长行业,中国折扣零售在2021年的市场规模达1.62万亿元,近五年CAGR为4%。

过去两年里,这一赛道涌入不少入局者。好特卖、嗨特购等一批折扣连锁店,从区域营运到全国开花;商超领域,永辉超市开始在门店增设“正品折扣店”、盒马也宣布转型折扣店模式;在垂类细分上,更是衍生出赵一鸣、零食很忙等主打零食折扣的品牌。

此外,资本对于折扣零售的关注也开始变多。据九派财经不完全统计,仅在2021-2023年间,折扣零售赛道便发生了多达18起融资。

而在硬币的另一面,最初的入局者们却开始逐步撕下的“临期食品”标签。他们从中间商角色转向上游供应链、在维持低价的前提下打造自营品牌,衍生出更为复杂的业务生态。绊倒商业大V刘润、让一众从业者吵得不可开交,引发这场争议的折扣店又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1】折扣零售为什么火了?

“抖音秒杀”“限时特价”“一件也是批发价”......走进深圳宝安区某仓储式折扣超市,几乎每个商品都特意标出了“限时特价”与“经销商建议”的价格标签。以一瓶245ml的尖派椰子水为例,秒杀价0.1元、正常价格为2.45元/瓶,而在展示该商品介绍中,经销商建议价为4.55元。

类似的临期折扣店在过去两年遍布大家小巷,它们以商品正价3-5折的“价格差”吸引消费者,而低价关键则在于其售卖的“临期”商品。

由于中国零售市场碎片化,消费品品牌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临期、库存、滞销商品产生,加之过去几年里,新消费泡沫破裂、社会消费力下行,市场一定程度上进入过剩阶段,相应产生了大量库存和尾货堆积。

“对品牌方、经销商、工厂来说,它们的资金要求也很高,既压不起库存、又缺少零售能力,所以清库存的迫切性很强,甚至能以亏损的价格将商品批发出去。”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九派财经。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上诞生了一批“临期品”商家,他们通过寻找品牌工厂或者与经销、批发商以及一些倒闭超市合作,大量收购临期尾货,给自己的直营店和三方渠道供货,赚取中间利益。

折扣MAMA正是这一赛道的玩家之一。折扣MAMA创始人邢云飞曾在2023年4月份的一档播客中提到,折扣品从品牌商或者经销商手里流通到消费者手里,中间存在3到4环的环节,而折扣MAMA通过最短的分发和流通,一方面帮品牌清理库存,另一方面让用户购买到低折扣的品牌商品。

在邢云飞的描述里,折扣MAMA业务既有自营临期折扣门店,又面向TO B的渠道。对于前者,邢云飞曾称,门店开业之后基本没有爬坡期,1个月后就进入完全盈利期,单店6个月可以回本,目前“门店毛利率36%,净利率7%”。

上述说法在刘润演讲后被重新翻出,更有从业者结合刘润演讲披露的三组数据给折扣MAMA算了一笔账。“一家店一年卖68万,每天营业额1800多元、毛利600多元,除去员工工资200元和房租200元,能不能赚钱?”

从这一点看,舆论对折扣MAMA业务数字的质疑,根本在于其门店模式能不能跑通。目前,在没有完整信息披露的情况下,结论尚不清晰,但如果将视角放到动荡的临期折扣行业,折扣MAMA未来的结局又似乎可以预见。

【2】折扣店,生意难做

临期折扣店是一门好生意,但想要做成却不容易。

打开百度地图,目前仅能搜索到四家折扣MAMA店铺,其中三家位于北京、一家位于常州。根据媒体现场走访报道,目前北京的三家门店,一家已关闭,另一家转手,仅剩的亦庄门店店长也表示,马上要换新的品牌,和折扣MAMA不再有关系。

此外,据《深网》报道,有多位折扣MAMA的供应商称,邢云飞已拖欠多个供应商的货款,数额在几万及几十万元之间不等。

折扣MAMA为何频繁关店?又为何出现供应商货款拖欠?对此,九派财经试图联系邢云飞,截至发稿并未取得回复。但如果将折扣MAMA作为样本,其现状折射出一个折扣店行业的共性困境——当市面上临期商品日益减少后,企业从哪里找来低价货、又如何维持门店供应。

“库存产品没有多次生产的机会,这意味着折扣商品卖得好也很难稳定货源。”庄帅以更早开创软折扣模式的Rogers为例,该企业曾在91年实现年收入40亿人民币,但在低价第一主义时代结束后逐渐沉寂,至今仍仅有12家店铺。而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尾货货源不稳定,导致达到一定规模后好卖商品供应不足、滞销商品积压。

此外,随着入局者变多,临期市场已然不是2021年的模样。一名临期食品从业者告诉九派财经,随着存货和,一线临期品越来越抢手,拿货价也越来越高,两年前部分临期食品毛利一度能达到50%以上,如今普遍在20%甚至更低,门店利润大幅缩水。而临期尾货的货源不稳定,又导致了客单价不稳定,有时候门店每天上什么货、定什么价都成问题。

对于临期折扣模式暴露的问题,折扣MAMA的结局方法是向供应链要利润。邢云飞曾称,去年年底关闭了北京大多数门店,2023年折扣MAMA的重心都放在了整个供应链支撑上,也就是包含部分的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在内的TOB业务。

据邢云飞称,目前折扣MAMA全国直营、联营、供应链托管支撑的门店多达4000家,营收不止17亿元。

上述数据遭遇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据《深网》引援一名专业人士说法称,单靠临期商品供应,想开出2500家店的可能性很低;马昕彤也提到“做上游供应链和折扣零售是个苦活、累活,折扣牛一年终端销售接近10多亿的规模,净利润还没做到3%。”

退一步讲,专门做折扣商品TOB业务的贸易商也很难形成规模。“虽然整个市场规模万亿以上,但因为企业都在抢优质库存货源,导致市场极度分散、行业没办法出现巨头,特别在中国。”庄帅称。

事实上,折扣MAMA仅仅是行业退潮的缩影。在大环境变化下,第一批折扣零售品牌倒闭潮开始显现—— 2022 年,临期折扣品牌 " 繁荣集市 "被曝业务已停顿,没有现金流,准备申请破产 ;另一家临期食品折扣集合店 " 本宫零食创研社 " 已成为失信公司,被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同时涉及房屋租赁合同、装修装饰、劳动争议等众多纠纷。

【3】撕下“临期”标签

目前来看,临期折扣店模式护城河并不深,而在供给过剩与高度竞争下诞生的零食折扣店必然会经历转型阵痛。

对此,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折扣店满足了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刚需,对门店的流量和营收有帮助,但是低价的背后是低毛利。低毛利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品牌效应,二是规模效应,缺少这两者,它无以生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过去两年,不少脱胎于临期商品的折扣零售企业纷纷开放加盟。以2020年创办的好特卖为例,截至2023年6月,开放加盟后的门店数已超过500家;嗨特购则在2022年8月在放开了加盟,辐射全国一二线城市,发展个人加盟和城市加盟;折扣MAMA则主打城市合伙人和城市加盟店两种加盟模式。

然而,这似乎也只是企业的缓兵之计,由于上述提到的货源问题,折扣零售企业的单店模型仍需打磨,不得不面临规模化与单店盈利的两难困境。在这一背景,部分折扣零售企业主动撕下临期折扣的标签,将商业模式从单纯的软折扣转向“硬折扣+软折扣”的混合模式。

与靠临期尾货实现低价的软折扣不同,硬折扣通过压缩供应链、靠集中采购和降低运营效率卖出低价。虽然整体利润不如软折扣直接,但胜在长周期下,能解决低成本和稳定货源的问题。

企业折扣模式转变的表现之一就是缩小临期食品比例。据媒体报道,折扣店成立之初,临期食品占比一度接近100%,如今,大部分门店的临期食品占比已经下降到5%-30%不等。取而代之的,是低价格、高毛利的美妆、日化、潮玩、玩具等产品。

此外,不少临期折扣企业开始建立自有OEM品牌。其中好特卖申请了“侠趣”商标;嗨特购也已注册“强小鲁”“木头奇奇”等数个商标,其创始人张强曾在采访中提到,嗨特购自有商品占比为20%-30%。

在这当中,或多或少能看到海外折扣零售品牌的影子。“折扣零售在海外是非常成熟的业态,虽然不同品牌对于折扣低价的实现形式各异,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其供应链及运营管理能力都经过了数十年的打磨。”有从业者向九派财经表示。

以美国的TJMAX为例,其与品牌商谈判中出现打折的新品,才实现规模化发展;全球零售巨头ALDI主打硬折扣,靠集中采购和降低运营效率,卖低价正期商品;日本折扣零售商唐吉诃德则在30%尾货、55%普通商品基础上,加入15%自有品牌改善盈利并弥补供需缺口。

对于如今注重“性价比”的消费风潮兴起,ALDI英国CEO Giles Hurley说:“新一代精明的购物者,已不再去传统的全价超市。”而走到这一天,ALDI花了60多年淬炼其供应链。

相较之下,国内脱胎于临期商品风口、“以低价为核心竞争力”的折扣零售从业者们仅仅走过了三五个春秋,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哪个要记入财务费用?

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财务费用。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应给予的现金折扣,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应收的账款,贷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

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哪个要记入财务费用

现金折扣应该计入财务费用,其他的两种折扣方式不计入财务费用。

大打折扣的意思是什么(大打折扣的意思和造句)

1、大打折扣的意思是什么。 2、打折扣什么意思。 3、折扣意思。 4、打折啥意思。 1.大打折扣,打了很大的折扣。 2. 其中的大是副词,表示程度高。 3.本来“打折扣”就是在原来的标准上降了格,加一个“大”字,就是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降格的幅度很大。 4.比如,目标是完成销售额100万元,结果只完成了20万元,减少八成,就是大打了折扣。

大打折扣的意思 大打折扣的解释

1、大打折扣,打了很大的折扣。 2、其中的大是副词,表示程度高。本来“打折扣”就是在原来的标准上降了格,加一个“大”字,就是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降格的幅度很大。比如,目标是完成销售额100万元,结果只完成了20万元,减少八成,就是大打了折扣。

折扣店的折扣是什么意思

打折,简洁明了,不解释

小熊爱折扣的零食怎么加盟

1、必须具备10-20万元的资金实力;用以小熊的零食的各项费用支出。 2、具备适宜的经营场所,门店面积为20-50平方米,以满足小熊的零食总部的要求。 3、申请人为自然人,需18周岁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创业愿望。 4、认同小熊的零食总部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5、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商业信誉。 6、具备吃苦耐劳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 7、对小熊的零食总部实行的标准、各种管理内容认知、认同。 8、能服从小熊的零食总部对品牌形象的统一管理和指导监督。

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是哪三个

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是KK集团搜缺,独角兽,KK馆。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卖漏败信息显示,KK集团,独角兽,KK馆分别是中国三大潮流零售商之一,且是前十大参与者中增长最快的潮流零售中颤商。

零售是什么意思,怎样才叫零售

分几个点跟你说吧。 1.首先,零售是一种商业行为。 2.零售商在厂家或者批发商那里买进一定量的货物,然后再卖出。 3.卖给谁呢。卖给我们这样的普通消费者。 4.它的客户群体,基本就是我们这样,买了东西自己用的消费者。 5.因此,零售基本上就是一种终端销售。 6.比如,街面上的各种店铺(类似小超市啊,烟酒杂货店啊,衣帽服饰店啊等等)是零售。百货大楼里的那些商铺也是零售。

化妆品销售 英语口语 有那些?比如“ 你好 需要护肤还是彩妆? 可以打折 9折 88折(折扣这么表达)

Hello,do you want skin care or makeup?

不折不扣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指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经常与贬义词一起使用。 【读音】bù zhé bù kòu  【出处】茅盾《子夜·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出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例句】 这哪里是什么名牌产品,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冒牌货。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彻头彻尾 [ chè tóu chè wěi ] 从头到尾,完完全全。 出 处:宋·程颢《中庸》注:“诚者;物之始终;犹俗言彻头彻尾。” 【反义词】 添枝加叶 [ tiān zhī jiā yè ] 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也说添油加醋。 出 处:宋·朱熹《答黄子耕》:“今人生出重重障碍;添枝接叶无有了期;要须认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许多曲折。”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