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准确读出这些姓氏的字音吗?

2023-11-23 11:04:01正观新闻04:15 180
声音简介

姓,是某一氏族或家族的共同符号。无论古今,每人都有一个姓。《百家姓》里所列的是一些常见的姓氏,这些姓所用的字较常用,易于辨认。但是还有一些姓则较冷僻,有的古姓至今已无,这些姓所用的字则较难于辨识读记。因而有些沿用至今的姓,我们常常读别读错;有些古书中遇到的姓,成了我们阅读中的文字障碍。本文摘选一些冷僻的姓氏难字略加辨释,以供参考。

1、仇:读音:qiú。

战国时宋国大夫仇牧的后代,后成为一姓,不可读作:chóu,也不可读作:jǐu。明代有大画家仇英。

2、乜:读音:niè。

这个姓是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内迁流入的。不可误读作:yě。书写时也须注意和“也”字区别。

3、翟:此字用作姓时可分读:①zhái;②dí。

读音为“狄”的翟姓是虞封黄帝之后,春秋时世居北方,后迁移到西河一带。

读音为“宅”的翟姓,据传是世居汝南的。今已混为一姓,读音仍不一。有的地区读作dí,也有的地区读作zhái,这是习惯所致的俗成读音。

4、佘:读音:shé。

据《姓氏寻源》辨释,古代有余姓而没有佘姓,后来读转音了,又析出一姓“余”。如宋代有佘太君。此字不可误读为yú。另外“佘”字从人不从入,通常易误写作“余”。

5、眭:读音:suī。

此姓自汉代始。汉有眭弘,北魏有眭夸等。据《集韵》记,此字作姓时可读作guì。现代汉语各字典上只作suī读,guì为误读。

6、郗:读音:xī。

据《辞源》载:“苏氏之支子封郗,为郗氏。”这就是说:苏氏的旁系子孙被封在郗地,就产生了“郗”姓。《战国策》中有郗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夫人也姓郗,世称“郗夫人”。古代又读作chī,不为误读。

7、芮:读音:ruì。

此姓是古代由姬姓分出的一个旁支,周国卿士芮伯的后代。不可读作nèi。

8、阮:读音:ruǎn。

殷代时在泾水和渭水间有一个阮国,后来这个国的后裔就以国名为姓。三国时有文学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明末有奸臣阮大铖。不能误读为yuán。

9、朴:读音piáo。

《集韵》:“披尤切,音䬌,夷姓。”《魏志》记:“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举巴夷来附。”“朴”姓概由此进入中原。现代吉林省朝鲜族此姓尤多。读音易与“朴素”的“朴”相混,误读为pǔ。

10、恽:读音:yùn。

恽姓都是汉代杨恽的后代。他的儿子为了避祸,逃奔潜隐,以父名为姓,由此生出“恽姓”。《姓氏寻源》与此说不同:“其先出楚成王,为熊姓,盖以成王名恽故也。”今江苏武进一带此姓甚多,如明代画家恽南田,今有革命家恽代英,均武进人。不可误读为jūn。

11、亓:读音:qí。

唐有亓志,宋有亓宣、亓骥等人,都是亓姓,不可误读为biàn。

12、禤:读音:xuān。

这个姓氏古今都在广东一带有见。不可读作tà或dá。

13、仉:读音:zhǎng。

古姓。孟子母亲即为“仉氏”。不可误读为jī。书写时注意和“图片”字区别。

14、隽:读音:juàn。

古姓。汉代有隽不疑。易误读为jùn,用作姓时不读此音。

15、逄:读音:páng。

古姓。《广韵》:“出北海逄丑父之后”。也可写作“逢”,二字通。《颜氏家训》不同意二字作一姓通用,辨云:“逄逢之别,岂可雷同,盖至六朝,已别为二字。凡姓读如庞者,皆作逄也。”

16、厍:读音:shè。

古姓。此姓源自汉代代北羌族中,原来三字姓为“库傉官”,后俗写作“厍”,这个三字姓也被简作“厍”姓了。不可读作kù或者chē。

17、郤:读音:xì。

古姓。晋公族郤献子的后代,因封于郤地,因地名而得此姓。

全国到底有多少个姓毕的啊(要准确的)

毕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毕姓约占全国汉族毕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一。

赵氏为什么能准确地说出严监生的心事

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根手指,不是怕费灯油,而是做了一辈子的老二,整日里受尽大房的气。至于赵氏说费灯油之类的话,完全是混大房家里妯娌、子侄的。难道要让她说:“ 你是气不过大房家里人?”那葬礼上岂不要闹翻天。这才是正解。这就是中国古代作家骗人的高明之处,他让作品中的人物来蒙混一般读者。 其实中国古代作者常通过作品来寻觅知音,吴敬梓的这处文字也是出于这种心态吧,但普通的问题居然能混那么多人,也算奇迹了。

有谁能告诉我关于漏氏的准确来历

漏姓始祖:恭期,字伯宗,北宋人,原姓诸葛,北宋中后期其裔孙楷改姓漏。始迁祖:树德,字柏颜,本姓漏,南宋时迁居山阴县(今属绍兴县)遗风里后漏村,至元代其裔孙伯隅,又作伯耦,号耕隐,因入赘徐氏,始改姓徐。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一世,排行字为一。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三世起:大德振宗奇文应世一体显承万龄垂裕维孝作忠齐家辅国君圣臣良永庆景福。卷首、一~四:世系;卷五~十七:世纪;卷十八:世表、祀典、祀规。 【题名】山阴遗风后漏徐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谱籍】绍兴 【责任者】(清)徐文耀编纂 【版本】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 【其他书名】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绍兴市图 【详细内容】 序号:3045 [绍兴]山阴遗风后漏徐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徐文耀编纂.-清光绪八年(1882)木活字本.-16册.-书名据卷端题.-6修本

姓氏中“宁”字怎么读?是二声还是四声准确权威?

好像和祖姓有关 祖姓甯的读四声 祖姓寜的读二声

千家姓或百家姓里有‘敬(gou)’这种姓氏不. 如果有读音或书写是否正确.

我就知道有姓‘苟’的

倪姓的准确读音是什么?

倪作为姓使用时准确的读音是“yi”音同“夷”第一声

“伊”在姓氏中的正确读音?

yǐn  注音:ㄧㄣˇ   简体部首:尸,部外笔画:1,总笔画:4   五笔:VTE   仓颉:SK   郑码:XMA   笔顺编号:5113   四角号码:1750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C39[1]

干为姓氏的正确读音?

gan(第一声的)我们班就 有个人姓这个姓的,比较少见,呵呵

姓氏最少的姓 姓氏最少的姓是啥

1、中国姓氏最少的人口为:贶(kuàng),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阳市区,其他天南地北各有其家族成员,其姓不过百人。 2、贶(Kuang况)姓源出:在周朝初年,舜的后人被封于况地(今山东省境内),他的后代子孙便以封地名“况”作为姓氏,称为况氏。后来改为况,称况氏。出自三国时期有蜀国名人况长宁之后。据《蜀志》载:汉有况长宁。他的后代就沿袭况改敬姓,称为况氏。出自由黄姓所改。明代苏州知府黄钟,官至礼部仪制司郎中,他请示天子要求恢复祖姓况氏液歼歼。帝感其敬祖,不仅允许他改姓,还特意闹冲奖励了他。黄钟就成了况钟,他的后人世代相传的姓氏就是况氏了。况氏的人原多在四川,原汉蜀之地,但在明清之时,多出现在江西,江苏一带。

什么姓氏和什么姓氏不和

你好!没有这种说法。 人与人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