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里的“健康一网通”: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2023-12-03 18:00:07红星新闻07:49 547
声音简介

“更巴适了!”1日接受采访时,提起近来社区工作的变化,成都市武侯区黉门社区的网格员李妮如是说。

她向红星新闻记者举例:前两天,社区一名70多岁的空巢老人意外摔倒,触发了安装在屋内的物联网设备,李妮和老人家属手机终端的预警设备同时响起。因子女距离较远,李妮立即联络上微网格长,几分钟后,两人赶到老人家中。李妮同步将老人的情况通过手机反馈给家庭医生,家庭医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结合老人过往病例即时给出诊断,最终给出解决方案。

这种让社区网格员工作方式发生转变的,就是“健康一网通”场景。

“健康一网通”小程序界面

今年下半年,黉门社区有了“健康一网通”。该场景旨在通过打通数据壁垒,以医疗为切入口,赋能社区治理,构建便民、利民的居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该平台建立了家医融入微网实格体系,链接网格员+家庭医生+三甲专家,实现了家医签约“一站汇聚”,医疗服务“一键匹配”,上下转诊“一网办理”,网格指令“一键下达”,构建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闭环服务体系。

这也是成都智慧蓉城建设的一次全新尝试——成都正以数字资源底座支撑,建立统一人口数据资源体系,全面推进“三级平台”与“微网实格”贯通衔接,深入推动城市治理末端向村、网格拓展延伸,让基层“循数而治”。

一个手机小程序 链接更多设备和资源

“对黉门社区而言,打造‘健康一网通’场景有诸多现实需求。”成都市武侯区黉门街社区党委书记申民辉告诉记者,黉门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社区”:在7878户、2.4万名居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0多人。老龄化程度高,也让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供给显得尤为迫切。

黉门街社区

于在地资源而言,辖区内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样的优质医疗资源,社区中有像李妮这样的网格员8位,微网格长113位,他们共同织就一张密实的网,链接着在地居民。

于居民而言,在前期社区两委和网格员入户走访调查中,发现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医疗资源。其中有两项尤为突出:挂号难,以及未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智慧化的确是社区基层治理短板,我们需要链接更多设备和资源,在为民、公益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申民辉说,在问需于民、微网实格的基础上,“健康一网通”以医疗为切口,链接三方资源,将网格员的精准协助、家庭医生的健康管理、基层卫生机构的初诊功能、头部三甲医院的专业诊治功能融合贯通起来,

他向记者展示了这一应用场景。从居民应用来看,“健康一网通”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手机小程序:居民登录天府市民云,进入健康板块,输入信息注册后,免费申领一张电子健康卡即可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在线咨询、挂号、疫苗接种、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功能。

“健康一网通”小程序界面

“全专结合+上下联动”,进行闭环服务

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小程序,“健康一网通”背后却链接了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庞大的资源体系。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社区健康专委会会长袁蕾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打造,她给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黉门街社区

“在长达三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社区不清楚辖区里居民的健康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清楚负责辖区内的居民签约情况,老百姓和基层医生粘性不高。老百姓看病想精准找到医生,医生也希望通过专业知识服务更多人群,社区也需要通过微网实格助力智慧蓉城建设。”基于多方痛点,在成都市卫健委、成都市社治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社区健康专委会通过建立精准大数据画像,打造一个用“数据精准赋能居民、医院、社区,以微网实格为中心,建立一个闭环服务体系化模式”的想法应用而生。

如何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闭环服务体系?试点区域正在试点的“家庭医生签约”和“社区网格化管理”便是重要一环。

袁蕾说,为了让老百姓“小病不出门,大病不求人”提前预防、精准治疗,“健康一网通”正联合四川省人民医试点全市首个单病种的质控中心,创新出“全专结合+上下联动”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以黉门社区发生的场景为例,当居民身体状况出现异常,通过网格员第一时间介入,家庭医生对居民进行初步诊断。如果是日常病症,不出社区就可得到治疗;如果是疑难杂症,再转至上级医院,以此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当病人出院回到社区后,经用户授权确认,其信息可供专科医生、家庭医生、网格员掌握,以此建立起从疾病管理、康复服务、家医服务、上门服务和居家护理等一系列全闭环管理。

力争明年9月底前实现全市覆盖

据介绍,除了在黉门社区,“健康一网通”还将逐步在成都高新区、青羊区等多个区域扩大试点范围,力争在明年9月底前实现全市覆盖。届时,居民免费申领一张电子健康卡后,即可实现全省600多家任意一家医院线上挂号。同时“健康一网通”也集成了医保卡的展码功能,当市民去药店买药,扫码即可支付。

“健康一网通”集成医保卡的展码功能

“通过和数据治理相结合,‘健康一网通’让基层社区治理有了‘眼睛’和‘耳朵’。”申民辉表示,对黉门社区而言,以医疗为切入口、用数智化来赋能社区治理,其实也是一场“双向奔赴”——

“通过医疗服务不断更新后台数据,和微网实格结合,不仅给基层减负,让社区治理更精准施策。通过智能化应用,还可以把行业、社区、居民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举例,通过“健康一网通”,网格员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跑断腿”盲目敲门,就能及时掌握居民情况。

袁蕾透露,“健康一网通2.0版本”正在打造中,将实现更多功能性集成。以转诊为例,未来,“健康一网通”在融合市民健康信息的基础上,经由家庭医生诊断,如果有要入院治疗的情况,家庭医生可直接在线上为居民开具入院单,凭借入院单,居民便可直接到医院现场办理入住。该功能预计明年上半年面向市民开放。

【医疗健康】小病,你选择社区诊所还是大医院

如果是流鼻涕或者小感冒,一般家里都有备药,基本上是不上社区医院或者大医院的。而且家里备的都是中成药。如果像孩子高烧有炎症的时候,那会先去医院确定是什么炎症什么病症,一般都是直接去第一医院,看完后会看情况,不一定吃医生给开的西药,还是有可能会用家里的中成药。

说一说社区为儿童健康成长做了哪些

身上一切,看似不经意,却是我苦心经营,希望你快乐。你说:不如送我一双雨鞋。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那么即使我流泪,在雨中,也不容易被你看到。

《小动物不见了》教案社会与健康

戒杀放生吃素!! 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人人有责 不要杀害动物,可以经常放生!!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当最后一滴水干涸 当最后一棵树被砍伐 我们终于知道 钱财不能吃!!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性因素有哪些

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是其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对儿童未来的行为和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性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父母亲的影响 父母亲是儿童生活的重要人物,良好的家庭关系可以提高儿童的情感稳定性和获得安全感。失去母亲,父亲态度不良或家庭不和谐都会对儿童产生不良作用。 二、亲友圈子的影响 亲友间决定了儿童所处环境的社会环境,一些亲友间的争吵和冲突都会对儿童的情感状态造成不小的影响。形成亲友学区问题或成为亲友圈子中的焦点,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社会上的影响 社交圈子也很容易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面对一些不良环境和社交问题时,儿童尚不具备自我分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容易产生心理恐慌和焦虑。 四、媒体信息的影响 现在的媒体大肆曝光了很多暴力和猥亵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在儿童的脑海中形成很深的烙印。这些负面信息也会影响孩子学习和生长,导致其对社会没有信心,而对他人感到孤独,从而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成长。

健康问题作为当今社会第一大问题,该如何解决?

良好的生活习惯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目前社区心理健康促进针对人群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女性、老年群体。社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面向整个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各种社区组织及相应社会文化环境等。 心身疾病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主要特点包括 1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表现为躯体症状,有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 3 不属于躯体形式障碍,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有特定的传染源。

如何开展社区健康讲座

雇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在社区里写一个布告、、、

西安比较有名的精神病医院是哪家 西安康宁医院好不好?

建议咨询当地医疗机构

社会医学定义,影响健康因素有哪些?结合专业知识谈论如何促进健康

是个人不和人是倍儿爽

小班爬山的教案社会与健康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尘森明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派告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春逗,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 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