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观众当“傻子”!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国产剧”?

2023-12-07 10:49:01红星新闻11:44 630
声音简介

流水的剧作,铁打的吐槽。各平台大剧扎堆上线,相关词条持续霸屏,但热搜之中,常常夹杂了大量嘘声。

“国产剧里还有普通人吗?”

“搞事业都不用带脑子的?”

“主创团队又在PUA网友了!”

“看过和没看过的都沉默了。”

林林总总的影视剧中,相当比例被喷成了“筛子”。混乱的剧情逻辑、崩塌的人物设定、降智的对白台词……但奇怪的是,辣眼睛内容引发了一轮又一轮“剧怒症”,却丝毫不影响收视飘红、热度飙升。

营销造势猛如虎,一看评分三点五。近些年,魔改、悬浮、毁三观的影视作品不少,槽点集中,套路也几乎是换汤不换药。

大女主都是恋爱脑。不管剧情主线是啥,全为“嗑糖”服务,一个成功女主的背后,永远离不开一个或几个“霸总”。主人公上战场都发型不能乱、妆容不能花,走上革命道路也往往不是信仰使然,而是“为爱奋不顾身”。

职场人个个傻白甜。消防员滥用职权高调示爱;记者靠卖萌采访大佬频犯花痴;律师一小时拿十万咨询费,接案原则竟是谁哭谁有理;医生进手术室前先摆超模造型,还直接打包票百分百不会失败……门外汉非要装内行,观众只能默念“拳头又硬了”。

观众之外没有穷人。普通家庭手头太紧怎么办,卖套几百万的房子过渡一下;教育焦虑如何解,砸个十几万先给孩子补补课;主角失业,困窘到被催缴水费,却仍住着中心城区的精装大三居……真正的打工族在屏幕前,仿佛在看一场“凡尔赛”生活秀。

主角光环持续内卷。穿越女掀翻后宫、穷小子逆袭称霸、灰姑娘嫁入豪门、黑莲花毁天灭地等烂梗还没用够,故事背景却愈发“通货膨胀”了。总裁家产从手握亿万到富可敌国,穿越跨度从明清后宫到开天辟地,情感纠葛从三生三世到万世轮回……令人不由得忧心,再这么下去自然数还够用吗?

“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编剧的是骗子。”

这番调侃虽有些极端,但也多少点出了当前影视剧创作中的问题,那就是:把观众当“傻子”,把作品当商品,把创作当投机。

一曰本末倒置。作为表演蓝本的创作者、故事架构的谋划者、人物灵魂的赋予者,编剧的艺术素养,决定了影视作品的品质底线。可如今很多编剧是出校门就入行的“青瓜蛋子”,写都市乡村,没有生活阅历;写职场奋斗,没有专业背景;写历史人文,又无积累底蕴。他们对拍摄题材所涉及的领域缺乏基本认知,大多时间是闷在屋里看人生百态,捧着电脑求世事洞明,实在触及知识盲区了,就只能靠脑补腻人的恋爱甜宠、无聊的恩怨纠纷等来凑数。

二曰流量至上。在宣发热度带动投资、收视预期招揽广告的商业规则下,坐拥一众“铁粉”、能保证基本点击率的流量明星才是香饽饽。剧方再凑些标签话题、剪些男女主角的甜蜜互动挂在热搜榜,更能引来无数吃瓜群众。如果非要标榜“诚意之作”“N年打磨”,那就找几个老戏骨装点一下演员表,或是着重强调一番服化道的精致度,总之无论怎么排序,创作本身都是次要环节。

三曰资本当道。平台经济之下,资方想给谁加戏、想在哪儿注水、想搞出怎样的噱头,大可拍脑门就来。就拿时下正火的短剧市场来看,不少平台公开发布剧本“征集令”,承诺给作者保底稿酬,外加流水分账,要求无外乎就是爽点集中、引人眼球。迅速变现的诱惑,也让潜心打磨显得更为稀缺,甚至呈现出所谓的“逆淘汰”之势。

80多年前,在烽火连天的抗战中,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文艺创作的状况,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

他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什么是人民大众呢?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明确了为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明确了文艺的方向、原则、宗旨,也明确了文艺创作应当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也正是自那时,“到农村、到工厂、到部队中去,成为群众的一分子”的创作之风渐起。从《小二黑结婚》到《王贵与李香香》,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暴风骤雨》,从“战地社”“战歌社”到新秧歌运动,一大批感人肺腑、影响深远的现实主义文艺佳作联翩涌现,鼓舞了一个民族团结进取、抗击敌寇的革命激情。

现在来看,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依然是存在的。诚然,今天社会发展较当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创作理应服务人民大众、反映现实生活、投射时代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鲜明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只有走进生活深处,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数据显示,仅去年我国制作发行的电视剧就有160部、5283集,影视剧类电视节目制作时间为6.07万小时。如此产量规模下,倘若严肃社会话题都成为仅供消遣的“电子榨菜”,值得深挖的历史现实被当作可蹭的流量IP,无疑是对所有人审美的侮辱、智商的钝化、精神的侵蚀。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从来不会被埋没。

《觉醒年代》以工笔细节再现历史名场面,为今人提供了一次与先辈隔空对话的契机,昭示了中国道路选择之必然;

《人世间》从一粥一饭的寻常街巷生活,诉说普通人遇到的坎坷和磨难,突显亲情与家的温暖,真实呈现中国改革开放的浩荡进程;

《扫黑风暴》改编自轰动全国的真实案件,在直面套路贷、行业垄断、暴力拆迁等社会痛点中,弘扬反腐倡廉的凛然正气;

《漫长的季节》打破悬疑剧的套路,用横跨十余载甚至几十载的破案过程串起剧情,也勾连起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

无论是以重大题材见证社会发展的鸿篇巨制,还是从市井小事折射人性之美的小品故事,它们不仅在屏幕上闪耀,也丰富着无数人的精神家园。

“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今天,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影视作品和创作者?如何打造更多传得开、立得住、留得下的好作品?回应这些追问,终究还是要回到认真、诚恳、严肃的创作态度上来。

很多影视剧都打着“现实主义力作”的名头宣传,这恰恰证明,主创团队深知现实才是王道,向壁虚构编不出好作品。过去,作家要去体验生活、画家要去描摹自然、民俗学家要去田间地头搜集故事,谓之“采风”。

影视剧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同样需要“上下求索”。著名编剧高满堂,在动笔《闯关东》前走了7000公里,横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山东,北上漠河、黑河的深山老林,采访了70岁以上“闯关东”原型人物及后裔100余人,与采风小组写下50万字的笔记。《县委大院》主创为了了解中国基层的社会生活实际,到某县挂职近半年时间,熟悉县委机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跟随基层干部蹲点、下乡、进村。

诚然,不是说艺术创作都要原封不动复制真实,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永远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

沉下心来观察、体验人民群众的生动活泼的生活形态、思想感情,采集文艺创作的丰富素材,不回避生活的艰辛困顿、命运的曲折痛苦、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也不由此滑入热衷铺排和渲染现实的“灰度空间”。拍啥钻研啥,才可能拍啥像啥,沉下心去、做足功课,拿出好故事、真内容、专业度,自然就不用七拼八凑、胡编乱造了。

“文以载道”。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写剧拍片当然要考虑点击量、上座率,但我们留给这个时代的,不能只有悬浮浅俗、鸡毛狗血。无论是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还是爆冷搞怪、无病呻吟,都违背了市场规律,也不可能具有长久的竞争力。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历史检验、市场竞争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新时代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就是创作最深厚的土壤、最丰沛的源泉;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精品力作的期盼也愈发迫切。

坚守初心,戒除浮躁,精益求精,在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灵感,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潮流中挥洒创意,我们的文艺作品方能描绘出中国色彩、讲述好中国故事。

用深刻的思想、高级的审美去滋养人们的价值观,也必将凝聚起更磅礴的精神力量。

你看过哪些把观众当傻子的电影?

切菜必剁手,身上有胎记都是有钱人家流落在民间的孩子,说干完这票就金盆洗手的挂了,说战争胜利回家娶媳妇的挂了,女扮男装永远看不出来,听客官口音永远不是本地人,我听着全是普通话,拆炸弹时候永远都是只剩一秒,成功了。

在如今的时代,观众需要一个怎样的娱乐圈?

现在很多偶像们不是凭自己的实力出圈,而是凭自己拥有大量的粉丝有流量。这些粉丝可能因为偶像的颜值而喜欢他,但是我们要知道,靠颜值撑起来的人气只是一时的,观众们喜欢看到的还是演员的硬实力。那些凭借自己的实力演绎的优质作品才是观众们喜闻乐见的,希望现在的娱乐圈少一点浮躁、八卦,多一点演员自己的实力。

综艺节目的观众需要哪些要求?

小编谈谈综艺节目的观众。 那先看看除了《我是歌手》外,其他节目对“职业观众”有没有需求。 1.热门节目。像快本、天天这种,这两节目想去的观众比门票还多,一般渠道难以获得门票,观众一票难求,只能找黄牛买,有时候有钱都买不到,这种热门节目需要“职业观众”么? 2.不热门节目。像幸福来敲门(湖南经视以前一档本地收视不错的节目),节目不热门,观众就少啊,这时候怎么办呢,出钱请观众去?哎呀,当节目组傻啊,长沙这么多学校,学生这么多,湖南卫视一个演播厅就在大众传媒学院内,有大把的学生觉得录制节目新鲜,一招呼就会过去的,节目组真缺观众了去学校找老师要学生充门面一抓一堆。还有别以为节目录制很轻松啊,提供本人的亲身经历以供参考。 大二时班上一百多号同学被老师带去录制青海卫视的一个节目过(当年湖南卫视跟青海卫视合作,很多节目是在湖南这边录制的),电视台来车接送,到节目现场听场记指挥,舞台一边是我们学校的,另一边是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录制很辛苦,不仅单个表演重复录制(听了好几遍萨顶顶的天籁),就连观众鼓掌都单独录制了好几次,场记还会负责带动我们鼓掌,拍手什么的,这档节目从晚上7点左右录制到晚上11点(当时节目并未录制完,由于我们学校有门禁时间,在十一点就必须走了),尼玛说要去的时候开心死了,录制完就觉得这辈子不要去录制第二次,啥节目也不去!后来经常在学生群里有老师或者学生通知有节目可以去参加录制,有些需要给钱才能才能参加(20多一张票吧),有些呢就是免费接送,要求穿戴整齐点啥的。 试想有哪个节目组会放着大把免费学生观众不要去找这些要给钱的“职业观众”。而且这些节目需要观众有啥特别的表现么,要是实在少观众,嫁接以前的观众镜头也可以的。退一万步说,这些节目需要表现强烈的观众么?综艺节目不是有嘉宾么,要是需要“职业观众”来制造噱头,要这些嘉宾干什么呢?岂不是本末倒置。 那么在除了我是歌手外“职业观众”的生存土壤基本没有,那么这篇文章针对谁要黑谁很明了了吧,试问在其他节目中见过这些观众么?那篇文章就是针对《我是歌手》,拉高《妈妈咪呀》,因为这篇文章就深信《我是歌手》有“职业观众”的人还是需要多思考哈。 那么为什么《我是歌手》似乎表现得太过刻意?难道节目组真花钱请观众了?。个人被《我是歌手》的歌打动过,屏幕里的high歌场面也很感染我,所以不相信会有“职业观众”,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职业观众”对节目组来说是额外支出,自愿来的观众的表现就已经足够了。 《我是歌手》这些观众为何这么抢眼?有以下几点理由。 1.《我是歌手》的大众评审是经过筛选的。偏向感情丰富会被音乐打动的观众,长相好的申请者被选中的机会更大。 大众评审申请要求提供照片,长得太磕碜的估计会被刷,美女帅哥的机会会大点。 大众评审申请会提一个问题“你曾经被一首歌打动过没”(申请页面已经删除,找不到了,差不多就是这么问的),这个问题筛选过后,大批能被音乐打动,感情丰沛的人被选了进来。 2. 《我是歌手》有38台摄像机,其中有8台摄像机就对准了现场观众,8台摄像机对500名观众,平均一台摄像机扫62个人,观众有情绪上的起伏很容易被镜头察觉。《我是歌手》录制现场残酷到底不重录不休息早在热场的时候,狡猾的摄像师就已经把场内的帅哥美女的位置都记了个烂熟,总控中心的镜头控制师傅是很乐意录用这些帅哥美女镜头的。《我是歌手》记者探班揭秘节目背后的故事 500号人总不能选的都是歪瓜裂枣,要找美女来充场面吧,说我是歌手的美女都是节目组找来的职业观众,是有多不相信中国美女的平均质量啊。 3.热场的时候,导演鼓励观众放纵自己的情绪,想要表达什么都不要抑制。《视频:复活赛开始前的种种笑料~~》复活赛开始前的种种笑料~~ 4.节目乐队配置管弦乐团,《我是歌手》的乐队配置已经超过一场演唱会的规格了,这些老歌手总比好声音的学员们唱功要好吧,好歹都有成名曲的,就算修音再严重,就算歌手唱得再差也不会比不过路边的ktv吧,现场那么HIGH的气氛都是坐在屏幕的前的普通观众感受不到的。难道就木有电视剧歌曲啥感动过你,在演唱会现场跟在家里看有多大区别相信大家也晓得的吧。 5.如果被通知能上电视,你会打扮一番还是不修边幅就去呢,基本上所有观众都会好好收拾下自己吧,总不能让镜头扫过自己的时候,看到一个猥琐货吧。 小编码这么多字很累的,欢迎点赞和分享,不接受批评(傲娇脸),么么哒。

为什么国产大片观众都难以看懂?

我觉得是因为没有剧情,只是装潢华丽,宣传强大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既有内涵又有视觉震撼的几乎没有.. 记得前些天看中央2台一个节目时 主持人问韩三平,大概是这么说的 "有时候我们观众看完大片感觉像是被忽悠了" 韩三平说,这说明我们的观众层次很高,也很愿意接受观众善意的批评 中国电影还在发展中 还是需要时间和我们观众的理解吧 我觉得好电影说白了 就是让我们心甘情愿去电影院看 并且看完后觉得对得起电影票钱 今年的贺岁档,个人觉得还蛮不错~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喜欢的:)

求观察花草日记急需今天快

zijixie

有哪些把观众当傻子但又特好看的电影推荐?

我这里的电影的话,我暂时没有一些好推荐的,因为我对电影这方面的了解不是,所以没办法帮助到你。你也可以去一些电影网站去搜一搜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今“五一档”有那几部是观众迫不及待的?

今年这个五一档,以下这几部影片是很让观众期待的:《悬崖之上》,导演张艺谋,演员有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等。《古董局中局》,导演郭子健,演员:雷佳音、李现、辛芷蕾、葛优等。《阳光劫匪》,导演李玉,演员有马丽、宋佳、曾志伟等。《秘密访客》,导演陈正道,演员有郭富城、段奕宏、张子枫等。

为什么今晚80后脱口秀总看到这个观众~~

偶是工作人员~~~

在你看来,观众需要一个怎样的娱乐圈?

观众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娱乐圈,也需要一个非常干净的娱乐圈,并且也不应该有一些道德败坏的艺人。

观众,听众很多的成语

坐无虚席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出处:《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坐无虚席。”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