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171:贲卦—贲卦卦辞

2023-12-23 07:00:00半斤八两___02:38 3416
声音简介

山火贲卦卦辞::亨,小利有攸往。

本卦辞的意思是:通达,小的方面适宜有所前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彖辞的意思是:贲卦亨通,柔爻来文饰刚爻,所以亨通。分出刚爻到上边去文饰柔爻(即泰卦变贲卦之意),所以只利于小的行动(即六二爻)。阴阳相错这就是天象的特征;用文教礼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就是人类文明的特点。所以观看天象以考察四时的变化;观看人文礼教以教化天下百姓。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象辞的意思是: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离为火,山下有火便是贲卦的卦象。君子从这一卦象中得到启示,修明政事,不草率判案用狱。

《象》中指出:离火在下,艮山在上,所以离下艮上之卦如同山下有火一般,形成山火相映,彼此装饰之势,故本卦起名为贲。君子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以光明磊落的行为处理各种政事,对入狱的事,不可轻易地决断。

卦辞简练而朴实,讲明装饰只有小的利益,会对人与人交往有帮助。现在一谈到艺术,人们往往同“价格不菲”等同起来,所以艺术家都很有钱。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人们明白装饰只是为了突出主体,所以饰品永远没有被装饰者更贵重。

贲卦虽强调饰,但是告诉人们要笃实平淡,不慕虚名。贲只是装饰而已,虽然起到美化的作用,毕竟不过是附属于实质而已,所以,不能过于重视,即使是“亨通”之运,也是小利而已。


易经 贲亨卦

《贲卦彖传》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贲卦的新解

【本经】贲⑴ 亨⑵,小⑶,利⑷有⑸攸⑹往⑺。 【译】奔走通达顺利,以为奔走是小事儿,对反复坚持奔走到长远的将来者有利。 注释:⑴“贲”跑,奔走。《大戴礼记·夏正月》:“十有二月,玄驹贲。” ⑵“亨”通达;顺利。《后汉书•周燮传》:“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 ⑶“小”以之为小。《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⑷“利”有利于,对……有利。《老子·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⑸“有”通“又”。复;更加。《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⑹“攸”长远。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令德攸兮宣重光。” ⑺“往”将来,以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自今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

八卦中贲的读音

八卦中贲的读音读作bēn同“奔”。奔走,跑。详见解释原文: 【本经】贲⑴ 亨⑵,小⑶,利⑷有⑸攸⑹往⑺。 【译】奔走通达顺利,以为奔走是小事儿,对反复坚持奔走到长远的将来者有利。 注释:⑴“贲”跑,奔走。《大戴礼记·夏正月》:“十有二月,玄驹贲。” ⑵“亨”通达;顺利。《后汉书•周燮传》:“夫修道者,度其时而动。动而不时,焉得亨乎?” ⑶“小”以之为小。《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⑷“利”有利于,对……有利。《老子·八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⑸“有”通“又”。复;更加。《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曀,不日有曀。” ⑹“攸”长远。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令德攸兮宣重光。” ⑺“往”将来,以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自今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 �

《易经》卦辞中,变一卦是看本卦的卦辞的吗?还是只看变卦的卦辞呢?

所求事情当时的情况看本卦,事情今后的发展、变化看变卦。变卦即是让你知道该以那个卦爻辞为准,也是告诉你事情发展到哪一步了。初爻变,事情刚刚开始,二爻变,事情发展到第二阶段了,以此类推;到六爻的时候,事情已经开始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整个卦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

贲字怎么读 是64卦中的山火贲字

《易经》贲卦 [贲(b i):装饰、文饰]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动爻呢? 上土下火,火生土,于体不利哦 鄙人不是很懂,求请赐教

易经。卦名 卦辞 爻辞 的意思?

一个字:对。

易经中的地风升 卦 的卦辞是什么?

就是说会有好生意的

易经的卦辞哪有啊.?

任何一书易经的书上都有

易经卦辞

买本吧,十来块就能买到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