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针灸大成-卷七足厥阴肝经-02

2024-01-13 08:16:46山野伍樵夫02:55
6元开会员,免费听
声音简介

足肝阴厥经针灸有哪些功效?

足肝阴厥经中最常用的有:①行间。在足大、次趾间的趾缝中。 主治目赤痛、胁痛、疝气、失眠、癫痫。针3~4分;灸3~5壮。 ②太冲。在第一、二跖骨接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阴痛、疝气、遗尿、小儿惊风。针3~4分;灸3~5壮。

针灸的针灸介绍

针灸图太小看不明

针灸怎么针灸

人体全身分布十二条经脉还有很多分支机构共同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复杂系统,通过经脉循行可以运行气血发挥脏腑功能。针灸是运用中医理论在皮肤组织一定部位有经脉交汇点就是所称的穴位通常在皮下组织,通过针灸刺激可以激发相对应的脏腑功能发挥治病以及调理作用。

厥阴中厥的意思?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阅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针灸足三里的问题

唯一的解释就是你扎的太深了,技术不成熟,要记住特别是新手,一定别扎太深,深了再往外提那不成了泻法了吗,若是自来就胃虚你再给泻不就糟糕了吗。

针灸的原理?针灸的负作用?

针灸治病的原理是调和阴阳,通经络.很多 不会破坏人体的神经细胞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会分泌一些内啡酞, 针灸对人体负作用,出血,疼痛,气胸,等等 针灸时间20-30分钟为宜 第二次就有明显减轻说明有效,坚持,但要看是什么病

针灸和艾灸的区别 针灸和艾灸哪个效果好

针灸的针是什么样的?

一般是不锈钢的。

针灸的来历是什么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黄帝内经》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 《山海经》 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求10首适合情侣一起听的歌?

真的爱你 黄梅戏 光辉岁月 海阔天空 不再犹豫 昔日舞曲 五月的风 爱的季节 忘也忘不了 西厢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