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寿也有讲究?为什么说“做九不做十”?

2024-02-07 07:00:12大白话说中医12:24 5909
声音简介


自古以来,为长辈“做寿”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做九不做十”,“男做九女做十”,的说法意思就是,男人过六十大寿,要在五十九岁时举行,做七十大寿,要在六十九岁时举行,女人则是在岁数整十时举行。因为十全则满,满则招 损”“做九不做十”是为了防止过于圆满而带来损失。正所谓“物极必反”,事态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方向反转。

老人做寿有什么讲究

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这样考虑老人的事情,其实依照汉族的传统老人只要过了六十,就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年龄过寿了,有60、66、70、75、80、88、90、100等.一般寿诞的活动都由子孙发起,除了要布置寿堂外,还要淮备供品祭神拜祖,并淮备寿宴招待亲友。在寿宴的菜肴中,猪脚面线是不可或缺的,猪脚像徵强健,面线像徵长寿,祝福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吃寿面时,要将寿面拉高抽长,表示寿星将会福寿绵长,忌讳从中间咬断。前往祝寿的亲友以礼盒、酒或红包等贺礼来祝寿,主人则回以寿桃、红蛋、猪脚面线、红龟粿来回礼。出嫁的女儿则要加送鸡、蛋、桃龟、衣服、金饰、红包贺母寿;加送鞋、帽、衣服、红包贺父寿,俗称「拜寿」或「敬寿」。

给死者穿寿衣有什么讲究

其一、谁给穿寿衣:老人去世后,谁给穿寿衣是大有讲究的。通常情况下,如果死者为男性,寿衣应有儿子、女儿给穿上;如果死者为女性,寿衣应有女儿、儿媳给穿上。如果逝者只有一个子女,天顺祥殡葬小编提醒,应有夫妻健在的一方及逝者的直系亲属给穿上(子女未结婚无须靠近)。 其二、寿衣件数为单:按照传统习俗,给死者穿寿衣时,寿衣件数要为单。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深信,阳世与阴世的吉利数字恰恰相反。阳世讲究“好事成双”,认为“双”才是吉利的数字,而阴世的吉利数字为单。因此人们在给逝者穿寿衣时,多选择五领三腰或七领五腰等套装。 其三、寿衣要遮住手:在给老人穿寿衣时,袖子要遮住死者的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衣不露手”。据传如果死者寿衣没有遮住双手,就会出现衣不蔽体的情况。老人转世后会变成叫花子,或许这只是一种谬说,用衣服遮住死者的双手,根本目的还是让死者体面地走。 最后、寿衣不能用纽扣:固定寿衣要用与寿衣同色系的长布条(带子)代替扣子。古人认为“带子”有带来儿子的意思,寓意逝者后继有人。所以现代人给逝者穿寿衣,多用“带子”代替纽扣

买寿衣去哪里,寿衣有什么讲究吗

  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 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 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   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过80大寿有什么讲究么

长辈庆祝生日叫过寿,七十九岁过八十大寿,俗称整寿。祝寿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辈至亲,近邻厚友也多临识贺。一般民间做寿七十岁为大寿,八十为上寿九十岁为老寿、百岁为期颐,都盛大祝贺。亲朋好友送来贺礼,并演戏一面喝酒一面看戏,戏的内容以富贵长寿为主。 寿宴中,一定要有猪脚面线这一道菜。寿星还要盛装,坐在正厅接受子孙拜寿。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师铁口直断,某些年岁不敢作寿,以免被黑白无常带走。作大寿前要向至亲好友发请柬,发放日期一般在作寿的前三日,否则为失礼。民谚日:“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亲友接到请柬,便准备寿礼届时前往,俗称“拜寿”。 寿堂一般设在堂屋,正面挂寿帘,两旁配有对联书些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古语。八仙桌上摆有香炉、蜡千、寿蜡、“本命延年寿星君”神码儿,以及黄钱、纸元宝、千张,使之下垂供案两旁。条案上摆寿桃、寿面等寓意长寿的食品。

寿衣的讲究是什么?

寿衣一般要大一些,寿衣大,寓意宽裕,寿衣长寓意辰久,都是福泽子孙后人的意思,选择大一点的寿衣,在穿戴是更加方便老人穿着。

80大寿有什么讲究

没你说的这些说法。80岁古稀之年、较少之、儿孙满堂、应该喜庆

寿钉有什么讲究

寿钉也叫寿桃,一般跟死者见几辈人有关,一般为三个桃为见三辈人,五个桃的为见五辈人 死者为男性的,在死者左侧棺盖前一斧锭好。 死者为女性的,在死者右侧,棺盖前一斧锭好。 盖棺封钉咒: 吉日良辰来盖棺,保佑儿孙大发财。 小小钢斧高高抬,修完阳宅修阴宅。

66大寿有什么讲究

按民间忌六十六的说法,66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儿”,民间俗谚为:”年纪六 来十六,阎王要吃肉和年纪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 自肉”。东北一带老人66岁生日或正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时,要由后辈(最好是女儿)用6两面、6两肉给他们包66个饺子(一般都尽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天吃完,就预示这个”坎儿”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今后老人健康长寿。 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有什么讲究 如果老寿星有女儿的话,女儿在生日当天给寿星包68个饺子,敬天一个,敬地一个。其实就在楼上扔一个。另一个就扔房顶就行,比如天台,或楼门的上面!另外66个,让寿星一天吃完,我父亲刚刚过了六十六大寿,剩下就是亲朋聚会吃饭庆贺!对了!饺子的面要六两六,肉也要六两六哦~~~~~不能在馅里放菜,否则,老人叫一天吃不完的~~~~~~~ 胶东地方,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添了孙辈,就开始庆寿。泰 内安地方,从66岁开始做寿,俗谚“六十六,吃碗肉”。一般逢十的“整寿”,如60岁、70岁、80岁等都是大寿,祝寿仪式隆重,尤其是60大寿(60岁称“花甲”,60岁生日叫“甲子寿辰”)更受重视。80岁也要大庆,称为“庆八十”。鲁西 容南地区看重66、77、88岁寿辰,俗话说“六十六吃刀肉,七十七吃只鸡,八十八吃只老母鸭”。民间认为66岁是人生旅途上的一个难关,只有吃66块肉方可顺利通过此关,因此逢老人66岁生日时,至孝的儿女或侄女辈会送上66块肉,若寿者吃素,则用数量相同的豆腐干代替。

寿衣的讲究有哪些?

寿衣一般要大一些,寿衣大,寓意宽裕,寿衣长寓意辰久,都是福泽子孙后人的意思,选择大一点的寿衣,在穿戴是更加方便老人穿着。

在农村,给老人做寿都有什么讲究?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喜欢承认自己老了的,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了的人,他们都希望永远停留在18岁最美好的样子,所以说很多农村的老人并不喜欢承认自己老啦。 并且老人做寿需要非常多的讲究。一般以农村的设备和条件来说是很勉强。并且老人都不喜欢鱼,铺张浪费和麻烦别人。在他们看来,平平淡淡就是一种幸福。因此他们特别不喜欢拿自己的年龄去说事,并且用自己的年龄去麻烦别人。 在他们看来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而真正重要的应该是他们的心态。只有好的心态才能够让自己更加的年轻。并且为老人做寿,如果很大的阵仗的话在老人看来是一种不吉利的做法。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样是提醒他们已经和了很长时间。因此有些老人真的是非常排斥给他们做寿。 其实无论老人做不做寿,我们都应该尊重,孝敬他们。让他们知道,无论自己活的多久,他们都是儿女心中最重要的人。并且做寿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让他们觉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常常带着老人出去看看世界旅旅游。 他们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的压力并没有真正的享受过生活在老了,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放下一切顾虑,去享受整个社会,整个生活带给我们的美好。就让他们觉得快乐,觉得美好,才是对他们身心健康的最大的帮助。因此我们不必执着为他们做寿这件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