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拔弩张!美国得州危机会升级吗

2024-01-29 21:16:56正观新闻07:05 150
声音简介

美国又出大事儿了。在美国南部边境,得克萨斯州的铁丝网纠纷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得州国民警卫队在美墨边境设置带刺铁丝网等屏障拒绝移民进入,同时也将美国联邦执法人员拒之门外。

随着事件发酵,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争斗也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是民主党政府要求拆除铁丝网,并获最高法院支持;另一方面是共和党主政的25个州州长联名“站队”阿博特,以“团结”姿态表达支持。纠纷背后有何玄机?事态将如何发展?记者为您解局——

矛盾的缩影

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27日在内华达州发表讲话,称赞得州州长阿博特打击非法移民立场。就在第二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公布针对国土安全部长马约卡斯的弹劾指控,“罪状”之一就是南部边境移民管控失败。

这张2021年3月27日在墨西哥华雷斯拍摄的照片显示,两名来自危地马拉的移民儿童在跨越美墨边境的里奥格兰德河后,遇到美国边境巡逻队的执法车辆。新华社发

众议院共和党人在弹劾指控中说,马约卡斯在移民问题上“有意地、系统地拒绝遵守法律”,导致美墨边境移民管控失败,有违公众信任,同时指责他妨碍国会调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铁丝网纠纷是得州与联邦政府长久矛盾的缩影,不仅关于移民应对,更涉及边境司法管辖权。

作为南部边境州,得州承受巨大压力。得州政府在26日发布的通报中再次抨击联邦政府处理移民问题不力,致使得州不得不依靠自身发起的“孤星行动”保护边境安全。

得州采取的举措包括在边境伊格尔帕斯镇设立带刺铁丝网等屏障。这里是非法移民进入美国的一条重要通道,尤其是当地位于美墨边界里奥格兰德河岸的谢尔比公园。据美国媒体报道,这一公园近来被得州官员“控制”,拒绝移民进入的同时,也把联邦执法人员拒之门外。

绕不开的大选

非法移民潮是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焦点议题之一。得州州长阿博特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而特朗普正把移民问题作为夺回白宫的关键手段之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此前报道,众议院共和党人先前着眼于今年年初弹劾民主党籍总统拜登,但受制于程序规则,加之一些共和党人对弹劾总统仍持怀疑态度,共和党人转而以马约卡斯为目标。他们认为,针对马约卡斯的弹劾有助于呼应共和党选民“让本届政府担责”的呼声。

美国媒体预计,弹劾案最终交由两党势均力敌的参议院审理时,马约卡斯将不会被罢免。分析人士认为,共和党意在通过此次弹劾,攻击拜登政府处理移民问题不力,从而为共和党候选人助选。

2023年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首都华盛顿白宫出席活动。新华社发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移民问题尖锐对立,应对移民问题的相关协议已持续难产。此前,得州、佛罗里达州等共和党人主政的州政府多次将非法入境的移民转运至民主党人主政的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洛杉矶和费城,作为向拜登政府及民主党发难的“武器”。“转运移民”已成为美国党派争斗的手段。

据美国媒体报道,得州2022年4月以来向首都华盛顿用车辆转运移民超过1.25万人,2022年8月以来向纽约市转运超过3.7万人、向芝加哥转运超过3万人,2022年11月以来向费城转运超过3400人,去年6月以来向洛杉矶转运超过1500人。

“对峙”还在升级

拜登日前表示,白宫团队正在同国会两党议员就一项移民法案进行谈判,以严肃应对“边境危机”。白宫此前多次抨击阿博特等共和党人利用移民问题制造“噱头”以达到政治目的。有民主党人呼吁拜登对得州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比如“联邦化”该州警卫队。

美国媒体报道说,得州当局与联邦政府在南部边境“对峙”前所未见,而且还在升级。《纽约邮报》社论称,拜登同阿博特之间的“战争”让美国面临出现宪政危机的风险。

这是1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雪中的白宫。新华社发

而特朗普则一边赞赏阿博特“阻拦”联邦政府拆除边境铁丝网的强硬做法,一边高呼如果自己再次当选总统,将坚决打击非法移民。

特朗普27日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发表讲话表示,在遏制移民问题上得州理应得到全力支持。特朗普说,他将给予得州“增援”而非“限制令”;如果再次当选总统,他将动员一切资源捍卫美国边境,打击非法移民。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大约270万名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其中约220万人从南部边境进入。去年12月,南部边境非法入境人数继续走高,截至当月26日累计约25万人。

分析人士认为,要想解决一个全球性的长期问题,没有一蹴而就的灵丹妙药。但如果事件持续发酵,会凸显拜登政府处理移民问题不力,无疑对共和党更加有利。

剑拔弩张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剑拔弩张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iàn bá nǔ zhāng,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自《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明 宋濂 《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笔力雄峭,有剑拔弩张之势。”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偶然把笔,学画兰蕙,风枝雨叶,纵横离披,亦殊有剑拔弩张之态。” 剑拔弩张的造句 1、双方各不相让,剑拔弩张。 2、在剑拔弩张的氛围中,这两家公司的谈判开始了。 3、两帮人物准备打斗,正在剑拔弩张之际,警察突至,把他们一网打尽。 4、有关20世纪30年代的旧争论令两国剑拔弩张。 5、两位青年人争吵得那么厉害,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6、然而这些对立的阵营依然剑拔弩张的相抗衡着。 7、在五个小时中,双方一会儿从谈笑风生变成剑拔弩张,一会儿又恢复谈笑风生。 8、对于这个结果的不满,大家差点弄得剑拔弩张。 9、屋子里摆设虽然精洁,一幅挂在中堂的对联却是呈现着剑拔弩张的气势,透露着主人不凡的胸襟。 10、她们欲壑难填,时而争风吃醋,时而为争夺权力而剑拔弩张。 11、这才是剑拔弩张的布鲁塞尔峰会的真实教训。 12、剑拔弩张的关系会因为报复行动而轻易升级。 13、双方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公安干警及时赶到,才制止了这场一触即发的械斗。 14、敌我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15、他突如其来的一个笑话,缓和了室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16、双方就这样剑拔弩张地对峙着,谁也不肯先让步。

剑张弩拔是成语吗?

是成语。《汉书•王莽传》“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剑拔弩张的意思

【解释】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示例】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箭在弦上 【反义词】销兵洗甲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例句: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震,剑拔弩张。” 明 宋濂 《跋重刻吉日癸巳碑》:“笔力雄峭,有剑拔弩张之势。”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丁年玉笋志》:“偶然把笔,学画兰蕙,风枝雨叶,纵横离披,亦殊有剑拔弩张之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稼轩 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水龙吟》等作,不免剑拔弩张……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札,斯为绝技。”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你们剑拔弩张,汗流浃背,到底做成了些什么呢。” 老舍 《四世同堂》四:“他还很自然,不露出剑拔弩张的样子。” 高阳《清宫外史》下册:法国兵舰在闽江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剑拨弩张,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

剑拔弩张什么意思?

[成语解释] 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典故出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近义词 ] 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箭在弦上 [ 反义词 ] 销兵洗甲 [成语举例] 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剑拔弩张,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义词 [语法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成语结构] 联合式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正音] 弩,不能读作“nú”。 [成语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弩,不能写作“努”。 [成语辨析] 剑拔弩张和“一触即发”;都可形容事态紧张;有时可以通用或连用。但剑拔弩张能形容书法雄健或气势逼人;“一触即发”不能。 [英文翻译] becoming dangerously explosive [成语谜面] 刀出鞘,弓上弦 原文来自:网页链接

剑拔弩张是成语

剑拔弩张jiàn bá nǔ zhāng [释义]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枯山扰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语出] 南朝·梁·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振;剑弩拔张。” [正音] 弩;不能读作“nú”。 [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弩;不能写作“没旦努”。 [近义] 一触即发 千钧一发 箭在弦上 [反义] 销兵洗甲 [用法] 用于形容双方冲突;已陷入唯唤一触即发的局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一触即发”;都可形容事态紧张;有时可以通用或连用。但~能形容书法雄健或气势逼人;“一触即发”不能。 [例句] 两位青年人争吵得那么厉害;简直到了~的程度。

成语剑拔弩张?

[jiàn bá nǔ zhāng] 出处 南朝·梁·袁昂《书评》:“梁鹄书如龙威虎振;剑弩拔张。” 释义 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剑拔弩张是什么意思

剑拔弩张 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 释 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 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示 例 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 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箭在弦上 反义词 销兵洗甲 灯 谜 刀出鞘,弓上弦

剑拔弩张是什么意思

剑拔弩张 剑拔弩张(jiànbánǔzhāng) 解释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示例法国兵舰在闽汪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箭在弦上 反义词销兵洗甲 灯谜刀出鞘,弓上弦

剑拔弩张的近义词

词 目: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解 释: 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 结 构:并列 感情色彩:中性 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用 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双方冲突 多用于紧张的个人或团体国家之间。 示 例:法国兵舰在闽江口出入频繁,而交涉方面~,看样子福州船局必难幸免法国兵舰的炮火。(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近义词:一触即发、千钧一发、箭在弦上 反义词:销兵洗甲 偃旗息鼓

成语接龙剑拔弩张

成语接龙剑拔弩张 (32个): 张灯结彩、 张皇失措、 张冠李戴、 张牙舞爪、 张口结舌、 张本继末、 张三李四、 张袂成阴、 张王李赵、 张惶失措、 张袂成帷、 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公吃酒李公颠、 张脉偾兴、 张大其词、 张唇植髭、 张甲李乙、 张眼露睛、 张眉努目、 张徨失措、 张眉努眼、 张口掉舌、 张大其事、 张嘴挢舌、 张眉张眼、 张大其辞、 张皇其事、 张王赵李、 张良借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