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551丨汲取智慧,从陈汤案例学习历史职场策略

2024-02-06 06:01:02芮淇讲书堂丨国学智慧06:19 5.1万
声音简介

漫谈历史与现实,带你穿越职场权谋。古代宫廷,将军王商因不满用奏章致使陈汤落败,朝廷奖惩背后藏利益之斗。究竟是争功过还是深层次的权力游戏?反映到现代职场中,领导的每个决策背后都藏着什么?点滴之中,观察人性,学会藏拙,或许你就是下一个职场高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历史背后的智慧,以史为鉴,让你工作更有章法。

00:02:03:政治斗争与职场智慧:从淳于常到陈唐的权力游戏

00:04:04:权谋与感恩:淳羽长与王闳的官场智慧与江湖情谊

00:06:08:深入历史,解读人与事:如何面对现实与挑战?

《资治通鉴谋略》和《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同?

《谋略》只是摘抄了《通鉴》中的一些文字,然后简单的翻译成白话文。

为什么取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资治”两字意谓著帮助。“通”则意谓著博通古今,“鉴”则有引为借镜之意。宋神宗亲自作了一篇序,赐给司马光。这篇序后来保护《通鉴》免遭毁版的灾难。

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历史作用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是什么史

编年体通史,就是按时间写的,有别于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写的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通史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媲美。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是24部书.而《资治通鉴》只是一部书. 《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有的是通史,如《史记》;有的是断代史,如《汉书》。它们都是以记述人物事迹为主线,来记载历史的。 《资治通鉴》则是编年体通史,不以人物为主线,但也是记载历史。 不过《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与正史略有不同,它主要是司马光为了给宋神宗提供借鉴,才从各种史书、资料中搜集素材,编订而成的。 所以,体例、目的都有区别。

最近想买本书~白话文像战国策资治通鉴之类的哪个好。我也没太看过书

古文观止就很好啊

求“智慧树_经典影视鉴赏”习题答案!

8258****

资治通鉴为什么不在24史里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史书,没有直接的关系。

求 《史记》《资治通鉴》《易经》 的哪个版本最好

中华书局出的

《资治通鉴》中的智慧,读史使人明智,史书中的独特魅力,你知道吗?

我知道。资治通鉴是一部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巨著,可以从中体会和学习古人的文化精华。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