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佛尊

2024-02-20 13:13:58斗音帝09:09 1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2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三大古佛是哪三尊佛?

      01       1、燃灯古佛,他是极乐导师阿弥陀佛的师父,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属过去佛之一;2、天元古佛,属久远劫古佛;3、本师释迦牟尼佛,其在久远劫以前就成佛了,在娑婆世界,只不过是以应身佛的形式现世,以为救度娑婆世界苦难有缘众生。       三尊佛是由主尊及左右两胁侍所组成的佛像形式,又称为三尊。这种样式最早起源于印度,如阿旃塔第九号窟,壁画上尊名不详的三尊像或在鹿野苑出土的佛陀以梵天、帝释为胁侍的三尊像,均是其例。三大古佛是指燃灯古佛、天元古佛、本师释迦牟尼佛。       “燃灯古佛”是极乐导师阿弥陀佛的师父,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属过去佛之一。是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大智度论》卷九亦云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天元古佛”属久远劫古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其在久远劫以前就成佛了,在我们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佛”,只不过是以应身佛的形式现世,以为救度娑婆世界苦难有缘众生!故,亦属于古佛;另外,尚有第一个成佛者,号“本初佛”、“北斗古佛”等等。

佛像上的三尊佛分别是哪三个?

寺院的大雄宝殿也就是寺院的正殿,也称大殿,其中的大雄就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德高望重的意思。在其中一般都供奉着三尊佛像。这三尊佛像中,中间的是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像的左手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右手边的是东方净琉璃光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因为地域横跨三世,他们也被称为“横三世佛”。

佛有多少尊?

细菌也有生命!喝一口水杀死几十万生灵,植物也有生命,吃一顿饭吞噬成千上万生灵!谁说佛家不杀生?宗教是矛盾的,深究烦恼无限无限! 回答者: hzzhh - 二级 ---------------------------------------------------------------------- 没错,细菌是有生命,植物是有生命。但细菌和植物是属于无情众生,虽有反应,却没有思想和记忆力。所以,吃植物不算杀生。至于水中的微生物,佛在世的时候,出家人喝水是需用过滤器将微生物过滤出去。但特别特别微小的,肉眼无法看见的,就顾及不到了。 至于谈到杀生,如果特指动物而言。构成杀生的条件是:有杀生的念头,和已经杀死。有无杀生的念头是至关重要的。若出于无心,可通忏悔。若有心而为,则是犯戒。 --------------------------------------------------------------------- 再谈提问者的问题:“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十种称号为:如来、应供、正遍知、眀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世、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十种称号的意思相同,无有区别。 燃灯佛也叫定光佛,有首偈言是这么说的“释迦往昔,七枝红莲,殷勤买献世尊前,受记在当然,法会重捻,微笑得真传。”释迦佛在《金刚经》里也提到了燃灯佛为他受记的事:“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是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只不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而极乐和琉璃世界均是佛国净土。只能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教是释迦佛所建立,关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均是释迦佛所发现的。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都是释迦佛亲口宣讲的,只因众生的根器不同,而开示不同的法门。好比医生为病人开药,不同的病要开不同的药,同吃一种药能治得好病吗?过去庄严劫曾有千佛出世,现在贤劫(弥勒菩萨将是贤劫第五尊佛)将有千佛出世,未来星宿劫亦有千佛出世。过去佛和未来佛所宣讲的教理都是他们觉悟后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目的都为渡化世人及尚未解脱生死的众生。

佛有多少尊

三大佛分别是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释迦牟尼主要主宰佛教的婆娑世界,是佛教的创立者,是至尊。 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又称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他主要指引人们通往极乐世界。 药师佛在东方琉璃世界里,主宰着佛教所说的善恶因果。 一般我们可拿到的大雄宝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祖,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 拓展资料: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 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本尊佛是什么意思

“本尊”这个名词可以有六种解释: 第一名称:本尊就是正尊、正佛的意思。比如,这个寺院的本尊及主佛是如来佛,我个人修炼的本尊及主佛是普贤光明佛,净土宗的本尊是阿弥陀佛。 第二,中心人物,就是身份,比如,这次活动的本尊是谁,相当于这次活动的主谋人是谁。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本尊是主佛的意思,就是主要佛,比如,这个唐卡里的主要佛及本尊是普巴金刚,这个寺院的主要佛是大日如来佛。 第三偶像,就是崇拜的偶像、崇拜神,神就是他的本尊,叫做本尊神;崇拜佛,佛就是他的本尊,叫做本尊佛;崇拜菩萨,菩萨就是本尊,叫做本尊菩萨等等。

请尊佛会回家

确实,每个城市都会有,但你说的长安镇则不知道了. 你可以到东莞市里找找. 或者找到任何一家寺院,一打听就行了.

真是有两尊佛同时出世吗

同样的地方,依次的就有。 同时同地方,没有。 因为根本导师只有一个,一个佛土,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位佛教化的地区。  如果同时同地,有两尊佛出世,我想,那样容易出现分裂,教派,拉帮结派,对立,斗争。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哪尊佛

佛是以度众生为本怀,佛的愿望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希望这一切众生快快成佛。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建立道场,就为这么一桩事情。为什么佛劝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因为那个地方使我们一生圆满成就。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劝勉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在《大藏经》里面,佛劝我们求生西方净土的经论就有一百多种,可见西方净土之殊胜! 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佛这种净土也不在少数,甚至于有许多世界比极乐世界还要殊胜,佛为什么不叫我们到那里去,偏偏叫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通常在理上讲,佛佛道同,成了佛,佛是绝对平等,决定没有高下,为什么世尊特别赞叹阿弥陀佛,亲口宣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中之王”,这就有高下;“光中极尊”,那就不平等——阿弥陀佛跟一般的佛就不平等了。 诸位要知道,理上是平等的,事上不平等。事上确实阿弥陀佛比一切诸佛要超胜很多,原因在哪里?他在因地发的愿与一切诸佛不相同。 因为因地发的愿不相同,所以在兑现的时候,殊胜之处也就不相同。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愿,那个愿之伟大,确实很多诸佛比不上,所以成佛之后,在相上讲,那种果报庄严就不能跟阿弥陀佛相比,这就难怪他的这个道场、这个国土,是十方一切诸佛所赞叹。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求道、修行、积功累德,跟其他诸佛确实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对他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把阿弥陀佛赞叹到极处了,这样一个人,你不亲近他,你去亲近谁?

我还想听听“佛心”,在佛经中有何典故。望各尊者指教。

【二光】 (名数)一、色光,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众生者。往生论注谓之智慧光。六要钞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为体。(中略)是故照触称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称耳。私案:观佛三昧所观所见之光明等可预身光之者耶?”选择集决疑钞三曰:“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论注称智慧光与今同也。”【又】一、常光,诸佛身常放之光明也。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明阿弥陀佛无量之光明是也。二、神通光,诸佛对一机之众生以神力特放之光明,如释迦之说法华经,照东方万八千土,弥陀佛之放神光,临月盖门是也。见辅行一。“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寻则不言放。寻外之光故云神变。”见观经记三,选择决疑钞三。【八叶肉团心】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三处传心】 (名数)谓禅宗也。世尊三处传心于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于多子塔分半座,一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禅宗象鉴曰:“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会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曾无之,但如是禅家公案因缘,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大定智悲】 (术语)大定大智大悲,是佛之三德也。佛心澄明,谓为大定。以澄明故,照一切法界,是曰大智。以照一切法界故,于苦众生生救济心。是为大悲。又谓之智断恩之三德。以大定断一切之妄惑。是断德。大智即智德。大悲即恩德也。此中前二者为自利之德,后一者为利他之德,此三者以之圆具自他之万德。不动经曰:“唯圆满大定智悲无不具足,即以大定德故坐金刚盘石,以大智德故现迦楼罗焰,以大悲德故现种种相貌。” 【大信】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我还想听听“佛心”,在佛经中有何典故。望各尊者指教。

【二光】 (名数)一、色光,为佛身所发之光明,眼可见者。亦名身光。二、心光,为佛心所发之光明,常照护众生者。往生论注谓之智慧光。六要钞三末曰:“言心光者,此非光分。身相心想,其体各别。只就义门,宜得其意。以佛慈悲摄受之心所照触光名心光,是念佛行相应佛心。其佛心者,慈悲为体。(中略)是故照触称名行人之大悲之光得心称耳。私案:观佛三昧所观所见之光明等可预身光之者耶?”选择集决疑钞三曰:“心光者佛心所起光明,故名心光。论注称智慧光与今同也。”【又】一、常光,诸佛身常放之光明也。如释迦佛一寻之光明阿弥陀佛无量之光明是也。二、神通光,诸佛对一机之众生以神力特放之光明,如释迦之说法华经,照东方万八千土,弥陀佛之放神光,临月盖门是也。见辅行一。“若放一光等者。常光一寻则不言放。寻外之光故云神变。”见观经记三,选择决疑钞三。 【八叶肉团心】 (术语)密家之说,吾人之心脏名肉团心,其形如合莲华。若修瑜伽观而三密相应,则开敷而为八叶,于中胎及八叶显现胎藏界之九尊云。菩提心论曰:“凡人心如合莲华,佛心如满月。”【三处传心】 (名数)谓禅宗也。世尊三处传心于迦叶:一灵山之拈花微笑,一于多子塔分半座,一于双林树下由棺中出足。禅宗象鉴曰:“世尊三处传心者为禅旨,一代所说者为教门。故曰:禅是佛心,教是佛语。”然说拈花微笑事之大梵天经,其出处不分明,多子塔前分半座双树下出足事,诸经虽有其事而如五灯会元所“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曾无之,但如是禅家公案因缘,常底之事,取其意可也。 【大定智悲】 (术语)大定大智大悲,是佛之三德也。佛心澄明,谓为大定。以澄明故,照一切法界,是曰大智。以照一切法界故,于苦众生生救济心。是为大悲。又谓之智断恩之三德。以大定断一切之妄惑。是断德。大智即智德。大悲即恩德也。此中前二者为自利之德,后一者为利他之德,此三者以之圆具自他之万德。不动经曰:“唯圆满大定智悲无不具足,即以大定德故坐金刚盘石,以大智德故现迦楼罗焰,以大悲德故现种种相貌。” 【大信】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大慈悲】 (术语)大慈大悲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