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第四品译文】妙行无住分: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2024-03-17 22:40:29略懂听书馆02:59 7812
声音简介

《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助”译文


在《金刚经》第四品经文里,佛回答须菩提的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再者,须菩提,菩萨对于一切的事物,应该没有执着,要用不执着的心来施行布施。要不执着于事物的外在表现而布施,也就是说,布施时要不执着于耳朵听到的事物的声音、眼睛看到的事物的外形、鼻子闻到的事物的气味、舌头能尝到的事物的味道、身体能感受的事物的触感、还有意识感觉和心中所想。须菩提,菩萨在布施中,应既不执着于布施的财物和接收的对象,也不执着于自身布施时的内心的想法,不执着于诸相。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菩萨如果能这样不执着于诸相而布施,那么因布施而获得的福德是不可想象和无法估量的。须菩提,你可以想象东方虚空的大小和边界吗?”


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


佛继续问:那么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还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四维以及上方、下方的虚空,你可以想象它们的大小和边界吗?


须菩提继续答:不能,世尊。


佛说: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于诸相的布施所获得的福德,就像十方虚空一样,是不可想象和无法估量的。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不执着于本心而布施,这样就能不起妄念,安住于清净的菩提本心。



不住相布施是什么意思?

1.不住相布施,就是不把自己的布施当回事。按《金刚经》说的是施的时候心中无我无有被施者也没在意施了多少钱。 2.按上面的定义,选择布施就是着相了。佛经上讲菩萨布施,是求眼施眼、求心肝施心肝,而不过问他拿去有用没用、或者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3.佛经上有个著名的故事,说有个人很穷,遇到佛又想供养,只好把自己身上的破麻布脱下来叫人送去给佛,而自己光身子只好躲在屋里不出门。由于这个真诚的供养,他以后生生世世都为国王。布施也如此,不在于钱多少,不在于布施给谁,关键在心真诚就功德无量啊。

何为布施?何为布施,不住于相?

帮助别人,成人之美等等都是布施,不住于相,我的理解是就是帮组需要帮助的人儿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同时帮助后立刻就忘记,不把这事留在心里挂在面上。

无住生心,无相布施

无住生心是一个比喻,不是真实相。应野哪孙无所住,一切放下,与本性契合,自然就能生起智慧。 就像“风平浪静”一样,风平自然浪静,浪静岂无风平?缓缺二者实际上是一个。 再比如“水清月显”,水清自然月显,而不是水先清了之后,再来个月显。 当你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之后,无住生心的境界也放下了,才是真正的无住生心。 无相布施为菩萨的境界,凡夫实难达到。外舍世界,内舍身心,即大布施,即无相布施。也可以解释为外无被施之人,中无所施之物,内无布施之我,以清净心令众生生欢喜,即无相布施。简单的说,无条件帮助一切众生,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你帮助的众生误会你毁谤你,欢喜接受,毫无怨言,做到一切放颂链下,连嗔恨都放下了,是名无相布施。

不住相布施是什么意思?生活里要如何做到?

用心做,不要太刻意为之

金刚经里的无所住心,是指什么意思?

心里不记挂任何东西!

老人记不住东西,刚说完的事一会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考虑是脑细胞损伤,脑组织萎缩,丧失功能所致,因人,因病而异,有的衰老的快,有的衰老的慢。适当的调理可改善。。注意,保持心情愉快,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与人沟通。锻炼身体,做一些事情。可口服脑灵素、尼麦角林,滴注脑活素,毗拉西坦注射液。

有本文学书 叫什么的影子 大家能记住吗?好像刚出来的

偷影子的人?

为什么我会记不住刚发生的事情

三岁的小孩子记得一岁半时发生的事,但是人长大以后却很难再记起三岁前发生的任何事。人类的长时记忆从三岁后开始。三岁以前的记忆封存在了大脑的潜意识深处,在催眠的情况有可能会重新记起。

如何记住世界地图上各个国家的分布

记住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在短时间内很困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一般没事可做,有时间的话就看一下地图。我的房间内有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没事就看一下,所以我的地理是最好的一科,也不用担心考试,看地图的时候,把老师所讲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地理学起来就很轻松了。其次,一般只要记一下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就行了,不必每个都记住。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真正修行的人(菩萨)是这样做(放下,即极高深难为的“内布施”)的,心中一切现象不留,有如“风来竹面,雁过长空”。为什么呢,修行要有胸襟,要有这个境界了,福报就太大了,大到想像不到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