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荆轲刺秦王

2024-03-04 22:18:28广州李沛聪15:12 1993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99 喜点/集
声音简介

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文武双全。

荆轲刺秦王的荆轲简介

荆轲(? - 前227),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燕人称他为荆卿。荆轲喜欢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曾游说卫元君,不为所用。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首级及燕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中荆轲要等的人是谁啊

是盖聂,徐夫人心中最佳人选,荆苛曾与此人发生口角,多亏宋意解围,他也是武平的朋友。

荆轲刺秦王的成语是啥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扩展资料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末年,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求一本武侠小说的书名,关于荆轲刺秦的

史记里有记载

文言文荆轲刺秦王全文翻译

荆轲刺秦王前的心理活动?

成功乎 失败乎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

“荆轲刺秦王”的下一句是什么?

一去不复返!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