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焚:不同的阶层,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2024-03-22 10:20:15职场法则03:24 890
声音简介

父母育儿也分层次,五层金字塔,你在哪一层

1 第一层次 舍得给孩子花钱 现代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除保证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买啥”。家里条件没那么好,还会觉得是对孩子的亏欠。 有的家长不惜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暑假花3万给孩子报补习班等等。其初衷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通过这些外在条件辅助孩子更好的学习。 同事张哥说“儿子跟我一点也不亲。我这天天忙着工作,加班、出差,不都是为了给他多挣些钱花!”另一同事反驳“现在讲究的是陪伴。你再不陪孩子,孩子就长大了!” 父母为小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是应该的,但仅仅在金钱上,在孩子的低层次需求上付出是远远不够的。 2 第二层次 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一样。“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有两位爸爸: 一位爸爸为了做生意,赚更多的钱,他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过程。儿子出生、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他都没赶上。他没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甚至仅有的几次送孩子上学,还经常搞错班级。 另一位爸爸在业余时间会陪女儿讲故事、散步、做游戏……逢人就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跟自己特别亲。他说“时间不白花,收获的都是幸福。” 你觉得两位爸爸,两个孩子谁更幸福呢?答案不言而喻。时间挤挤总是有的,钱是赚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舍得为孩子花点时间,与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过程,别把自己当成家庭教育的局外人。 3 第三层次 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什么是教育的目标,可能很多家长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你想培养孩子具有的品质:善良、正直、勇敢、诚实、自信;你想让孩子成为有出息,有前途的人:上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找好工作、有幸福的人生;这些就是目标。家长根据这些目标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是完成教育目标的过程。 但事实上,很多人对教育孩子没有具体的目标规划,想一出是一出,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三年级的芳芳诉苦:她妈妈给她报了十个辅导班,占据了她所有的休闲、娱乐时间,她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学习机器。除了常规的数学、英语补习,还有一系列特长培训班,每天放学就是噩梦的开始。而一些舞蹈、书法特长班都是爸妈让她学的,她并不喜欢。 孩子不感兴趣,学这么多的意义何在?与其画个好大的圆,将来无法填满,不如脚踏实地,完成每一个可行的小目标,前提是这些目标的设立必须是和孩子一起规划的。 4 第四层次 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托尔斯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初的学习、模仿对象。 同学小林上学的时候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经常把头发染的五颜六色,通宵玩游戏,玩极限运动,怎么潇洒怎么来。但她结婚有孩子后像变了一个人,每天用规律的生活来替换从前的率性。为了陪孩子学习,她还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她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还为自己更新了知识库。 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当代家长不像从前只根据经验教育,而是对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孩子心理健康学习都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让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加合理,让孩子的成长少走一些弯路。这就是言传身教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5 第五层次 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并以身作则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都知道,嗯哼是个很“难搞”的小朋友,有时候面对任务,他没有安全感,对未知的事情感到害怕,当别的小朋友都去做的时候,电视机前的你可能已经责备他胆小爱哭了。 但杜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嗯哼这个任务不存在风险,不会遇到可怕的东西,要勇于尝试,你可以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试一试,爸爸永远支持你。 但现实中很多家长是怎么做的呢? “再哭就不要你了,丢人” “你怎么不学学人家” “笨死了”…… 为人父母,最高层次就是时常给孩子怀抱、温暖,支持、鼓励孩子去发挥,而父母就是他坚强的后盾。

“低层次父母”才爱和孩子讲大道理,一流父母都怎么做?

当孩子犯下错误的时候,每一位宝妈宝爸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处理方法。 比如有的家长会选择冲孩子发脾气,让孩子通过恐惧来“长记性”,结果不仅吓到了孩子,还影响了亲子关系。有的家长则会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让孩子来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 然而你知道吗,遇见事情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孩子仅仅七岁就学会顶嘴 李姐今年三十二岁了,与爱人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小雪。 今年七岁的小雪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面对李姐的管教时,不仅不表示顺从,还在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顶嘴,让李姐感到头痛不已。 其实孩子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李姐记得在孩子小的时候,每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她就会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的理由。 而孩子也总会乖巧地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还会向李姐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然而随着李姐对孩子说服教育的次数多了,孩子慢慢开始不将李姐的话放在心上。 甚至每当李姐开始教育女儿的时候,小雪脸上还会出现一副不耐烦的表情,虽然嘴上说着知道了,却能让家长轻易感觉到她不以为然的态度。 不知不觉在李姐教育小雪的时候,忽然发现孩子学会了顶嘴。小小年纪就这么难以管教,这让李姐又惊又气,有时候实在忍不住,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一巴掌。 孩子这短短几年的变化不禁让李姐感到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妥吗?为什么女儿会变得越来越顽皮呢? 爱和孩子讲大道理,通常是“低层次父母”,一流的父母都这样做 ①平稳孩子的情绪 当家长发现孩子犯了一些错误的时候,首先应该让孩子的心绪平定下来,不要因为犯错而情绪激动,影响到自己的思考。 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犯了错误,只想着急冲冲的和孩子讲一些大道理,而孩子在这个时候充满反抗情绪,根本就听不进去,会很容易激起逆反心理,让家长的说服教育起到反作用。 ②引导孩子冷静思考 等到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家长可以通过积极地沟通,引导孩子发现问题的原因,让孩子主动去思考更深层次的东西。 ③尊重孩子的想法 有时候之所以孩子会犯下错误,并不仅仅因为顽皮好动。 孩子的想法会和成年人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可能在家长们的眼中孩子是犯了错误,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的话可能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的想法合情合理的话,家长应该选择尊重,而非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和你说句贴心话 孩子们的思路总是天马行空,家长们一味的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很难能一直起到好的效果。 当孩子年纪越来越大,懂得越来越多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可能还会对孩子们起到反作用。 希望大家不要做“低层次的父母”,遇到事情不光去对孩子讲大道理,而是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大学阶段的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大学阶段的我们能够为父母做很多事情,以下这些事情是我们力所能及且应该做的。 一、放假在家时 1、帮父母做做家务 放假在家也不要整天吃喝玩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拖地、洗衣服、还可以给父母做饭,让辛苦工作一天的父母能够好好在家休息一下,是我们做子女的最好的孝顺。 2、多陪伴一下父母 有很多学生在家不是一直待在房间里玩就是出门玩,我觉着我们在学校这么久都见不着父母,回家了就应该好好陪陪他们。 就算是晚上吃完饭一起在客厅看电视也是可以的,陪父母散散步、出门逛个街、多聊聊天,在短短一两月的时光多陪伴父母胜过千言万语。 3、做个假期兼职 像暑假有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找一个兼职赚取生活费,不仅能为父母减轻负担,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 做辅导班的代课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约工作一个月,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可以自由分配。 二、在学校时 1、努力学习,学业有成 学业有成是我们大学期间最应该达到的目标,也是父母最期盼的事情,更是我们能为父母做得最正确的事情。 学好专业课、培养各种技能、积累经验,为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做好准备,也是给父母供我们读书最好的回报。 2、勤工俭学,减轻父母负担 如果自己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个兼职或者校内岗位勤工助学,这么做算是为父母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要记住不要耽误学习哦,否则得不偿失。 3、照顾好自己,别让父母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离家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在外地上学的我们来说,能够照顾好自己,生病吃药看医生、离校出远门要告诉父母、要时刻保持与父母的正常联系等等,只有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父母才能安心的在家工作生活。 4、时常给父母打个电话 孩子在外地上学,父母其实都希望他们能时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有时候你可能会想,既然都想我了为什么不主动打电话呢? 我觉着父母他们不知道你有没有下课、有没有时间,不敢打扰你,所以才不会主动和你联系,所以有时间就和父母打个电话吧,他们一定会高兴的。 大学阶段的我们还没有能力去赚钱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陪伴他们,所以努力学习、照顾好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就是我们能做到最好的事。

父母阶段的人应该看什么书

看关于一些孩子励志方面的书

大学阶段的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大学阶段的我们可以边学习边参加各类有益活动,积累社会经验,还可以勤工俭学,减轻父母的负担,如果有能力有资金还可以创业。

青少年不听父母话,打骂父母该怎么教育孩子?

这种情况的出现实在很痛心,孩子不懂事不说,父母也是一再的忍让,造成孩子这般放肆,家庭中孩子也没有比较害怕的长辈,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还是父母的溺爱,溺,迟早会害了孩子 孩子打骂父母一般的心理动机是,“我有需求,你要满足我,我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我现在就要你满足我的需求,立刻马上”(故而采取打骂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①之前和父母打闹,父母出于宠爱,故作退让,给予我奖励(此处为打骂父母的萌芽状态),②孩子以哭闹的形式表达需求,只要一哭闹,大人立刻满足,孩子认为这招很灵,③孩子渐渐长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意识,哭闹的形式在父母面前好像渐渐不适用了,(此时爷爷奶奶最宠爱,父母也忽略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附加一些让大人关注我的方式——打骂,④有一就有二,每有一次就强化一次孩子认为这样做有用或者这样做是对的) 前面分析了青少年打骂父母动机,希望解决这类问题,有所感悟。 个人认为,题主题中的父母,应该狠下心来,在孩子面前发一通脾气,向孩子表达一下这么多年承受孩子无理取闹的感受(切记不能一味的诉苦),然后说孩子身上的问题,发展到孩子和你赌气的程度(但你要视孩子的个性程度,决定是否退让,即使退让也是有效果的),接下来,该关心关心但不刻意,该吃饭吃饭爱吃不吃,孩子不吃饭饿了找吃的的时候或许就是孩子有所转变的时候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作文

对于父母教育孩子,我有很多的看法,现在我就来说说。      有些父母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打了骂了又能怎样。孩子只不过对父母的恨又多了一点,又不是打了、骂了之后学习就提高,就比平时自觉。并不是这样,父母打孩子只是解了自己心头的气,父母打了之后可以当什么事都没有,可孩子呢?想过我们孩子的感受吗?我经历过这些事,小时候,我有提数学题不会写,那时候我又特别喜欢哭,只要爸爸一教我写作业我就会哭,因为爸爸太凶了。爸爸只要一看见我哭就用手扇我脸,要不就是拿衣架打我,我越哭得厉害,他就打得越厉害。那时候,我甚至有些恨他,所以我现在最忌恨别人打我脸。父母一般都会认为,打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嘴上时常挂着一句: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还是劝那些对孩子使用暴力的家长,不要再打孩子了,孩子也是有自尊的。    还有些父母虽然不打孩子,但他们有更可恶的方法,就是用钱去给孩子的成绩提高作为奖励,这个方法一点都不好,因为在孩子身上没有钱的时候,他们会存钱,等到身上有钱了,他就会大量的花。因为在之前从来没花过那么多钱,突然一次就会感觉非常爽,时间一久,这就成了习惯,没有了存钱的习惯。    其实父母只要对孩子好点,孩子就会听你的话,孩子做错了,父母批评几句就行了,然后告诉他错哪了,以后不要再错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外国阔佬对孩子的“苛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家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他的家族至今亦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约翰。他尽管那么有钱,却从不娇惯儿子,从小教育儿子生活要节俭。      约翰.洛克菲勒从父亲手里接过家产以后,继承了父亲重视节俭、严格教育子女的家规。约翰有五子一女,在入学以前,约翰从不给孩子零用钱,孩子上学以后,才给他们少量的零用钱。      约翰.洛克菲勒认为,富裕家庭的女子比普通人家的女子更容易受物质的诱惑,追求更多的享受,贪图走最平坦的道路,因此,“富人进天堂比骆驼钻针眼还困难。”他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了使洛氏家庭后继有人,不断发达,自小严格要求孩子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绝不容许轻易浪费。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也是如此“苛求”孩子的。约瑟夫曾担任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和驻英大使,是美国最大的五大企业家之一。他给每个孩子存了1000万美元的委托金,但是他决不允许金钱腐蚀孩子,不许孩子谈论钱,尤其不允许在餐桌上谈论钱。肯尼迪成为总统以后,曾回忆起他在10岁时的一件往事,那时他向父亲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父亲将他的零用钱从每周4角提高到6角,但是父亲断然拒绝了他。      你也许会将洛克菲勒父子以及肯尼迪父亲的想法或者做法归因于一种社会文化的原因。其实,即使在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一些贤明的帝王将相,也都崇尚节俭,主张自小培养孩子以奢靡为耻、俭素为荣的美德。      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做父母的如何关心孩子的教育?

教育孩子copy方面的书很多。要买些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有关儿童心理方面的书先看看。不了解儿童每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把正常发展阶段的问题扩大化,造成教育失误。而有些是问题的问题却被忽视。另外也要多和周围的家长沟通,这样会获得很多信息,帮你横向了解孩子的现状。 要和孩子经常沟通,多听孩子说。从中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想法,遇到的问题。自己是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很多家长误以为心理学是只有当孩子有了心理问题才要看心理学的书。其实心理学从各个方面论述孩子成长问题。很有指导意义。 为防止错买,你可以先看看书中对作者的介绍,如果是北大、北师大、华东师大这些院校编的书,一般比较可靠。 也可以上网按照作者名查询一下作者的身份再决定买不买。当这类书读得多了,你自己就有能力辨别出优劣,决定购买了。

孩子们应该如何面对父母的教育?

我以前也有这个顾虑我从高中就在外地上学了。我们总是*心安理得*的向父母索取着,我马上毕业了,在着6年半里我慢慢总结: 1: 交流 有话就和他们分享 (无论好与坏事)好的他门会替你高兴,坏的他们会给你好的建议(毕竟他们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多)。像我上高三的时候交了个男友放假回来通电话(电话费当月几百)他们问我,我试着说了,他们不但没说我还和我分享了他们情窦初开时的事情,让我有了正确的目标,后来我和男朋友都考入了不错的大学,到现在我们一起奋斗找工作。从那后我有事就和他们说反而他们很放心我也很开心。 2: 努力学习 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他们没想从我们身上得到任何东西,他不会愿意要我们去打工挣的那一点点钱而是想看到我们的成绩,他们想我们以后“有出息”这是他们的无偿奉献! 3: 做力所能及的事 请问你给父母端过几次洗脚水? 请问你吃完饭主动收几次拾桌子? 请问你主动洗过几次碗? 请问你有几次主动给父母捶背? 只这四个问题我有一年回家没有多做一个假期也就做了一两次知道么,收拾桌子洗碗后他们说我真的长大了(那时我20了)!我给我爸捶了一会背他就说不用了累坏你(但我看到他笑了)。洗脚水端来了妈的眼睛红了!他们别无所求只要你有关心他们的那份孝心,不用做多他们就会知道你的心里有他们关心他们,父母会决的没白养你、没白疼你,长大了会疼我们了。这是安慰,父母会很开心! 4: 多在家几天 有几年放假回家我觉得和父母呆着,没意思,要去这个同学家住两天那个同学家过个夜,小学聚会晚回一会儿(半夜一两点才回)中学聚会多喝点十点多回,(回家就睡半夜还吐)妈帮你收拾给你端水,看着心疼!虽然嘴上骂你,疼在她心尖上啊!我不领情肯定第二天早上不吃饭就出去“玩”了,他们呢也没心情吃早饭了,还要工作一天,我们于心何忍!他们就想和他们一起看着你吃早饭,看着你按时睡着!看电视和妈聊聊感情片,和老爸喊喊足球,侃侃拳击,对这社会、学校的看法。如此而已! 但话说回来这些是你发自内心做的才能让父母开心让自己心安!现在我们长大了该为父母付出一点点,不,不如说还那一点点!!这辈子我们都还不清,那就做点什么让他们开心多活两年,让我们多还两年吧!! 这是小女子的拙见,本人自视还没资格教别人, 互相学习!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