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如果生活没了文学

2015-09-29 19:58:40中华名人演讲录音13:58 3.5万
声音简介

想到一个在美国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学中文,说“陆陆续续”是什么意思,“陆陆续续”意思是“慢慢的,慢慢的”。后来那孩子就造一个句子,“天快黑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我总说,中国在二十多年前,是非常贫穷的,是世界上有名的贫穷的国家,但这么贫穷的生活,给了我们这代人的是非常非常多的,富有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故事的富矿,能够开采出很多故事来。我觉得出生在我这样一个家庭里,我的父亲是一个作家,我的爷爷曾经是个作家,所以如果不做作家,倒是也奇怪了。我的父亲跟我说,你是为文学生的。人家问他,你这辈子最好的作品是什么,他就回答了一句,“我的一生最好的作品是我女儿”。他就是《铁梨花》的原作者,他叫肖马,后来他说“我最近改名字了,改成肖也是”,人家说“你为什么改成肖也是呢”,他说,人家介绍我都说了,“这是严歌苓,这是肖马先生,也是作家”,他说“我就是肖也是”。就是这么个老爷子,特别好玩。他去年去世了,所以我今天的讲话,也是为了纪念他。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爸爸是拉小提琴拉得挺好的,然后画画,画油画也画得很好,他的写作也写得很好,所以他是非常多才多艺的。每次从外面回来到家里,第一个曲子就是……就是这么一个梦幻曲,所以我爸爸这一辈子就是活在梦幻曲当中的这么一个人。我爸爸的图书室呢,全世界的经典都有。我爸爸对我态度就是你爱看什么看什么,那我妈妈就说,你要看看女儿在干些什么,整天都在看些什么东西,乱七八糟的。我爸爸就说,孩子要看什么就看什么。我最爱看的是《唐璜》、《战争与和平》,当然《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我只看和平不看战争,就是看他们谈恋爱的这些地方。《唐璜》是非常好看,又有历险,又有爱情。后来我就跟小朋友们讲故事的时候,我连没看的地方,我都把它都给加上了,让那故事连起来,所以那时候我最开始创作的最初期。我妈妈是个话剧演员,我就记得小时候,她就给我背莎士比亚,罗密欧,罗密欧,什么什么的,哄我睡觉的时候。实际上他们没有打算让我做作家,或者干嘛的。

 

小的时候大家都说,你的条件很好,你可以去唱歌,你可以去跳舞,我就一直以为是一个应该在舞台上过完一生的人。后来发现跳舞也不行,唱歌也不灵,突然有一天就发现我可以写作,就是在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不到二十岁吧。然后我就说我要到前线去,当然那时候女兵不能到前线,那你就到前线的包扎所吧。然后我就去了以后,看了一千多个伤兵,一天晚上抬下来,所以这种时候对我催化的那种成熟一下子就发生了。战争胜利了以后,我就觉得跳舞这种东西已经不足以表达我自己,我一定要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那么什么样的方式呢?那就是写作。当时这种特派记者到前线去,要写一些小报道,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多记者,就那么一个突然的转折,使我成了一个部队的创作员。

 

后来我到了1989年的时候,我就觉得应该有另外一个地平线,来开始作为作家的新的一个起跑点。当时我要考托福,要知道当时我的英文只会abc,根本就不能够达到要求,出国就是不可能的事。那我怎么办呢,我就拿了三本《新概念英语》,我每一本都背下来了,然后胳膊上都写满了单词,然后整天就在餐馆里打工的时候看一眼,看一眼这,看一眼那,然后就把单词也这么背下来。到了美国我第一次考试,我就记得,人家说你能考过500分就不错了,就你这样学英文。后来,我第一次考了540分,当时的研究生要550分最底线。后来我就上了个强化班,看看能不能弄到600分,因为如果我今年考不上奖学金,那就意味着这一年我还得学英文。托福在同一个时期,每个城市都有考场,我在Buffalo考完一场以后,我又飞到纽约考一场,然后再飞到芝加哥考一场,这样的话,我可以拿到一个最高的,这三个考场里,拿到一个最高的分数。这样的话,我就考了一个577分,我就拿到了全奖学金,真是没白吃苦。

 

还忘了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一个幼儿园的好朋友,介绍了我一位男朋友,他是美国的一个外交官。到了年底,这个美国外交官要汇报他结交的人,然后他就写到,填了一个“认识一个中国女孩”,这个性质是什么,也有个abc的选择,然后就勾了一个“结婚对象”,要跟我结婚的。填了这个表一递上去,好了,美国的FBI,我功课那么忙,每个星期都要跟他们谈话。你小时候干嘛的,你爸妈干嘛的,谁给你介绍这个人的……然后这个都弄完了,可是他们还是对我耿耿于怀,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就跟我说,我们决定要对你进行一个测谎试验,我老公一听就炸了,他说这绝对是一个侮辱,他就不做了。把这个外交官的牌子,进国务院大门的那个,剪成四半,放在一个信封里,放桌子上走了。我说,哎哟,你怎么让我失去一个这么好的体验机会,我特想知道他到底测不测出来谎啊,我说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经验。我老公说,你的生活还不够有意思的?这就是我在美国的第二个特别有趣的阶段。

 

1992年忽然接到一个电话,他说我是导演《喜宴》的李安,他说我想跟你买一部小说的版权,《少女小渔》。当时我就,当时那一笔钱,我觉得好大的数目,可以让我挺无聊的写好长时间的小说,是吧。同一年就有三个人来买我的版权,一个叫李翰祥,香港的。然后接下来就是朱延平,是一个台湾导演。所以在同一年,我有三个剧本版权卖出去了。这样子的话,我在海外就变成了一个应该讲就是专业的作家吧。

 

而每到一个地方,每一种文化,每一种语言,使你不断地来感受中国语言,就觉得这个华语,确实是人类最美丽的一种语言。所有语言都是听的,只有华语是图像的,它从最开始的象形发展出来,所以我们的语言是看的,所有这个我觉得非常了不起。我们学校教俄国文学经典的一个俄国老师说,世界上有三本小说一定要读,当中第一本他提到就是《红楼梦》,第二本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然后第三本就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可是我就觉得,看完了《红楼梦》的翻译以后,我就觉得那人家怎么能够把曹雪芹的那种禅机,他那种禅意,再加上他吃喝玩乐的描述,中国文学里的思想,怎么能够去让西方人来欣赏,我就觉得这真实太难了。

 

我自己用英文写小说,也把自己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在翻译过程中,它必定要失去那么多,所以我就觉得,我还有余生,可以希望能够做一个哪怕是一个独木桥,在这两种文化之间,能够起那么一点点作用。当然我知道真的是太难了,中国语言确实是太棒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生命就需要一种浓烈度,只有写作能够给我,就是你不求后果,你不求一种利益,不会使你烦恼,所以写作是给你这样一个世界。你可以让你的人物来宣泄的,其实你最秘密的情感。当然最最根本的一点是,我想把中文写成一个,就是能够通过我的手来创造,很有严歌苓风格的中文。

“苓苓”是什么意思?

苓苓就是 女儿的名字

苓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岑楼齐末 【拼音】:cén lóu qí mò 【简拼】:clqm 【解释】: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

花苓和茯苓是一样的吗

花苓我没听说过,但是苓花倒是有的,苓花一般指的就是茯苓,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五苓散为什么叫五苓散?

本方为化气利水常用方剂,五苓散中的“苓”通“令”,意思是命令水行之意!并不是说方剂里面都是和苓有关的药物组成!

茯苓是什么?

性状】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性味与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茯苓有什么用?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茯苓是什么

是一种药材,可以煲汤治疗各种病症

茯苓是什么东西哦?

茯苓 fǘ líng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 原植物形态: 菌核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直径10-30厘米或更大,常生于松树等根上。新鲜时软,干后变硬。有深褐色、多皱的皮壳,内部粉粒状,白色或淡粉红色。子实体伞形。 性味归经: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如五苓散。 健脾宁心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如参苓白术散。 药用时内服: 煎汤,3-5钱;或入丸、散。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中成药: 桂枝茯苓丸、参苓白术丸、五苓散 药膳: 茯苓赤豆薏米粥、茯苓大枣粥、茯苓车前子粥

有关茯苓的成语

惊才风逸 jīng cái fēng yì 【解释】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结构】主谓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指人的才华

童祥苓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介》,就是简单介绍,谁会想到竟然引起了全国戏迷朋友的热议关注。可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向低调、谦和、与世无争的梨园伉俪童祥苓、张南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在微薄上向有关方面发出了愤怒的责问。 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起因就是:在该院简介中,竟然对童、张两位蜚声海内外的前辈艺术家完全没有提及,哪怕只言片语也没有。似乎京剧院根本就不曾和两位老前辈有过丝毫瓜葛。真的让人很费解。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 (马连良童祥苓师徒) 今年84岁高龄的童祥苓先生,出身在赫赫有名的“童家班”,做功由喜连成的鼎鼎大名雷喜福先生开蒙,唱功由培养出马长礼、李鸣盛的教育家刘盛通先生亲授,武功由钱富川先生教导。在家学艺能请动如此师资力量的,大概只有李少春、李鸣盛、童祥苓三位了。平心而论,能耐是天赋以外用汗水堆出来的,也是拿钱堆出来的。 幼年学艺,少年成名。十九岁拜在马连良先生门下,曾在北京京剧院随马先生一边学艺一边配戏多年,深得师父的颇多传授,并于上世纪60年代,与《智取威虎山》中的搭档参谋长扮演者沈金波一同拜师当时上海京剧院院长周信芳先生。 (童祥苓夫妇) 没做过考证,能得雷喜福、刘盛通两位戏曲教育家开蒙,“南麒北马”,一位“京派”、一位“海派”,两位大师共同垂青传艺的有几位?估计只有童祥苓有此福缘。此时的童先生在艺术道路上似乎一帆风顺,但“样板戏”来了。 说起童先生总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样板戏”,特别是他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的只身入虎穴的侦察排长杨子荣的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实这已是后来的事了,童先生所在的京剧院同时排演几个现代戏,也就是后来的样板戏剧组,演员几出几入,所演角色也是换了又换,而且全是京剧院乃在当时更大的人物安排调动,犹如一枚棋子的他任由摆布而不敢有半句怨言,因为此时的童家已在先前的几次政治运动中饱受冲击了。 年轻的童祥苓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演出机会,不论角色大小一律认真对待,不敢有半点马虎大意。细数童先生的“样板戏”剧组之旅颇为曲折: 首先进入的就是《智取威虎山》剧组,但最早的剧本是以“少剑波”为第一主角,年轻的童祥苓饰演少剑波而来,后来《海港的早晨》(拍成电影改名为《海港》)剧组需要,把他调入《海港》出演“徐宝昌”,也就是后改名“韩小强”的落后青年,汇报演出后,领导极为不满,在剧中扮演金树英(后改名方海珍)的童芷苓首先遭难。刚刚调入《海港》剧组的童祥苓也随着芷苓四姐靠边站了。直到院里排演《红灯记》时,童祥苓才被选中扮演粥棚“喝粥群众”,当时的李玉和是沈金波,后来沈调入《智取威虎山》剧组出演少剑波,童祥苓也升了一级,扮演“交通员”,最后才被确定出演李玉和,该版本留有珍贵录音。停演了《红灯记》,童祥苓又被调去扮演《海港》里的大队长,不久后绕了一个大圈,最终又回到了起点的《智取威虎山》,不过剧本早已改动,杨子荣取代少剑波成了第一主角。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