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以平息人间苦难之名出世

2018-06-05 08:00:01钱文忠20:37 34.2万
声音简介


本期知识积累 

1、宜以智慧眼,勤心普遍观。:出自《佛本行经·因缘品》。意思是,应该用各自的智慧,踏踏实实用自己的心来观察,从而体悟一些和神话,夸张,神通混杂在一起的描述和记载。


2、佛陀的父亲:净饭王,释迦族的首领之一。佛陀的父系非常高贵,爷爷是迦毗罗卫国的国主,师子颊王。父亲是释迦族的首领之一,另外有三个叔叔,白饭王,甘露饭王,斛饭王,也都称王,是释迦部落的首领。


3、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出身高贵,是拘利族天臂城国王善觉的女儿端庄秀丽,仪态大方,温和贤淑.


4、佛陀的选择:转生在人寿百年的时代,赡部洲的中间的区域——印度;所选家庭要有刹帝利种姓,必须具有64种美德,母亲要具备32种美德。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


今天我们讲第12讲,12讲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我给它起了一个四个字的标题,叫圣胎入孕。换句话说,佛陀的母亲是怎么怀上佛陀这样一个神圣的婴儿的?


我们前面讲到过,佛陀所述的这个部族,或者也叫国家,释迦或者叫迦毗罗卫国。我们前面讲到过,佛陀所属的部族是释迦族,这就是一个半独立的小国。当然在佛经里,一般用它的都城,迦毗罗卫来称这个区域,所以也叫迦毗罗卫国。它是一个半独立的小国,地处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偏尼泊尔的那一方,类似在雪山的南路,也就是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这个小国风雨飘摇,处于半独立状态,委委屈屈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生活着。这个小国或者说这个部族释迦族,对人类文化和文明所做的最重要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几乎也就是唯一的贡献,正是诞育出了佛陀,释迦牟尼,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


在讲述这一段故事,以及以后的故事的时候,我特别想强调一点,请大家务必要按照印度的文化传统,理解后来的佛弟子的心理。用这样的一种态度来阅读和理解佛经,佛经是一种文化记录和文化现象。我们千万不要简单的认为佛经就是迷信,就是神话,就是不靠谱,就是不可相信。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佛本行经·因缘品》里边有两句话,一共十个字,说得非常好。这不仅适用于阅读和理解佛经,也适用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其他的宗教文献。这十个字是,以智慧眼,勤心普遍观。”什么意思?就说应该用各自的智慧,踏踏实实的用自己的心来观察,从而体悟一些和神话,和夸张,和神通混杂在一起的描述和记载。


佛经里面讲,佛陀的父亲,是释迦族的首领之一。因为我们知道,释迦族它是一个小共和国,它并不是君主独裁的,所以它不只有一个首领,而其中首领之一就是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干净的净,米饭的饭,叫净饭王。佛陀的父亲这一系非常高贵,佛陀的爷爷是迦毗罗卫国的国主,师子颊王。佛陀的父亲是释迦族的首领之一,佛陀另外有三个叔叔,白饭王,甘露饭王,斛饭王,也都称王。换句话说,也是释迦部落的首领。这个王,可以用来称国王,也可以用来称部落的首领。


而佛陀的母亲这一系,出身也非常的高贵。佛陀的外公是拘利族天臂城城主,是另外一个部族,叫拘利。它的天臂城,是这样的,也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天就是上天的天,臂就是手臂的臂,叫天臂城,也叫天臂国。佛陀的母亲,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国王善觉的女儿。


那么也有一种记载,是国王的妹妹,名字叫摩耶,佛经当中叫摩耶夫人。而且佛陀的父系和母系从佛经的记载来看,过去就是联姻的。因为佛陀的外婆,也就是天臂城主安阇释迦王他的配偶,就叫耶输陀罗,这个和后来佛陀所娶的妻子名字一样。换句话说,佛陀的外婆和佛陀的妻子名字是一样的。佛陀的外婆,正是师子颊王也就是佛陀的爷爷,他的妹妹。所以我们看这里边是联姻的,佛陀的外祖母,也是佛陀的姑祖母,按照中国的亲属称谓来讲。


那么这一对夫妻在佛经的记载里非常的恩爱。净饭王统治着释迦族,他是释迦族的首领之一嘛。然后呢,英勇能干,智慧很高。做了国王以后,把迦毗罗卫国治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深受城民的拥戴。净饭王在家里是一族的组长,在政治上是一国的领袖之一。所以当他要娶亲的时候,周围各个部族,各个国家的这些公主啊,都纷纷希望能够嫁给他,那么他娶了摩耶夫人。


佛经里边对摩耶夫人的描绘是端庄秀丽,仪态大方,温和贤淑。佛陀的父母结婚以后,感情非常和谐,生活非常的完美。然而在这完美当中,在这幸福的日子当中,隐隐的出现了一个缺憾。什么缺憾呢?净饭王和摩耶夫人,一直到摩耶夫人40岁的时候,这是根据佛经的记载,还没有孩子。


佛经里为了描述,按照传统为了描述摩耶夫人的贤淑,就这样描述过,说这个净饭大王有的时候难免的有些闷闷不乐,因为想到自己没有这个继承人,自己这个首领的位置、王位,没有继承人,有的时候会叹口气什么的。摩耶夫人曾经劝过净饭王,说你不要这样,希望你能够接受我的意见,说宫廷里不是还有妃子吗?你为什么要废弃这个惯例,不去亲近那些妃子呢?你应该让他们为你生下一个可爱的王子。


佛经里边描述,净饭王非常坚定的回答说不,我不能听你这个话,如果命运决定我没有王子的话,就算我得到天下所有的女人也是一样的。这个描述当然让我们能够感悟到佛陀的父母非常地相爱,但是这终究是一个缺憾。


突然有一天,摩耶夫人做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梦。在梦里边,它梦见有一头光洁耀眼的白色的大象,长着六根象牙,六牙白象,从它身体的右肋,进入了她的体内。


这个在佛经里边有非常多的描述。佛经里边用了华丽的词藻,描写这头大象,有的描写说这个大象它的头是红色的,它的牙是金的,有的有这样的描写。但是描写有一点是统一的,就是第一,都是一头六牙大象;第二,都是从天上下来;第三,都是进入了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的身体的右部。


有的佛经里还有时间,当然没有年份。我们知道,佛陀这个诞生的年份,在上一讲我们讲到,是我们倒推出来的。时间是4月8日,那一天摩耶夫人沐浴,洗过澡了以后,在身上涂上的各种各样芬芳的香料,换上了新衣服,正在睡一个午觉,这个时候突然做了一个梦。这就是佛经当中关于佛陀圣胎入孕的描述。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用梵语写成的三部最重要的佛陀生平之一《神通游戏》里,这个描写就更带有神话色彩了。它的描写是,佛陀那个时候啊在兜率天,在天上,有一位天神叫白幢,白幢这个天神啊,(chuáng 这个字啊,是一幢大楼的幢,然而在佛经里要念成 chuáng,不能念成做zhuàng)白幢天神什么的鼓励他下凡,说你应该下凡啊,要去拯救众生的苦难!旁边的很多天神,也这样劝请佛陀:世界上燃烧着痛苦之火,英雄啊,请你像乌云覆盖,降下甘露之雨,平息那些置人于死的苦难吧。佛陀是在这些中天神的劝请之下,决定下凡的。


我们一看,这就是带有神话色彩的。前面的描写的白象入孕,进入摩耶夫人的体内,已经有一些神话色彩,而到了《神通游戏》里,变成了佛陀是在很多天神的祈请之下,为了平息人间的苦难,选择了投胎下凡。


所以在《神通游戏》里描写,佛陀决定下凡以后,考查了他转生的时代,地域,国家和家庭。他选定的时代是什么?人寿百年的时代,他选择了一个时代。按照佛经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世界,有很多很多时代,佛陀选了一个,在这个时代里边,人都有生老病死。你年寿再高不过百年,你活不过百岁。


选择的地域为赡部洲,这是梵文。这个赡部呢,zhān写成赡养的赡,赡养老人的赡。但是大家注意,在佛经里边要用zhān字来念,因为它是翻译自梵文。这是一个大的区域,赡部洲的洲,就是亚洲、非洲、美洲的这个洲字,所以它比一般国家要大。而在赡部洲里边,他又选了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咱们中国人听得很高兴,为什么?就叫中国。这个中国是指中部的国家,中部的区域,并不是咱们理解的这个中国。这里是指印度,这是佛陀所选的那个赡部洲的中间的区域。而选择的家庭要有刹帝利种姓,这个家庭必须具有64种美德,母亲要具备32种美德。所以,最后选定父亲为释迦族的净饭王,母亲为摩耶皇后或者摩耶夫人。


按照佛经《神通游戏》的记载,佛陀在下凡投胎之前,还在兜率天,为众天神说法,并且指定米勒菩萨。(但是我们汉语佛经当中的弥勒,并不是直接从梵文译过来的,它是来自于中亚古代语言的佛经。在玄奘大师他写的书里边,提到过。但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很多东西后来都流行,但是米勒菩萨的名字没有能够流行,我们流行的还是弥勒菩萨)。佛陀指定米勒菩萨接替他的位置,未来成佛。佛陀投胎的那一天到了,众天神开会商量决定,佛陀应该化身为一头白象,进入母胎。这就是这样的来源。


当然有的佛经里边还有不同的描写,比如《因缘记》,这也是由一位非常重要的古代佛学家,叫“觉音”,这非常重要。他在《因缘记》里边,对摩耶夫人怀孕做梦这样的一个场景,有不同描写。


他的描写是,摩耶王后梦见四位天神把她连床带人,一直抬到雪山,四位天神的妻子把她带到阿鲁达池,也就是一汪非常清澈的这个池水那里,让她沐浴。穿上天衣,躺在金殿的神床上,这样菩萨化身为大象,从金山,黄金的山里面走出来,在摩耶王后的床边又绕三圈,从而进入母胎,这是另外一个描写。


反正无论如何,佛经的描写,都是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和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恩爱幸福,但是婚后多年一直没有孩子。根据有的佛经记载,一直到佛陀的母亲40岁的时候,摩耶夫人40岁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在4月8号那一天,突然做了一个非常奇异的梦,梦里边一头吉祥如意的白色大象,长着六根象牙,进入了佛陀母亲摩耶夫人的体内。进入的方位,是摩耶夫人身体右边的肋部。这是佛经里边对圣胎入孕的描写。


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佛教的创立者悉达多·乔达摩,成佛以后也叫佛陀,也叫释迦牟尼,就在佛经这样的描写下,来到了这个世界。


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谢谢您的垂听。我是钱文忠,我在喜马拉雅等您。


欢迎加入佛学兴趣爱好交流群,分享你的听课感受,与佛友们读经、抄经打卡学习,学佛路上不孤单。【添加课程小助手:xptmemeda,即可进入学习交流群】

我们经历苦难我们生生不息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们的意志不会被打败。 生生不息的意思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面对苦难我们不断生长,说明我们的意志坚定,不会被打败。 生生不息可以换成:生机勃勃, 顽强不息。

等一个人回我消息真的好难好痛苦?

那你就不要总是等尺脊誉一个人回你的消息,你要野改知道有些人装睡是叫不醒的,有些人陵段看见了你给他发的消息,但是他就是故意不回,或者说暂时不想回,那你等他岂不是白费了你的一番心思,再加上你为什么非要给这个人发消息了,你不能给很多人发消息,跟很多人聊天吗?这样你就不会为了等一个人而烦心呀

有一句文言文翻译后是“历经苦难过后,觉得苦难其实也没什么“,求原文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再见冥王星,声息12全文

已发 注意查收

“不要感谢苦难,苦难就是苦难。”如何看待?

综述:我认为这句话不对,因为人只有在经历苦难才会成长, 所以才会感谢苦难。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是流动于地底的地火;苦难磨砺你的品格,让你的思想升华;苦难是人生为你描绘的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不要抱怨苦难为什么总是与你相伴相随,不要抱怨苦难为什么总是对你穷追不舍,不要抱怨苦难为什么总是与你亲如弟兄。 感悟: 遭遇苦难的时候,请不要盲目悲观;遭遇苦难的时候,请不要自暴自弃;遭遇苦难的时候,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苦难就是对你的考验。考验你的意志是否坚强,考验你的忍耐力是否过关,考验你是否能坚持,考验你能否绕道迂回,考验你在有暴风雨的路上是否还能继续前行。

为何让我苦苦难过

知道吗,我的座右铭:当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抬头望着天,天依然是那样的蓝,云依然是那样的潇洒,我的离去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当你伤心的时候抬头望着天,想想我的话,也许你的心情会好一些!内心的潇洒是一种境界,它的极致是无我——脱尘出世;外表的潇洒是一道风景,它的极致是有我——舍我其谁。心灵就像一个容器,酸,甜,苦,辣,喜、怒、哀、思、悲、恐、惊。高兴、愉悦的情绪像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水,令人神清气爽,轻松愉快!

苦难就是苦难出自哪一页

第100页。苦难就是苦难是《活着简迅》小说中的一段话,出自该小说的第100页,有很深刻的道理悉缓。《活着》是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之睁咐模一,首次出版于1993年。

有首歌曲里面有“女人是无边的水啊,男人是浪上的船,苦也别说苦啊,难也别说难,”这是什么歌曲

新月牙五更。。。。

陈平苦读书的故事体现了怎样自强不息的精神?

范仲淹 勤奋读书 幼时家贫,没有饭吃,喝只能粥,冬天煮好粥,让它结冰,再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天只能吃一块,他朋友知道后,给他送来吃的,他就随食物腐坏,也不碰,他跟朋友说不能让自己学会享受,最后终于有所作为, 苏秦 头悬梁,锥刺骨,发奋读书,最终以纵横之术游说诸侯,与张仪名扬诸侯之间 宋濂 幼时家贫 但是好学 向地主家借书抄写,冬天冻得手指不能弯曲,也义无反顾,最终成为明朝文章三大家之首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百事可乐最新12位代言人的全部有关消息

周杰伦,谢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