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第22课 数量词汇真不少(1)

2023-05-03 07:32:30安宁老师41:49 1.3万
购买 | 998 喜点
声音简介

给女孩子力量的好书推荐22岁大学生

25 自 性必知300健康细节 别傻勇敢自 病纪律 狠位稳(适合未婚本书其实我真觉没啥意思) 近我买关于性书籍读些东西用

想提高英语词汇量,有什么推荐的词汇书吗?

你可以买新东方的词汇,四级词汇,掌握了基本就够了2000个词汇量,可以进行基本对话和四级考试了,挺好的。

三年级22课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慢慢看,肯定有帮助! 一、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第一自然段写出西沙群岛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第七自然段则写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第二个特点是用词准确,写珊瑚的形状像“花朵、鹿角”,写海参“懒洋洋地蠕动”,写大龙虾“全身披甲”“威武”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是本课的重点,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教学建议 1.教师准备中国疆域图,西沙群岛的图片、录像资料。如有条件,可以制作有关西沙群岛景象和海产的课件,或让学生参观水族馆。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资料。如,关于西沙群岛鱼类、鸟类的数据资料。 2.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富饶”的“饶”,有的学生可能声母读不准,要做好正音练习。“栖”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qi,作“居住、停留”讲。它还有一个读音是xi。“屿”和“渔”发音相似,要注意区别。“粪”是前鼻音,这些字都要加强正音练习。 3.本课要求写的13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披”“拣”“状”“渔”要写得左窄右宽,“颜”“形”“料”“划”要写得左右均衡。“威、武”两个独体字是学生书写的难点,要提醒学生注意“威”字右边有一撇,“武”字的右边不要多写一撇。课文中还有两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提醒学生写“辈”的时候,“非”要变扁,写在横中线的上方。“车”要变短,写在横中线的下方。“蓝”字的草头要写得扁长些,最后一横也要长。注意区别同音字“拣”和“捡”,两个字部首相同,但前者有挑选的意思而后者是抬取的意思,在应用时就要加以区别。有些字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找到各一半”猜一个字(划)。 4.教学本篇课文,可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如,学习内容的选择:你最喜欢酉沙群岛的什么,请你选择读一读,能读出喜爱的感情吗?学习方法的选择: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来开展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背出你喜欢的段落?练习形式的选择:你是说一说、写一写还是画一画“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 5.课文记叙的条理清楚,便于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读书,理解关键词句,弄清每个自然段的几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如,第四自然段介绍海底的鱼,先总述鱼“成群结队”突出鱼多,再分别叙述各种鱼的样子;最后总述“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又如,第六自然段有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鸟多)来写的。这几句话的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乌必多)--鸟蛋多(鸟多鸟蛋必然也多)--鸟粪多,使人确定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对于海洋知识及海产品不必过多地讲解知识,只要能联系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6.课文有两处,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了思考的问题。一处是“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为什么这样说呢”;一处是在课文的末尾,提出“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课文中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引子,教师不要困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以这些问题为凭借,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让学生领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逐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7.本课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语句,准确,生动、形象。教学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引导学生读书,理解关键词句。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理解“海防前哨”的意思,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岛屿”是单指某一个岛。“南海上”是说西沙群岛的位置在南海。“海防前哨”是海防的前沿哨所。这句话讲西沙群岛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这一句讲海水的色彩和海底的地形有关。海底是山崖,海水浅,颜色就淡一些;海底是峡谷,海水深,颜色就深一些。所以从海面看,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教师可展示图片或录像资料,强化直观效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夸张的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使人回味,留下深刻的印象。师生可交流、展示相关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注意资料的展示不能离开课文,要与读书、说话紧密结合。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这一句讲西沙群岛的鸟非常多,鸟儿是这里的主宰。教师可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拓展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搜集的资料,理解为什么说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8.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自由读、小组读、同桌读、范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从感官到内心体会到西沙群岛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为朗读指导重点。第二自然段是对海水色彩的描写,朗读要带着欣赏、赞美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感受海面的瑰丽风光,可采用配画配乐朗读的方法,第三、四自然段,学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读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色彩鲜艳的和外形奇特的鱼。也可以边朗读边伴有动作。 指导背诵,要以理解为基础。如第四自然段,要知道每句话分别写什么。第二句比较长,含四个分句,都用“有的”开头,写的是鱼的外形特征。依次写鱼的全身、头上、周身、眼睛和身上。可以把这几个词提示出来,练习背好第二句,整段的背诵就不难了。 9.课后第二题让学生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这是一个演绎性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概念到课文中去寻找具体的内容。这个题的答案不只一处,其实课文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在围绕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来讲述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教师不要求多求全,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说一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少说一点。一个学生说一点,大家一交流,对这个问题的整体认识也就比较清楚了。这道题的重点部分是在第二至六自然段。教师可帮助学生抓住各部分的特点来谈。此外,老师还可以从这道题中引导学生感悟如何把习作写具体,提高习作能力。 在朗读、观察和对课文内容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可以联系课后第三题,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再让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摘抄了哪些词句,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 10.根据选做题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交流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课文里的4句谚语,要引导学生读熟,并能背诵。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读读有关海洋生物科普读物。 四、参考资料 西沙群岛:西沙群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的海域,与东沙、南沙、中沙群岛共同称为南海四大群岛。有宣德、永乐两岛群和其他岛礁。主要岛屿有永兴岛、赵述岛、珊瑚岛、甘泉岛、中建岛、东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西沙群岛上栖息着鸟类四十多种,素称“鸟的天堂”。最有趣的是鲣鸟,它会在大海中给渔船导航,渔民们称鲣鸟为“导航鸟”。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四百余种。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海产品主要有海龟、海参、珍珠、贝类、鲍鱼、渔藻等。西沙群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雨量充沛,岛屿附近海域的水温年变化小。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西沙群岛奇特的景观。 海参:生活在海底的一种棘皮动物,是珍贵的食品。 龙虾:海里的一种虾,体长30厘米以上,肉味鲜美。 海龟:样子和普通乌龟差不多,但要大得多。

英语词汇量是多少?

相关的原文以及对应答翻译如下: 翻译如下: 杰克:嗨,克莱尔,你下星期有空吗? 克莱儿:嗯……下周对我来说相当忙,杰克。 杰克:真的吗?怎么回事? 克莱儿:我要上舞蹈和钢琴课。 杰克:你在学习什么样的舞蹈? 克莱儿:哦,是摇摆舞。它很有趣!我上课一周一次,每个星期一。 杰克:你多久上一次钢琴课吗? 克莱儿:每周两次,周三和周五上。 杰克:嗯,星期二呢? 克莱儿:哦,我要和我的朋友们打网球。那么你要来吗? 杰克:当然了! 英语词汇量: 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约990,000个),但如果要估计具体数字,必须先判断哪些能够算作其单词。不过与其他语言不同,并没有一个权威学术机构来规定何为正式的词汇。 医学、科技领域不断涌现新词,一些进入了大众日常用语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内部使用。移民群体带来的外语单词也经常融入英语社会中去。一些古词和方言单词能否算作英语也无法判断。 《牛津英语字典》(第二版)收录了超过五十万个条目,标准比较宽松:“包括文学与日常对话中的标准词汇,无论当代、废弃或古语,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词汇和大量方言、俚语。” 自从电子计算机普及以来,使不少与这范畴相关的词语进入大众的生活;另外,与电信科技相关的新词,有不少都是透过词缀的组合来构成新词。 举个例子:“wiki”本身是夏威夷语,但由于维基百科的普及,创建了“wikify”(wiki + -fy,维基化的意思);然后又从wikify创建了“wikification”(维基化的过程或行动)。 另外,在数据库中使用的一个新创词语“serializability”,意思是“把准备写入数据库的资料串流化的可行性”,本身亦是源自另一个新创建词“serialize”(把准备写入数据库的资料串流化,源自“serial”,即串流)。 英语已经发展了1400多年。英语的最早形式是由盎格鲁-撒克逊人移民于5世纪带到英国的一组西日耳曼语支(Ingvaeonic)方言,被统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末,诺曼征服英格兰;1476年,威廉·卡克斯顿将印刷机介绍给英国,并开始在伦敦出版第一本印刷书籍,扩大了英语的影响力。 自17世纪以来,现代英语在英国和美国的广泛影响下在世界各地传播。通过各类这些国家的印刷和电子媒体,英语已成为国际主导语言之一,在许多地区和专业的环境下的语言也有主导地位,例如科学、导航和法律。

英语词汇量

四级的词汇量一般为4000多, 六级是6000多GRE 托福是四六级的基础上在价格3000~4000词 至于GRE,比较权威,使用得最广泛的俞敏洪的红宝书(GRE词汇精选)的最新版有约7500个单词,当然这也是在四六级基础之上的数量 当然,要考好四六级,并不真的就需要完全把4000或6000个单词背下来,而且即使你真的背下来了,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考好,但是具备一定数量的单词是必须的,进阶的话,要学会推测未知单词的能力。 至于TOEFL和GRE,单词肯定是得背了,而且是老老实实背,毕竟词汇量大

英语词汇量

什么意思?中学的吗? 向左转|向右转

英文全部词汇量有多少

总词汇量?那可说不清,就像汉语一样,谁说得清汉语一共多少词组? 要说效率,英语确实优于汉语……倒不是因为词汇量,而是由于英语书写简单,而且绝大部分程序都是以英语为基础构建的(这一点是历史原因,没办法)

看一本英文小说能加多少词汇量

2000多一点吧

推荐英语读物,最好分词汇量等级的!

典范英语分级读物

英语词汇量

高考大纲要求英语词汇量是2832个(最近大纲的要求还有降低,好像在2500左右)。大学4级词汇量4000个。6级词汇量是5500个。虽然每年新大纲的要求会出现修订。但是4级4500,6级7500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如果是高考的话,词汇量应该要高中3000+初中2000=5000 高中的词汇量是3000左右。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