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修身莫过于少求,养心莫善于寡欲 | 心是快乐的根

2023-08-04 22:48:15海潮明月10:00 4.4万
声音简介




有一天梁惠王在他的花园里游玩,欣赏着各种飞禽走兽,不禁为自己能得此乐而得意不已,便语带讥讽地问孟子:“贤者亦有此乐乎?”意思是像你这样的贤者也喜欢这些吗?孟子不卑不亢,坦然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一个贤者,只有等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时,才会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可是一个不贤的人,即使有了这样的园林,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南怀瑾先生对梁惠王和孟子的这次对话感触颇深。他将之与个人的心态联系起来,认为物质环境的好坏,固然可以影响到人的心情与思想。但有高度精神修养的人,同样也能够以自己的心去改变环境。如果没有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和精神修养,纵然有再多的财富、再好的物质环境,他也不会快乐。


快乐是一种身心愉快的状态,离苦得乐,是人最本质的需要。快乐很简单,它与一个人的财富、地位、名气无关,它不需要大量的金钱去支撑,也不需要以名气为后盾,更不需要乌纱帽来提携。相反,快乐只与一个人的内在有关,物质财富的获得可能让人获得快乐,可是处理不当则会成为人生的负累,生活从此远离快乐,永无宁日。


从前在峨眉山下有一个樵夫,他长年累月都以打柴为生,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是家里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真是苍天有眼,好运降临。有一天樵夫在大树底下挖出了十八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变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也都像是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纷纷前来向他表示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现在终于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了。可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就开始愁眉苦脸,吃睡不香,坐卧不安了。他的妻子看在眼里,劝他说:“现在我们还有十七个金罗汉,吃穿不愁,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是愁眉苦脸的呢?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就是个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了:“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我们得到金罗汉的事情,人人都知道了。如果有人来偷来抢怎么办?我是愁没有最好的地方来藏它们。”


妻子听过之后也觉得有理。于是夫妻二人开始找藏金罗汉的好地方。可是无论何地他们都觉得不安全,结果就这样天天找,天天担心,生活没有了一刻的宁静。


人生在世,名利钱财、金银珠宝等都是身外之物,即使时时刻刻永不停息、永无止境地去追求和索取,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相反,一味地追求反而丢失了生活的宁静与快乐,真是得不偿失。快乐无须附丽,它只是内心深处的富足,它像一缕清纯的阳光,既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照耀周围的人。那些身无长物的人,同样可以获得人生的快乐。


孔子说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短暂的一生,师从孔子,周游列国,虽有满腹经纶,德才兼备,但是甘于贫苦生活而不改其乐,可以说是乐由心生、无须附丽的典型了。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说:“快乐是生命唯一的意义,没有快乐的地方,人类的生活会变得疯狂而可怜。”当我们哀叹命运不公、抱怨时运不济时,以为只有得到名利才快乐,那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就住在每个人的心里,不过,需要你用心寻找。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只有心才是快乐的根。快乐不是霓虹灯下的买醉,不是一掷千金的快感。不放纵生命,不麻醉灵魂,珍惜生命的点点滴滴,才是快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生命,感激阳光雨露,忘却曾经的苦痛,快乐之情会油然而生;历尽沧桑后,快乐是一份安心,宠辱不惊,不为利驱,不为名逐,不为情惑,快乐是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散淡安然。


如果你希望有所成就并且生活得逍遥自在、豁达明朗,就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教养的人,一个有良好品格的人,一个有丰富心灵的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那些使人沮丧和紧张的因素,从而充分享受工作和生活本身蕴含的乐趣,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一种“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的心境,陶陶然乐在其中,不亦快哉!


行走于青山绿水之间,且听风吟,了无牵挂,快乐盈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什么意思

修养内心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欲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的,但为数却是很少的;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有能保存本心的,但为数也是很少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如何解释?

意思是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 《养心莫善于寡欲》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原文如下: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作品译文: 孟子说:“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有保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作品赏析 文中所说失去或保留的本性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外物改变人的本性,感官之欲减损人的善心。所以,欲望太多的人,往往利令智昏,做了欲望的奴隶,其结果是“欲望号街车”不知驶向哪里,失去控制,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欲望,寡欲清心。 孟子在“寡欲”的问题上也绝不会走得像老子那样远,不会到“禁欲”的程度。但在“养心莫善于寡欲”的赏析上有相通之处,这也的确是事实。毕竟,儒道两家并 非在所有问题上都是针锋相对的罢。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不要因为善事小而不做,也不要因为恶事小就去做。这句话出自《三国志·蜀志传》,常用于警醒世人,不能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

有,这是刘备在白帝城病重时写给刘禅的,原文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小的好事就不做,也不要因为是件小的坏事就去做。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意思是什么?

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是什么意思

不要因为是件小的好事就不做,也不要因为是件小的坏事就去做,劝诫人们时时行善,对不好的行为防微杜渐!

善莫大焉的善是什么意思?

善(shàn) 善 shàn(ㄕㄢˋ) (一)、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二)、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三)、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四)、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五)、熟悉:面善。 (六)、办好,弄好:善后。 (七)、擅长,长( cháng )于:善辞令。多谋善断。 (八)、赞许:“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 (九)、好好地:善待。善罢甘休。 (十)、容易,易于:善变。善忘。多愁善感。 (十一)、姓。

善莫是什么意思

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善 也就是好的意思 焉是语气词 知道错误能够改正 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善莫大焉的上一句是什么?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出自先秦左丘明的《晋灵公不君》。 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节选: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翻译:士季叩头回答说: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诗》说:事情不难有个好开始,很少能有个好结果。如果像这样,能够弥补过错的人就很少了。君王能够有好结果,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岂只仅仅臣下们依靠它。 作品出处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败镇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注竖锋释《左察纤粗传》的著作颇多,西晋大学者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唐孔颖达遵循杜预注而为疏,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注释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撰《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都是比较重要的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