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诵读

主播:朗读的浪漫天空 播放:2024最近更新: 2022-08-04

季羡林优秀散文诵读

“季羡林(1911.8.6-2009.7.11),男,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一个从鲁西北走出的普普通通、穷苦贫寒的农村孩子,由于他的天分和机遇,更由于他的勤奋与努力,使他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学界泰斗。他是著名的学者、教授,被称为东方学大师、印度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化学家、民族学家、佛教学家、敦煌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散文大家。当他的《赋得永久的悔》获得中国最高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时候,季羡林先生在《获奖有感》中写道:“写一些散文之类的东西,是积习难除,而且都是在感情躁动于胸中,必须一吐为快的时候。”季老散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真淳,恬澹朴素,文采斐然,诗情浓郁。”(百度)

 

一 大师的散文文风朴实自然,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的真挚情感,文章层次感强,寓意深刻。文字表达有时酣畅淋漓、有时悲愤交加、有时让人泪如雨下,如《我的母亲》《重返哥廷根》等。

二 季老有两部著名的回忆录:《留德十年》、《牛棚杂忆》都出自他在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挥笔而作的佳作。

三 我以前对大师不了解,只略知他是享誉精通古印度梵文、吐火罗文古文字著名学家,是国宝级的人物。我与大师结缘于今年夏欧洲旅行归来,在思索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问题时,在搜索中发现了季老的一本书《东西方文化研究》,一接触,他文风的朴实自然真挚便深深的吸引了我,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续读了他的两本回忆录《留德十年》与《牛棚杂忆》,在喜马拉雅又相继听了他的很多散文,与大师著述的对话伴随了我这一个多月的酷暑难耐的时光。他的文章颇具感染力,平淡中见真情,始终给人一种坚强的力量与坚定的信念。他一生勤奋不息,笔耕不辍,令人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