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影响美国的20本书之一

主播:阿杰一哥 播放:3175最近更新: 2022-05-23

《常识》是潘恩1775年12月写就的一个小册子,内容是对英国君主制的批判,强调美国独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托马斯·潘恩的国籍有点复杂。他1737年1月29日出生于英国诺福克郡,因此,他是一个英国人,做过裁缝,当过税务官,做过教师。在英国时期,他还结过两次婚。
  在他第二次担任税务官时,因代表低层税务官向议会提出申诉,要求改善待遇、增加收入,并将自己所著的《税务官事件》小册子四处散发,于1774年4月被撤掉税务官一职。秋天,他找到自己的朋友——大名鼎鼎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此时是北美殖民地驻英国代表。富兰克林给潘恩开了一份介绍信,潘恩因此到了北美。
  独立战争爆发期间,潘恩结识了华盛顿、杰斐逊等人。战后,北美殖民地独立,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潘恩自然成了美国人。美国建国后,潘恩游走于政界和科学界之间,一边写政论文,一边参与各种科学实验,如煤气、蒸汽的试验,和回到美国的富兰克林进行过无烟蜡烛的实验。他还为约克郡设计、建成第一座铁柱桥。
  1789年法国革命爆发,潘恩又到了法国支持革命,于1792年8月被法国国民议会授予公民权,潘恩又成为一个很不牢靠的“法国人”。随后,潘恩在法国的地位暴涨,9月成为法国国民议会议员,10月成为宪法委员会委员。结果却因投票反对处死路易十六,还企图把落难的国王弄到美国避难,得罪了激进的雅各宾派,1793年12月被雅各宾派取缔了外籍议员资格,并投入巴黎卢森堡监狱。更为悲催的是,美国驻法大使莫里斯竟然不承认这位开国功臣为美国公民,拒绝营救,导致他坐了差不多一年的监狱,才被新任驻法大使门罗营救出狱。
  1802年,在欧洲游荡了十几年的潘恩返回美国,定居于纽约新罗歇尔,并终老于此。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颇为传奇。
  《常识》是潘恩1775年12月写就的一个小册子,内容是对英国君主制的批判,强调美国独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所谓“常识”,也就是人们对待问题的普遍性和基础性的合理认识,“常识”一词是一个正向性词汇,用时尚的网络语言就叫“正能量”。一个经常违背常识的人,通常是要遭到讥讽和抨击的。
  潘恩首先从社会和政府的不同起源谈起,提出了社会与政府具有不同的属性:社会是一种自然之物,而政府则是一种选择的结果。他说:“社会在各种情况下都是受人欢迎的,可是政府呢?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一件免不了的祸害;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就成了不可容忍的祸害。”原因就在于,自然形成的社会是符合人的自然特征的,政府具有某种强制力,如果政府作恶的话,就意味着这是人们自己对自己作恶,人们之所以要选择政府,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维护人们的自由和安全。做不到这点不可能是一个好政府。
  1775年12月正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不久,之所以爆发这样一场战争,是北美殖民地要摆脱英国的统治,这自然遭到英国的反对,而潘恩则认为英国已经没有资格继续统治这块殖民地。在《常识》一书中,潘恩列举了英国统治的种种非法性,对英国君主制进行了猛烈攻击,他认为,美国要建立的是一个自由、平等、共和的新国家,而英国是封建王权国家。
  潘恩坚称世袭的君主政体是非法的。他用了一句绕口令般的话来证明这种非法性:“你们的子孙和你们子孙的子孙可以用于统治我们的子孙和我们子孙的子孙。”他认为这是对后辈权利的侵犯,潘恩还从王权起源的历史对世袭制度进行了驳斥,引用《圣经》故事证明王权制度是违背《圣经》教诲的,甚至尖刻地评价道:“要么是上帝确曾在这里对君主政体提出抗议,要么是《圣经》是伪造的。”如此尖锐地评价《圣经》,在当时也算惊世骇俗。
  后来的美国历史大体是按照潘恩提供的“常识”发展的,该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美国立国之后,严格遵循了平等、自由、民主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君主制则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崩溃,英国虽然保留了君主制这个外套,但也走向了虚君共和,至今依然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常识》一书因此成为潘恩的一部重要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