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老师 / 好书分享《唤醒内在天才的秘密》

主播:塔木徳智慧父母 播放:1.6万最近更新: 2022-11-02

《唤醒内在天才的秘密》, 是知名素质教育专家李胜杰和知名亲子教育专家林青贤联袂力作, 书的主要内容, 是教父母通过开发孩子潜意识冰山下的力量, 来引爆孩子内在的天赋潜能。

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浅出的道理, 向我们铺陈开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如何在潜意识里接纳并相信孩子, 如何激发孩子的天才力量和实现梦想的能量, 让为人母的我读来, 或点头称是,或陷入思考, 或惊出一身冷汗。

“父母”这个职业, 责任重大, 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用考核、无证就可以上岗的职业。我们原来总说, 每个孩子出生后就像一张白纸, 而在日后的成长教养中, 这张纸上才逐渐有了丰富多彩的颜色。

而本书中说,“每个孩子从诞生之日起, 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父母们, 可以用自己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教养孩子,而这种教养方式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天赋, 也有可能唤醒孩子的潜意识, 实现孩子的梦想。

一、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原生家庭, 而我们又是我们孩子的原生家庭。

常听到人说: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原生家庭可以影响三代人呢?

充满爱的家庭, 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懂得爱和感恩, 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也不会怯懦, 这让我想起黄多多, 黄磊与妻子之间的甜蜜互动, 为孩子们创造的温暖安心的家庭氛围, 相信他们的孩子也一定会把这份爱和温暖传承下去。

而父母之间冷淡, 并有家庭暴力的孩子, 往往性格内向孤僻, 长大后也不知道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

并不是所有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就是问题孩子, 这还是要看单亲家庭的家长是怎样对待形成单亲这件事的, 有的父母, 离异后互相怨怼, 指责, 会对孩子未来的婚姻观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有的父母, 不会把大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强加在孩子身上, 正确的引导, 孩子并不会受到父母离异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李亚鹏的女儿李嫣。

最好的原生家庭, 当然是亲子关系和谐, 家庭环境美满的家庭, 它会伴随孩子一生, 甚至影响孩子的下一代。

二, 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相信

每个孩子出生后, 父母都会对孩子有所期望--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对孩子的身份认定。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一旦出现与父母期望中孩子要成为的人不一致, 父母就会由于“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异而产生焦虑, 从而要求孩子改变, 变成父母期望要成为的孩子, 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自身对自己的身份认定与父母对他的身份认定产生碰撞, 甚至有可能使孩子否定自我的身份认定。比如, 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 喜欢观察他们的活动和生活习性, 而父母则认为这是玩物丧志, 不务正业, 而来否定孩子的爱好, 久而久之, 孩子也会否定自己的爱好是否是对的。很难说这对父母会不会就此和未来的一位生物学家擦肩而过呢!

因此, 不怀着功利心, 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的爱好,在潜意识里接纳并相信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是具有独特天赋的, 这是发掘孩子天赋的一个关键。

三、你有没犯过扼杀孩子天赋的七重罪

书中提到,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产生扼杀孩子天赋的七重罪, 包括:

1.扼杀孩子的梦想

孩子想未来成为大作家, 你告诉孩子, 作家那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好职业, 还是当一名医生或教师更来的实惠。

2.扼杀孩子的生命力

在中国当今的教育体制下, 这宗罪估计是大多数家长都不可避免的。为了考出好成绩, 在完成学校作业后, 给孩子报各种班, 美其名曰“全面发展”, 沉重的压力下, 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生命力。

3.扼杀孩子的身份价值

孩子的身份价值, 靠的是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评价, 很多父母走了两种极端, 要么因为孩子做错事情或一时失利时, 用否定的话语责骂孩子, 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看不起自己, 甚至自暴自弃;要么过分溺爱孩子, 害怕孩子受到伤害, 不让孩子做任何尝试。

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消息, 有一个天才儿童13岁就被保送进大学, 但他由于生活不能自理, 被退学。原因就是, 天才儿童的妈妈, 为了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 其他所有的事都为孩子包办, 甚至到学期末考试前, 没有妈妈的提醒他都不知道去参加考试。这样的“伤仲永”事件, 就是父母扼杀孩子身份价值的典型案例。

4.扼杀孩子的自信力

书中说: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自信。唤醒孩子内在天才的重大秘密, 就是唤醒孩子的自信力。

你有没有过拿自家孩子总和“别人家孩子”比的经历?

你有没有对孩子做什么事都不放心, 总给孩子一些指点, 指点完了还会做出一些评价, 甚至是负面的评价?

我有。读到这一部分, 心里一紧, 赶紧问女儿, 我有没有过以上行为?十一岁的女儿有点委屈的说, 怎么没有, 总是以为我是个啥也不懂的小孩子, 人家也已经长大了啊。

可我, 有时还是忍不住的会叨叨, 以后, 是该注意方式方法了。

5.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孩子把洁白的墙壁当成了画纸来涂鸦, 你发现后胖揍了他一顿。

孩子三岁的时候把香蕉说成月牙, 把月牙说成小船, 你非要纠正给他正确答案。

原本孩子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就这样被你扼杀了。

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丰富, 如果父母能学会默认, 支持孩子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说不定, 你还会发掘出孩子的某个天赋呢!

6.扼杀孩子的冒险精神

老话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 又说, 无知者无畏。

孩子们喜欢探索未知世界, 而在父母眼中这则是危险地带。

你有没有在孩子搭积木时, 时刻提醒他“小心, 会倒”, 而孩子只是想看看积木搭到一定高度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有没有在孩子兴致勃勃爬山时, 不时的提醒他小心这, 当心那, 别逞强, 你用你以为的“爱”为孩子铺平了爬山的路, 以后孩子也就会失去冒险精神而变得怯懦, 平庸了。

7.扼杀孩子的可能性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有无数种可能性, 但在成长的过程中, 父母多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的未来时, 就扼杀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续)


节目列表
正序 |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