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初学者必听—快速学习

主播:译心呀 播放:1817最近更新: 2023-04-13
我们来一起学习关于中医的各种专业知识,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或是初学者,一定要听喔。
前贤讲:学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在我看来,诚然如此。经络非常重要,学习中医需要精研经络。
  为什么这样说呢?针灸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针灸能调和经脉。经脉的作用非常大,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经脉中流动着经气,能决定人的生死、病的轻重、有病能否治好、得病的原因等等。因此,学医者一定要掌握经脉,这是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不可不精通。

学好经络、学好中药、学好解剖、学会看报告、学会五行学术等等……等等……岂止十八般武艺

这是修行!修行
 我心里作为中医不仅要精通中药,更要熟悉经络,如此方是良医。观当世之中医,鲜有二者皆精通者。有些人会说我不做针灸,就开方,动不动没有关系,不行的,鲜有二者皆精通者。中医式微,庸医横行,大概与此亦有关系吧。
精通经络不一定会针灸,但经络之理,与六经、十二经、奇经八脉皆有相关。明乎此,则辨证用方,胸中明了,左右逢源,少有滞碍。
  再者,学习中医内科,一定要识经络。比如,若见发热、头痛、恶寒、项强、腰背痛诸症,不但当知其为太阳表症,还要知道其病变部位在足太阳膀胱经,是由于外邪干扰,导致膀胱经气血失和。若能识得经络,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度,并能知取何穴,达到针药结合,提高疗效的效果。明白经络,还有助于深入阐发医理。
  我把经络放在中医的很重要的层面上去认识,离开经络去谈中医,肯定是不完整的。那么,该如何学习经络呢?

  我的观点如下:一定要强记十二经脉循行,最好是背诵《灵枢》经脉篇的原文。我要求自己完整地背诵经脉原文,以作为临床的基础。想学习针灸或想提高临床水平的朋友不妨先从背诵经络循行开始,如此不但可以进段针灸临床,更可以奠定学习中医的基础。
其次学习,经络的诊断与治疗作用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
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先不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一、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人体就像一座城市,通则畅,堵则病。一通百通,一堵百病生。《黄帝内径》中就说:“百病源于经络堵。”
十二小时对应的经脉是什么?我相信那些不知道医学知识的人不知道,所以我们下面依据《黄帝内经》的原理,
详细介绍十二时辰
十二小时对应的经脉是什么?我相信那些不知道医学知识的人不知道,所以我们可以了解更多
(1)   足少阳      子时(23点-1点)胆经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                所以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记住当胆经运行,当胆经解毒,你应该平躺在床上,使胆经运行更好,消除身体毒素。

(2)丑时(1点-3点)肝经旺,养血。“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气血的支持。废旧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脏最旺的丑时完成。《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此时安静入睡眠,血液大量回肝,肝内血液充足,肝经旺盛,可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过滤是作用。此时熟睡胜过其他时间。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久不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易躁怒,易生肝病。如果你想在23: 00到3: 00之间解毒,你必须平躺入睡。这是肝经运作的时候。肝胆是人体排毒、排泄器官和免疫器官的重要器官。此时,人体所有经络的畅通、排泄废物和提高免疫力都是由肝胆共同完成的。因此,晚上23: 00-3: 00是人体的黄金时间。无论谁在这个时候熬夜,都肯定会影响健康。

(3)寅时(3点-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解毒的新鲜血液输送到百脉。《素问·经脉别论》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烧。在3:00-5:00肺经运行时间内,肺免疫力差或肺解毒能力差的人很容易在此期间醒来。咳嗽的人此时咳嗽得最多;哮喘患者在此期间也容易发作。因此,晚上睡觉要注意通风,不要闷被子,以帮助肺部更好地呼吸、排毒。 我们应该注意通风,它有助于肺部呼吸。

胃经是早上7点到9点。这时,我们需要吃饭。胃会分泌胃酸,这是一天的开始。
(4)卯时(5点-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寅时(上一个时辰)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此时可多饮水使大肠充分吸收水分,促进排泄然后去大便。即使你没有排便的感觉,你也应该蹲几分钟,养成不容易便秘的习惯。排泄:排泄结束后,可做提肛运动,有利于治疗便秘、痔疮、脱肛等病。

(5)辰时(7点-9点)胃经旺,胃经运行时,胃具有最强的活力,并开始分泌大量胃酸利于消化。这时候吃早饭,要补充营养。这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也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记住喔从7: 00到9: 00,开始吃早餐是必要的。一天的能量需求非常重要,取决于早餐。
(6)已时(9点—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脾主运化,脾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统称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经旺盛时可运化水谷,升清化浊,为身体提供气血营养。“脾开窍于口,其化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气血充盈,唇色红润。在此期间脾吸收的最佳时间。脾掌管运输和转化。早餐被消化、吸收并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以提供营养。

(7)午时(11点—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黄帝内经·素问·瘘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心养育大有好处,可是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阳。当心经运行时,全身充满气血,这也是一天中杨琪处于巅峰的时候。做剧烈运动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是不合适的。这时,人们最有可能累了,适合休息,不容易生病,还能恢复早上消耗的能量。
(8)未时(13点—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是说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进一步泌别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人大肠,将水谷化为精微。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消化吸收。
从13: 00到15: 00,小肠在运行期间主要被消化和吸收。只有当午餐小肠充满时,才能有足够的营养供人类使用。因此,最好在13点前吃完午饭。

(9)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此时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