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奥依斯特拉赫专辑 《拉罗 - D小调西班牙交响曲》

主播:东溜达西溜达 播放:7778最近更新: 2022-08-03

《西班牙交响曲》完成于1873年,在拉罗所有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排行第一。1875年2月7日在巴黎的大众音乐厅,这部作品由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首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首乐曲特别令人诧异的是它的名称——《西班牙交响曲》,这在所有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是罕见的。我们不得不将其认定为拉罗的特色,因为除此之外的小提琴作品,拉罗也分别冠名为:《俄罗斯协奏曲》和《挪威幻想曲》等。这部作品在现多数情况下只演奏三个乐章,即第一、四、五乐章。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个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的控制。拉罗在第一乐章开头就使用了“Molto Ritmico(保持节奏地)”以强调节奏控制的要点。速度变化自然是决定节奏的一个要因,然而过分的速度变化也会破坏节奏的稳定变化。另外第一乐章中的速度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保持一个较平稳的速度时产生的节奏感才让人满意,并且能够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热情和活泼性。第二乐章的开头在有节奏乐队伴奏下的小提琴如歌般的独奏柔美富于抒情性。在经过一段乐队拨奏制造出的西班牙波莱罗舞曲后,乐队与独奏的交替换位相当富于戏剧性。仅仅三小节的华彩乐段被拉罗轻轻的一笔掠过,而后乐曲进入三部式的重复第一部并且结束于一片宁静之中。经常为人所省略的第三乐章恰恰是西班牙风格浓厚的一个乐章(包括弗朗西斯卡蒂、海费茨和费拉斯等都留有省略了该乐章的录音)。虽然整个乐章中小提琴没有特别的一些技法安排,但是许多演奏家在此乐章中频繁使用揉音,以求一种火热的情感和对比。第四乐章又是一个优美无比的慢乐章。独奏小提琴在稳定的乐队支撑下的独奏抒情而有节奏感。乐队的弦乐部分在使用了弱音器的情况下显得更加沉稳。华彩乐段也是相当节俭,并没有特别显山露水的感觉。第五乐章是一个变形了的回旋曲。记得弗朗西斯卡蒂对于这个乐章的演奏要求就是“能否给于音乐以欢快、洋洋自得的情绪”。对于充满色彩的舞曲,手指上的工夫自然重要,然而在技巧性乐段间的G弦和A弦上的三连音旋律主题的处理更加复杂。特别是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感。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
d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 本乐章是全曲中最充实有力的乐章。 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自由潇洒,之后紧接优美抒情的旋律为第二主题,经发展后小提琴的第一主题则显得苍劲浓郁。乐章在异常华美的氛围中结束。
第二乐章 诙谐曲
很快的快板,G大调,3/8拍子。三段体,西班牙色彩很浓的乐章。乐曲在快速与慢速不断交替中发展,小提琴则悠然自得地歌唱。
第三乐章 间奏曲
不太快的稍快板,a小调,2/4拍子, 三段体,如同前面乐章一样,有浓厚的西班牙情调。管弦乐部分展示出西班牙风味十足的序奏后,主奏小提琴奏起“半拖半拉而前进”的主题 。这一主题也含有前面的序奏那样很有个性的节奏。中段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奔放的主题,这个主题技巧性的快速音群热烈、华丽地发展,造出了顶点。
第四乐章 行板
d小调,3/4拍子,三段体。 这是情绪化而富有旋律美的乐章。管弦乐奏出带有哀愁味的沉重的序奏, 主奏小提琴奏起了感伤味十足的主题。 不久,像是“拨云见日”一般,又出现新的民谣般甜美的主题。最后,乐章以简单的尾奏轻轻地结束。
第五乐章 回旋曲
快板,D大调,6/8拍子。 这是灿烂生辉的回旋曲,小提琴在此把它的华丽技巧做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奏小提琴奏起了轻快的回旋曲主题,并经过多次发展变化,最后由全体乐器以最强音在D大调主和弦上结束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