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晓勇的读书新推荐

主播:张成晓勇 播放:1078最近更新: 2024-01-04


【带您认识名家学者 悉心讲述职场故事】欢迎大家走进喜马拉雅,我是张成晓勇,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和他众多著作的其中一部。他就是,中国当代资深人力资源专家、企业文化专家、植物保护专家、著名财经作家、文化学者。曾出任《中外管理》杂志、《当代经理人》杂志、《清华卓越领导》杂志高级记者、编辑、主编等职,兼任北京鼎典冠略管理顾问公司、北京蜥蜴团队、大连振邦集团、山西临汾五洲集团、北京御生堂集团等多家企业管理顾问。业内评价:一个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座右铭的财经记者,一个致力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和推动者,一个以“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为写作标准的财经作家,一个以“军人战死沙场、文人累死书桌”作为人生追求的文化学者!

第一次认识范庆骅教授是因为他的人生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以远,仍忧其民。

他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可他和传统意义上的专家根本不同。他极为潇洒、健谈,乐天达观, 刚毅坚强, 精力充沛,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涉及领域极为广泛,音乐、话剧、文学、艺术、政治。当我和他聊起中国管子研究院时,我惊喜的发现,我竟然找到了我的人生信条。他对我讲:管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儒家文化或道家文化是说的多,做得少。但是管子不一样,他的一生注重践行。管子当年讲:一树一获者,谷也;十树一获者,木也;百年一获者,人也。意思就是:如果你想当年有收获,你种粮食;如果你想十年有收获,你就种树;如果你想百年有收获,你就好好做人;其实管子的根本思想就是想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范庆骅教授还告诉我:叶圣陶老先生讲过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习惯就是文化。他说,你看我们现如今都能不断的看到很多人在传播文化,说什么有修养就是文化。其实这些人不懂,文化就是习惯,好的习惯就是好的文化,坏的习惯就是坏的文化,不是说你有修养、有内涵,你就有文化了,那不是有文化,那仅仅是一种修养而已,文化其实指的就是习惯。

范庆骅教授认为,管子可以算是历史上为国谋利的“商界教父”,他倡导“强国富民”治国战略,比如强国重商、鼓励消费等措施。其所体现的思想精髓,时至今日同样可以应用到国内企业经营管理中。所以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部被誉为“人才选聘的十大核心工具”的著作《唐僧招募》,范庆骅教授的这部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更多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年轻的应聘者们,都把这本著作当成了职场秘籍。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了这部书稿,魏教授高度评价: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上乘之作,它没有故作高深地就理论而谈理论,以一个荒诞而风趣的故事为主线,将所要阐述管理主题寓于其中,可谓“荒诞”语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值得大力推荐!

中国情报科学家、管理科学家、全国著名企业管理学者,《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北京中外企业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杨沛霆先生说:范庆骅教授的《唐僧招募》,是一本以荒诞的手法深入浅出地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如何选聘人才的专业管理图书。该书看似荒诞,大跨度地超越时空,将不同朝代的一些丝毫不干的人物整合在一起,杜撰出一个离奇的故事,但却紧紧围绕着唐僧二次取经急于选聘人才这个主线,通过对选人过程跌宕起伏的描述,生动系统地是,让当今较为前沿的选聘技术与理念跃然纸上,并能够让读者一卷在手,选聘技术尽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