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断舍离》的人生哲理

主播:小彭_jj 播放:3219最近更新: 2024-02-22
大家好!我是来自机电分公司的女工委员彭静梅。今晚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断舍离》。我记得之前在群里有人推荐过这本书,也有人按照书里的要求,很好地整理了自己的物品;这本书,也带火了的一个职业——整理师。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首次了解到这本书,是在咱们的女工群里,有朋友分享了自己对家庭物品的”断舍离”,从这里我了解了这个名词,然后,通过抖音上偶尔刷到的读者的分享,就开始期待与这本书的相遇,很偶然的是,就在一次还书的过程中,刚好看到有本书,于是借回家阅读。

我不是一位很爱收拾的人,也就是我不会每天去收拾晾晒的衣服和衣柜,下班后的时间,我会花在与孩子的互动,或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所以,如果先生没意见的话,我不会主动去整理和收拾,家里的物品塞满了每个角落。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我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于是,我开始整理家里堆积的物品,舍弃掉长期不用的东西,留下必须的物品。最让我意外的是,不知不觉中,孩子也开始了对自己房间的收拾整理。

1. 断舍离在行为上要先学会“舍‘,也就是把不需要 的东西全部扔掉。”

有一个“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整理房间的时候,总会翻出很长时间没穿过的衣服鞋子。每次想扔都舍不得,毕竟没穿过几次,买的时候挺贵,觉得以后会再穿。

每回都处于这种纠结中,不扔占地方,扔了舍不得,直到有一次家里重新装修,终于下决心扔东西。

起球的、皱皱巴巴的、穿着有点过时的、不喜欢的......那些只要犹豫扔,还是不扔的衣服鞋子,通通都扔了出去。

很久没用过的化妆品,快过期的药品杂物,坏掉的耳机,没用的充电器......通通都趁此机会清理掉。

本以为扔掉东西后会很舍不得,没想到内心如释重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扔掉的东西非但没有对我的生活产生影响,反而让生活质量变得更高了。原来扔东西的过程其实不止是在和物品告别,更是在不断地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2. 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让人变得快活是让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

作家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一次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很重要的培训机会摆在我面前,在人员选拔中,不管从成绩、表现、能力等各方面,我是绝对会被选上的。
可是,结果宣布的时候,我却成了为数不多的几个落选人之一。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都不敢抬头迎接别人的眼光。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失落感,一度让我怀疑这个世界的公平。每天强压着泪水上下班。看着参加培训的人员一批的离开、又回家,还有寄回来的明信片,都是对我的打击。

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句台词说:“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如果,总是在这些木已成舟的事情上纠缠,到最后,不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郁闷和伤心了一段时间后,终于鼓起勇气去找领导谈心,明白自己的不足,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吸取失败的教训,重新打起精神,迎接今后的挑战。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扔掉失败的负累,才能轻松上阵,走更远的路。

3. “成年人的生活,从告别无效社交开始”

人生开始的前半段,我们可能会在人际关系上疯狂做加法。

“你忙于交际,频于应付,鸡同鸭讲的尴尬无处不在。你为了别人的欢笑而奔波,又为别人的肯定而牺牲自我,你的人生仿佛都不是你的。”

一定要融进各种社交圈子,参加所有的聚会酒局,对每个人都笑脸相迎,学会社交,逢迎。
我也曾困于这样的问题,因为嘴拙,不会喝酒,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而苦恼。

生活中总有些看上去不合群的同事,他们很少参加聚会,即使参加一次,他们也是很少说话,更别说喝酒聊天,可他们是工作上、学习上实实在在的“学霸”,各种专业考试、认证,他们 “手到擒来”,专业能力超强。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而社交的本质正是应从自己出发。

一是获得精神上的陪伴,二是获得物质上的交换,如果两者都换不来,我们就应该及时“止损”,及时断舍离。
对生命、思想做“减法”,能够把自己和周围无关紧要的联系切割开来,将宝贵的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取得更有价值的收获。


4. 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

巴菲特管理时间的法则是,写下你认为重要的25件事情,然后从25件中再挑出5件重要的事情,很多人问剩下的20件事以后慢慢再做?

此言差矣,那20件事情全部砍掉不做。

巴菲特的策略,在管理时间上重要的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把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用一个策略对待,大刀阔斧地砍砍砍,全部砍掉。

生活中我们只有砍掉那些琐碎无用的选项,留下当前最重要的,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找到更好的自己。

给人生做减法,通过断舍离,让我们的生活回归简单,让精神重归自由。
成长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而成熟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

真正的断舍离,不是盲目扔东西,也不是胡乱断绝一切社交关系,而是学会放下,转变自己看问题的态度和想法,获得真正的自由,拥抱崭新的人生。
我的分享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