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o Fontenay-专辑《勃拉姆斯 钢琴三重奏第1-4号》

主播:东溜达西溜达 播放:1.2万最近更新: 2022-09-23

勃拉姆斯:全名约翰奈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出身于汉堡的一个音乐家庭。早年曾师从戈赛尔、马克逊学钢琴,一生交游颇广,尤其得到舒曼夫妇及约·阿希姆赏识与支持,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世界名曲,与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

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作品编号Op.8,是勃拉姆斯于1854年早期完成的第一钢琴三重奏,也是发表的第一首室内乐作品。共4个乐章。这首三重奏的旋律非常朴实优美、内涵丰富,可形容为“彩虹飞架、彩蝶飞舞、夜莺歌唱”。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的对话悠闲动人,每次聆听都会被深深的感动。古典音乐的魅力就在这里,真正一部好的作品需要你去细心的品味,听得越多,越能品出个中滋味。还是那句话,流行音乐、轻音乐是听,味道甜得很,容易入口也容易厌倦;古典音乐是品,就像咖啡、美酒,只要你用心尝试,便会欲罢不能,它可以伴你一辈子,而且在每个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心境中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来。C大调第二钢琴三重奏,作品编号Op.87,初稿作于1880年,后因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交响曲》而中断,直至1882年才修改完成。共4个乐章。
《第一号钢琴三重奏》,B大调,Op.8,共有两个版本:青年之作(作于1853—1854年)和晚年修改版(改于 1890年)。

在这首作品中,糅合了贝多芬和舒曼的特点,共4个乐章:

  • 1.B大调,奏鸣曲式,原作速度为流畅的快板,改编版为灿烂的快板。这一乐章的第一主题贝克形容为“彩虹飞架、彩蝶飞舞、夜莺伴奏”,原作在发展部中反复使用赋格手法,修改版改对位法替代赋格。
  • 2.谐谑曲,很快的快板,3段体,充满勃拉姆斯的幽默。开头大提琴的陈述有舒曼的意味,而钢琴在分散和弦下的进行,盖林格称之为“小精灵之舞”。中段与第一段精灵们在寒夜中跳舞的气氛相反,柔和而具温暖气息,结尾则充满阴沉晦暗的情调。
  • 3.B大调,3段体,旧作速度为不太慢的慢板,修改版是慢板。有赞美歌的庄严肃穆之感,尼曼认为此乐章和弦似唤起对贝多芬《第四钢琴协奏曲》的记忆,继续神秘的对话。在原作中,因中间部分与舒伯特的《海边》有雷同之处,修改时删除,代之以升G小调热情的中段,这个中段带有斯拉夫风味。
  • 4.B小调,回旋曲,旧作是兴奋的极快板,修改版用快板,原作第二主题极优美,但因被认为与贝多芬《给遥远的爱人》第六曲《离别之歌》雷同,在修改中删除,代之以庄严的第二主题。修改版在发展方式上似乎拓展得更为广阔。

拉姆斯的《第二号钢琴三重奏》,C大调,OP.87,初稿始作于1880年,后因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交响曲》而中断,直至1882年才改定。

共4个乐章:

  • 1.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完全具贝多芬风格,而第二主题是舒曼风格,弦乐部分具勃拉姆斯特有的教会调式韵味。发展部弦乐将每主题以赋格扩大,调性变化纷陈,速度变化也极具魅力。
  • 2.流畅的行板,A小调。主题与5段变奏,其主题热情而悲壮,其中含有大量切分音。整个乐章是在北欧严冬阴郁的气氛中,带有淡淡的匈牙利色彩。
  • 3.谐谑曲,急板,C小调,3段体。第一段使用了赋格法,带有神秘气氛;第二段速度减慢,由弦乐支配旋律,钢琴给以对位形态;第三段再现第一段。
  • 4. 欢乐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二主题G大调有婉约的表现,而发展部钢琴对最初音型和第一主题伴奏音型彼此交叉出现,是对位形态,然后与弦乐对话。再现部以G大调突出表现第二主题,然后钢琴活泼地引导向巅峰而结束。

勃拉姆斯的《第三号钢琴三重奏》,C小调,OP.101,作于1886年,瑞士托患湖畔避暑期间。
这是勃拉姆斯创作最活跃的时期的作品,共4个乐章:
  • 1.强有力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以热情有力的第一主题动机统辖全曲。发展部以C小调第一主题开始后立即转调,弦乐以对位法,在多重色彩的背景下以对位展开,两个主题交叉形成极严谨的结构。
  • 2.不很急的急板,C小调,3段体,有谐谑性格。第二段钢琴不断奏出C小调、C大调、降D大调等和弦,给人以乡愁之感,而弦乐又配以热情而带几分戏谑的句子。
  • 3.典雅的行板,C大调,3段体,带有民歌风格。节奏错综复杂,旋律却优美而单纯。中段小提琴和钢琴的对话异常清新。
  • 4.很快的快板,C小调,奏鸣曲式。在清纯温柔之后,再度出现萧瑟的景象。小提琴开头奏出的第一主题有谐谑风格,经过经过部,热情收敛,速度降至不太快的快板,柔美而又乡愁般的第二主题突出出来。发展部恢复原速度,谐谑风格的第一主题又以完整姿态出现,变形后,给以欢乐的性格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