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木木学医记(疑月播讲)

主播:中医普及学堂 播放:5.5万最近更新: 2023-08-14

播讲人:疑月

缘起

前几天,佛学院的师父邀请我们过去讲课义诊。

我们心中非常激动,能够为出家师父尽一分绵薄之力,是我们莫大的荣幸与福气。

师父谈到,那边的很多学僧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想让我们去佛学院普及中医养生,同时顺便为他们调理一下身体。

我们真是满心欢喜,但又怕不能胜任,于是决定再潜修一段时间,把手头工作完成后,再过去学习,聆听教诲,为出家师父们服务。

后来我们为此事讨论了几次,突然间我脑中灵光一闪,在成行前,不如写一部中医小说供养给出家师父,把中医和佛门的心性觉悟结合起来写。

这样治病有中医,治心有佛法,身心并治,不是更完美吗?

而且佛门里面五明学问中,其中就有医方明,在古代的丛林中就有医方堂,为出家人和大众解除疾苦。

其实,以前看《禅的智慧》的时候,就有想把中医的道术和佛法的慈悲与智慧融合在一起来创作。

由于机缘未成熟,所以一直都没能落笔。

这次正缘起于佛学院的邀请,促成了这部小说的创作。

希望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受益于我们伟大的中华传统文化。

谨以此书供养给天下的出家师父,及身处在身心疾患中的人们!

愿大家平安、快乐、祥和!

开篇一草一木

普光寺有个医方堂。

医方堂有个老医僧。

老医僧带着几个小沙弥。

他们经常穿越在百草堂,跟闹市上,背着药篓子,摇药铃铛。

有时走街窜巷,有时坐坐草堂。

用三个指头,加一针一石一草一木,让大量的施主转愁言为微笑。

有位施主问道,草草小师父,为何山下药房药物年年花样百出,更新换代,你们医方堂千百年来都是百子柜,都是一样的毛毛草草?

草草听后摸摸脑袋,跑去问木木。

木木也一头雾水,答不上来。

大家一起跑到医方堂,问正在观书的定慧大师父。

大师父放下书说,束书不观,游谈无物。

草草、木木吃了个闭门羹。

草草、木木又跑到百草园,找到正在竹椅上摇着扇子,享受阳光浴的慈祥老医僧。

老师父边摇扇边微笑说,人有百病,药有百草,百病百变,不离寒热与阴阳,草药百味总在酸甘辛苦咸。

再怎么好喝的饮料,你都会腻,而浅浅淡淡的白开水,你却一辈子都喝得欢喜受益。

更新换代的抗生素,花样百出的消炎药,跟包装精致的止痛片,都会淘汰在历史的尘埃。

唯独一草一木,像蔬菜瓜果,虽然平淡无奇,却能永远新鲜,百吃不厌,看似随手可得,却屡用屡验,百试不爽。

说完,老医僧用那安详的声音,唱起草木性味诀:

辛香定痛祛寒湿,甘甜益力生肌肉。

苦寒清火消炎热,酸涩收敛涤污脓。

0001、小花的口臭

每天从山下镇上来普光寺上香祈福的施主都有很多。

他们有些直奔医方堂,找师父看病。

两个小沙弥,草草与木木,最喜欢在老师父身边,跟诊抄方,采药抓药。

草草正用石臼捣丁香为粉末,额头已微汗。

木木在一边用石碾把上好的肉桂研成细末。

他们两人虽然干着辛苦的活,脸上却露出欢喜的笑容。

原来上个月镇下有个口臭的小女孩,旁边孩子都不爱跟她玩。

小女孩就哭哭啼啼,闷闷不乐,连轻生的念头都有。

刚好老师父带草草、木木路过镇上拱桥。

小妹妹,你怎么哭鼻子了?

小女孩哭泣着说,我嘴巴臭,没人爱理我。

老师父摇着铃铛说,臭豆腐那么臭,为什么还那么多人去争着买来吃?

一个人外表的臭浊,不是她悲伤的理由,内心的清净与爱,才是她吸引众人的资本。

老衲走方多年,都是这破布衣,到哪里人都敬仰。

小女孩止住了哭泣。

老师父叫草草从药篓子里抓一把丁香,交待那女孩子每次含一两个在口中。

那一把丁香还没含完,口臭就好了。

这小女孩活蹦乱跳跑来医方堂,找老师父要学草药。

小女孩叫小花。

老师父哈哈笑说,臭豆腐变得让人喜爱了。

木木忙着做笔记,写道:

丁香芳香辟臭,口臭之人用一两粒,常含口中,疗效甚好。

0002、珍珠安神

普光寺外面有十几亩的水塘。

有些水塘养莲藕,有些水塘放浮萍,有些水塘放鱼虾贝类。

草草、木木,最喜欢跟师父池塘边散步。

阵阵清风吹过,带来花香扑鼻,还有红色鲤鱼在水里穿梭,还有田边采不完的青草药。

一个渔农老是睡不着觉,心浮气躁,脾气不好。

这次草草经过鱼塘,只见渔农满脸堆着微笑,把两条抓好的红鲤鱼送给老师父说,感谢师父您治好我几个月的失眠烦躁。

草草、木木,每人用袋子提一条鱼,屁颠颠跟在身后快步走去,到了溪边,老师父随口念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堕地狱、恶鬼、畜生道......

随手把鱼放了。

草草笑得很灿烂,默默祈诵道,香饵到来需闭口,小溪归去好藏身。

木木随口也唱道,若是见饵不见钩,他日命丧在铁锅。

草草问师父,您怎么治好他失眠的?

老师父说,一包珍珠粉而已,真人的心像珍珠,沉在深渊,患者的心像浮萍,飘荡在水边,珍珠质重下沉,清心安神。

木木拿笔记本快速记道:

珍珠粉治心烦失眠,心浮气躁,还能美容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