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八年——梁实秋

主播:陌上归人Diana 播放:5072最近更新: 2022-08-04

梁实秋14岁进清华,整整8年。透过作者温暖的文字,我们似乎可以呼吸到早期清华的空气,触摸到那些历史人物。

他写梁启超来清华演讲,梁上来就说:“启超没有什么学问。”接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梁启超演讲时长篇大段地背诵诗词,记不起来时会愣在台上良久,然后用手指敲头,猛然记起,便笑容可掬地朗诵下去。梁启超敲头的时候,大家屏息以待,等他记起来的时候,大家也跟着他欢喜。梁启超讲到动情处涔涔泪下,大家则愀然危坐。

他写如何度过清华的8年生活,让我们看出往日的清华与今日有何不同。看当时的居住条件,国文部教师住古月堂,西文部教师住工字厅,美籍教师住洋房,就能发现教师地位极不平等。这种情形下,民族自尊心自然容易高涨,国粹派于是提倡孔教以对抗外国教师传教。

早期清华是一个纯粹的男性社团,学生活泼朴质。由于学校管理严格,学生身上不许带钱;走在路上不许吃东西;洗澡需签名,不洗要警告;要按时给家长写信。今天看来,他们都是乖乖崽了。潘光旦对于自己在寝室门外方便被记过一事,不但绝不讳言,而且奔走相告,简直抵得上魏晋人的扪虱而谈。清华重视体育,校际球类比赛如获胜利,照例翌日放假一天。梁实秋毕业时游泳不及格,只得参加补考,苦练了一个月,补考时翻江倒海直坠池底,好在沉到池底后还能连爬带游,喝了几口水,糊弄到终点。马约翰先生笑得弯了腰,挥手让他走:“好啦,算你及格了。”

他喜欢徘徊于清华园里最幽绝的地方:“在留恋的夕阳、皎洁的月色里,我常独做荷花池畔的顾客,水木清华的主人。”

青葱人作青葱语,原是这般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