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传统和声(斯波索宾)

主播:听友205467160 播放:2798最近更新: 2022-08-04

和声是音乐分析与创作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多声部音乐音高组织技术手段)。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体系化的规范,调性和声存在于整个共性写作时期。无论是古典时期、浪漫时期,或是之后的印象派或晚期浪漫派,它是音乐发展脉络的重要呈现方式之一。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尽管打破调性统一天下且反叛调性及其和声体系的现代作曲技法早已纷繁,但调性音乐,包括以调式调性为基础、追求饱满平衡、和谐自然的传统大小调体系和声,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传统调性和声的学习非常必要。

和声学,作为分析说明、研究解读多声部音乐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声的产生与构成的原理、各项词汇、文法、造句、结构的处理方法的一门学科,早已是音乐教育中有关音乐理论的一门通用必修课程。虽然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程度不同、深度不同、重点不同,但均需要学习和声学这门课程。

和声课程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两大特点。

知识性,指的是它讲授关于和弦构成的方法;关于各类和声材料——从简单至复杂的各种和弦形态、它们的使用方法与进行方式;和声的调性、调式基础——包括古调式、大小调自然音体系与变音体系、半音体系、单一调性与调性转换、调性布局;和声的风格性与历史性发展状况等理论与应用的知识性内容。简而言之,传授有关和声各方面的知识。

技能性,指的是能熟练掌握和声的应用,包括写作、分析与键盘弹奏等能力。正如学习钢琴弹奏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弹奏技能一样,和声学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音响实践才能掌握。

和声教学有三个主要目的:一、让学习者从感性上感受并把握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和声现象(听赏音乐);二、让学习者从理性上理解这些和声现象内在的逻辑原理,以及和声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规律(为教学和即兴编配等打基础);三、让作曲专业的学习者能熟练掌握各种类型和声的写作技法(作曲)。

鉴于和声课程教学的以上特点,线上开设的和声课程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提升和声学的理论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前者表现在和声学的各项内容,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根据和声材料的性质范围,分门别类,前后有序,由易及难,由简至繁系统地加以编排,举例进行。实践应用方面,则跳线在介绍和声的各类使用方法,并设置为写作、分析、弹奏的练习要求,根据教程的程序,编排了书写的习题、分析的乐例。键盘的实习等内容,借助多媒体音频与制谱软件等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掌握和声的处理技巧,理解和声的艺术作用,感受音响色彩等实用性意义。

本课程界定为“基础和声”,以共性写作时期的大小调体系和声为教学内容。分上下两个学期,涵盖自然音体系所有的和声内容(斯波索宾教程上册;“一级关系转调”以前的内容)。授课对象可以包括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理论、表演与教育多个专业的学生。具体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而调整教学要求和掌握程度等。因而同时具有专业性和适用面广的特点。

国内音乐专业院校的和声课程皆以斯波索宾的《和声学》为参照教材蓝本,分上下册。根据学习程度,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专业院校的理论系,大一开始学习该门课程,1.5年(3学分/学期),其中作曲系3学分(2学分理论集体课,1学分改题课程),音响工程系与音乐学系2学分/学期(只上课不改题);第二类,专业院校表演与音乐教育专业(管弦系、民乐系、钢琴、声乐系、音教系),1学年(2学期),2学分/学期;第三类,音乐管理、乐器制作等专业,1学期,2学分/学期。该门课程难度居中,适用于第一类专业院校理论系第一学年(2学期)的理论课程教学,第二类专业全部和声课程教学(2学期),以及第三类专业全部和声课程教学(1学期)。